对话德林海董事长胡明明:AI赋能,开启湖泊治理数智新时代

德林海在湖泊治理领域一直都走在行业前沿。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也为众多企业在“双碳”工作中指明了方向。

对此,作为A股中唯一的新质环保企业德林海董事长胡明明向钛媒体APP表示,“《行动方案》的推出,对目前国内的‘双碳’事业提出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

德林海董事长胡明明

德林海董事长胡明明  来源:德林海

此前专注于湖泊环境治理十五年的德林海,上市之后通过“科技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不断夯实公司在蓝藻治理领域的核心优势,在经历了行业周期波动后,即将进入持续的盈利期。而通过对湖泊环境治理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治理经验的累积,胡明明带领团队还在治理的过程中探索出新的减碳的路径——科学推进湖库清淤减淤的工作中实现甲烷减排并进行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开发。

不仅仅于此,新质环保企业还体现在传统行业对于新兴技术的积极拥抱。

“德林海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研发,引领‘AI+水治理’场景落地,而AI在多个业务场景中的赋能,不仅能促进业务的高效推进,同时还激发了数据资源的价值。”胡明明指出,“在AI技术的赋能下,湖泊治理将开启一个数智的新时代。”

增长成为未来主旋律

“公司前两年的业务确实有一些波动,从目前在手订单的情况看来,公司将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胡明明近日在和钛媒体APP的对话中指出,“其实蓝藻治理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整体是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趋势,而上市到2023年正好公司的业务处于一个下行的阶段。”

胡明明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根据2024年公司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一改此前的疲态,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双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高达81.15%。半年报预告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前六个月都保持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营收的增速加快,净利润同比扭亏。双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订单的增长和持续转化,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共计6.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2%;2024年新增在手订单2.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6%。

不难发现,公司正在迎来一个盈利周期,公司坚持在技术上的创新、在商务模式上的创新,成为了德林海在新一轮盈利周期中的底气。

作为行业的开拓者,在2008年的蓝藻水华危机爆发时,德林海开创了面对蓝藻水华长期规律性、大范围聚集区域的常态化应急处置技术——“打捞上岸、藻水分离”的技术路线。但是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这种方法也产生了很多“衍生问题”。

2019年,由德林海自主创新的蓝藻治理技术2.0问世,主要针对蓝藻水华常态化防控,运用“加压灭活、原位控藻”构建起完整、有效的主流技术路线——在水上建造由蓝藻导流、深井加压控藻、水体推流循环、水底底层增氧等系统组成的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这套新技术利用不同静水压力下蓝藻囊团和气囊结构变化,利用压力处理将蓝藻的“救生圈”——气囊压扁,致其失去浮力下沉,生理功能失活的原理,从而达到蓝藻不用打捞上岸、在湖中就能快速灭除的效果。
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

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    来源:德林海

更重要的是,该装置的运营成本和投资都大幅度降低,与第一代藻水分离成套装备相比,处理相同体积的藻水,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的能耗仅为藻水分离站的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但治理效果反而明显提升。

技术的上的创新可以说是德林海在湖泊治理上自己和自己竞争的产物,而在商务模式上的创新可以说是开国内湖泊治理付费的先河。

胡明明给钛媒体APP分享了一个案例。

星云湖,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起,湖水富营养化逐年加重,总磷、PH值超标,2000年蓝藻爆发,水质急剧下降,2003年降至劣V类,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为此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多方寻求解决方法,但一直收效甚微,直到遇到了德林海。当时公司已经将蓝藻治理技术升级到2.0版本,到星云湖实地走访之后,对能够解决星云湖的蓝藻问题很有信心。

“在双方的沟通中,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也对我们的蓝藻治理技术颇为看重。”胡明明坦言,但是最终让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能够拍板定下这笔长期大单的,是较为超前的以环境绩效为付费依据的整湖治理商务模式。

胡明明向钛媒体APP进一步解释,“作为公司首个中小型湖库整湖治理项目,我们也想做一个新尝试。和水利局方面做好分阶段的绩效考核目标,到阶段达标付费,前期治理都是德林海垫资进行,不达标不收钱,现在想来我们也是很佩服江川区水利局治理的决心和勇气。”

最终,在2019年9月,德林海玉溪德林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溪德林海”)与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签订《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设备采购及运行项目》合同,合同总金额 4.235亿元,项目运行期5年,从2020年1月15日至2025年1月14日。前三期均已验收合格,玉溪德林海已收到前三期回款共 2.33亿元。

胡明明指出,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正处于起步加速阶段,市场需求也迅速发展。

目前除了六大湖(太湖、巢湖、滇池、洱海、白洋淀、丹江口)外,蓝藻治理市场还包括19个爆发过蓝藻水华的湖库、60个存在富营养化问题的湖库以及618个水源地。

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叠加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商务模式,这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提升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AI+开启新时代

德林海在核心业务蓝藻治理上,已经领先行业,并且手上订单满满,但一直把自己作为竞争对手的胡明明一直有着“忧患”意识,在他看来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是自己和德林海内在的驱动力

202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逐年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而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后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减排一吨甲烷相当于减排28吨二氧化碳。

同时根据相关专业研究,湖库清淤是实现甲烷减排的主要的和有效的手段。正是基于在中国范围内多个湖库的治理,德林海早已对多个湖库底泥沉积物甲烷通量进行实地监测,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积极推进湖库清淤减淤工作,实现甲烷减排,并探索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开发路径。

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形态的同时,德林海也在主动拥抱前沿技术,AI的加持,让湖泊治理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德林海正在积极推进的是“AI+水治理”场景的落地。目前,公司已经在湖库富营养化及藻类监测方面,从原先实验室人工检测转向人工智能AI识别鉴定。

胡明明表示:“AI的赋能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分析时间,通过对藻类形态学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可实现样本信息全数字化保存及有效质控,也为后续进一步完善数据库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积累。”

由公司建设的全国首个“湖泊健康管理平台——蠡湖河湖长工作站”正是“AI+水治理”首个落地的项目。据了解,该工作站是一个基础性、常规性、专业性的湖泊健康管理工作载体,以信息化手段、智能化设备及AI和大数据支撑为载体,推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以此实现湖泊智慧化监管、流域内湖泊数据实时监测、预警,主要具备调查、巡查、评估、应急处置、宣传科普五大职能。
蠡湖湖长工作站健康管理平台

蠡湖湖长工作站健康管理平台       来源:德林海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江苏蠡湖、滆湖及广东新丰江成功建立三座“湖泊健康管理平台--湖长工作站”。

在胡明明看来,“AI+水治理”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和应用,一方面,提升了公司的效率,可以更好的对各种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深度挖掘,从而为企业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激发了数据资源的价值。通过AI大模型,将公司巨量的历史和动态数据进行深度价值挖掘和细分整理,未来有望参与数据交易,为公司数字化板块形成增值收益。(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曹晟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