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打爆”暑期档的“救市之作”

钛度号
“从娃娃抓起”,喜剧片变“恐怖片”。

文 | 镜象娱乐,作者丨汪雨婷

“最终还是‘沈马’拯救了暑期档”。截至7月22日,由沈腾、马丽领衔主演的电影《抓娃娃》,票房已破16亿。暑期档电影市场也因热门银幕CP加上热门IP的回归,终于开始回暖。

电影通过“爆改”夫妇的“爆笑”育娃方式,向观众揭示“教育”这一长久热门的话题,在喜剧的色彩下引人深思。《抓娃娃》抓住了观众的观影心理,作为备受期待的新作,不负众望,成为“打爆”暑期档的“救市之作”。

关注“王炸”组合,于“逗乐”中凸显主题

“沈马”组合是相识多年的老搭档,也是观众眼中的好搭档。

2014年央视春晚上,两人合作小品《扶不扶》,将“郝建”的大名推向观众视野,也使“沈马”组合被更多观众认识。2015年两人主演电影《夏洛特烦恼》,最终斩获14.44亿票房,在当年全部电影中排名第五,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黑马,“沈马”也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头部喜剧人。

近年来,“沈马”组合在各大综艺节目和现场活动中的人气越来越高,影迷期待二位多合作电影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抓娃娃》上映后,甚至有网友在宣传视频下评论:“可以省点宣传费,他俩的电影不用宣传,主要报个上映时间,我们如约而至。”

期待“沈马”的观众越来越多,使得二人成为电影宣传的招牌和焦点。去看过电影就会知道,《抓娃娃》喜剧外壳下包裹的尖锐话题——教育,其主体除了是父母外,也是孩子。

电影围绕沈腾、马丽饰演的“土豪夫妇”,制造多款笑料,将孩子马继业也变成笑料制造中的一环。孩子成了弥补父母遗憾的“工具人”。父母的上帝视角和孩子视角间造成的落差,发展成荒诞,进而构造成喜剧,让人发笑,却越来越“笑不出来”。

在好的故事构思下,“抓娃娃”却不见娃娃,孩子自我思想的缺失,令人心酸也发人深省。像电影中,马继业腿上的麻药,马继业出现的幻觉,孩子的想法不重要了。孩子失去自我,成为装在箱子里,等待被自家“钞能力”抓起来的娃娃,那么,叫“牛牛”和叫“马继业”的孩子不会有任何不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马成钢的继承人。

现实中,孩子不会成为夸张的试验品,却难免在一次次规划好的人生道路中,失去成为自己人生主角的勇气。

“沈马”组合再次以超强的喜剧表现力,为影院观众带去欢笑,也极好地诠释了喜剧外壳下包裹的悲剧。主题在逗乐的轻松中被凸显出来。

“从娃娃抓起”,喜剧片变“恐怖片”

电影经过多次改名,最终以《抓娃娃》之名开启点映,票房喷井,热度不断。这也反映了“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过时的讨论话题。

电影中,沈腾饰演的土豪马成钢,对儿子马继业实行“没苦硬吃”“有钱说没钱”的“穷养方法”,将网络热梗“突然发现我的爸爸是富豪”的套路,具象化地搬上大银幕。马成钢在“戏中戏”的编排中,与妻子春兰(马丽 饰)化身“演员”,上演了一出育儿版“楚门的世界”的爆笑戏码。“喜剧片”变成“悲剧片”是常态,而《抓娃娃》更进一步,变成了网友讨论中的“恐怖片”。

这源于影片后段的飞快收束和上升主题。细节的输出,带来千人千面的解读。电影结尾,马成钢对儿子说:“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跑在马拉松比赛第三梯队的马继业,因为发现了“大批”瓶子,就偏离了比赛的轨道;夫妻俩最后还在说着“生个弟弟妹妹”的玩笑话。

电影的细节表达,用“欢笑”解构“现实”,使得观众在一个接一个的包袱里,自动顺下剧情。而夸张的喜剧元素下,观众还是发现了背后的恐怖。“恐怖”和“悲剧”的区别就在于,人们目前还无法预料到的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苦难式”还没探讨明白,“欺骗式”的话匣子又已经打开。“善意的谎言”,界限从来就不明确。“人生如戏”,但如果将孩子的人生按照家长的剧本来写,喜剧也难掩悲剧色彩,甚至脱离掌控,走向“恐怖”。

在电影中,马成钢和春兰,注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注重对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也为孩子安排了很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场景。

在电影中看到这种方式固然可喜,可是将问题“简单化”“公式化”并不能解决问题。也能看到,在最终目标没变的情况下,所有的NPC都成了强调“最终目标”重要性的工具;一切的练习和运用,都是为达成“最终目标”服务。可笑的是,这也成为马继业最后,找回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口。

影片一直在“模式”“方法论”中挖掘笑点,只是希望观众在大笑之后能够明白,“没有模式”才是“人生是旷野”的真正意涵。一味铺陈轨道,只会将事情推向不可控的“恐怖”。

主角名字闭环,电影整体瑕不掩瑜

《抓娃娃》也是“西虹市宇宙”中的一环。影片中的“西虹市第七中学”“秋雅路”“王多鱼的足球场”等细节,致敬了前面的作品,总能令熟悉的观众会心一笑。自《抓娃娃》上映后,闫非和彭大魔也完成了女主角名字的一次闭环。从《夏洛特烦恼》的冬梅,到《西虹市首富》的夏竹,再到《神笔马亮》的秋雅,最后到《抓娃娃》的春兰。从“穿越”,到“暴富”,再到“装穷”,一次一个花样,构建了一个价值观延续、细节联动的“西虹市世界”,描绘了人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烦心事。

《抓娃娃》延续了系列作品一贯的风格,用超过一半的时间讲述“荒唐”方法下的一出闹剧:英文书上的对话人物从教材上走出来,帮助马继业练习口语;关灯之后映照在家长脸上的手机灯光;足球场上众多观众扔瓶子;春兰做了又卸掉的美甲。不外乎是想从不同的方面抖包袱,引起不同身份、不同爱好观众的共鸣。

观众关心的另一个问题——马继业发现真相后的心理如何变化,和父母的关系怎样变化。电影没有着墨太多,匆匆结尾。只是在最后的背景歌曲中提示,要孩子去往“找到自己的路上”。显然,“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尾并不能使观众满意。

《抓娃娃》以高概念启程,抛出了问题和思考却没有给出答案。“穷养”还是“富养”,“没苦硬吃”的培养方法,是被一杆子“打死”还是有可取之处,究竟怎样算“成功”,这些问题都没有落地。问题如同楼阁悬在空中,分量不可估计。“小品式”的喜剧叙事方式,讨论的严肃议题,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轻”的路线;而与温情的“大团圆”结局融合在一起,却也没有落实到“重”上。

《抓娃娃》尽管在结尾的处理上,让观众觉得有些“太快,不够看”,但是其在结尾中释放出的种种信号,与影片前面的情节相呼应,依然很好地保证了作品的完成度。电影中的很多细节,也成为网友“造梗”“爆梗”的来源。在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抓娃娃》以“一片之力”,创造出类似于春节档的“合家欢”观影盛景,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送去欢乐,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救市之作”。

总而言之,“沈马”再度合作的电影《抓娃娃》引发“合家欢”式的“笑果”和“热闹”,成功拯救暑期档电影的冰冻市场。《抓娃娃》尽管在剧本和内核表达上还有需要打磨的地方,但是其引发的观影和讨论热潮,意味着“西虹市宇宙”再添一员“猛将”。同时,也意味着暑期档终于点燃了一根足以“引爆”市场的电影引线。 

本文系作者 镜像娱乐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5:32

10月份预计有1至2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15:00

国庆假期运输以来,国家铁路累计货物发送量完成6882.3万吨

14:47

前三季度典型房企融资总量同比下降29%,第三季度同比降幅收窄至16%

14:46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16亿

14:28

消息称黎真主党高级领导人哈希姆·萨菲丁身亡,真主党方面暂无官宣

14:21

耐克大中华区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减少4%

14:13

民生证券:情绪修复仍会延续,机构主动买入是市场未来变数

13:43

上海浦东34.4亿元出让一商办地块,将建不超200米标志性建筑

13:41

国庆假期过半,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58.1%

13:31

广发证券:港股正处于牛市的第二阶段

13:20

爱奇艺会员暂停后也播放全屏广告,客服回应:暂停后出现的广告关不了,继续播放就没了

13:15

广发证券:牛市刚开始是券商板块领先,后续可能转向更具想象空间的科技板块

13:11

10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79亿人次

12:55

国家数据局拟健全企业数据收益分配机制

12:54

住建部:50多个城市出台本地房地产市场优化政策,多地商品房销量增长

12:51

股市“走牛”,机构最新发声:可以对A股市场的后续走势做出更为积极的展望

12:48

1至8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5亿元,同比增长10.5%

12:32

广发证券: 关注成交量、情绪指标以及政策落地的力度效果,关注政策共振的机会

12:24

10月解禁市值规模合计1075.77亿元,处于历史罕见低位

12:24

前8个月国开行发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贷款2783亿元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