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作者 | 周佳丽,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地方政府招商掀开新一页。
今天(8月1日)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当中备受关注的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
至此,以往作为招商引资重要手段的税收优惠,将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创投圈熟悉的“资本招商”模式会大举补位吗?最近一个月内,投资界获悉多个城市引导基金组织研讨会,重点谈论如何适应后招商时代。
同时,也有资深投资人透露上海等部分城市率先行动,开始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
今日起施行,以税招商要落幕了
这一幕酝酿已久。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十条,针对各地税收优惠和财政奖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纳入审查范围:
第十条 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下列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一)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
(二)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三)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
(四)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这意味着,盛行已久的地方“以税引商”模式被按下了暂停键。以往各地青睐的“税收优惠”式、“奖补”式招商引资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过去,对于一些招商引资而来的企业,地方部门往往将当地最好的税收政策进行倾斜,设置“返还、减征、补贴”等举措,金额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这种特定的税收优惠,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也因此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一大“法宝”。
今年1月,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介绍2024年工作重点时指出,严肃治理地方违规招商引资中的涉税问题,严格抓好税费政策统一规范执行,严禁税务部门和税务干部参与配合违规招商引资,发现问题坚决严肃查处,切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可以看到,各部门接连部署,严肃查处违规招商引资中的违规返税、“税收洼地”等涉税问题。
自《条例》颁布后,已有不少地方陆陆续续研究停掉特定税收优惠、奖补,多个地区接连清理废止违规出台的税收返还优惠政策。
最新则是某市一份《招商整改任务清单“二十条”》在社交媒上流传,当中提及全面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全面清退以引税提成比例为收益的招商中介、以垒高规模的方式赚取扶持资金差价的招商中介,立即禁止签订新的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协议……同时提出,要按照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研究出台新的一轮规范的产业政策等。
这只是一个开始。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以往的“税收奖补”招商模式中,一些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而提供了过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不但没能“招龙引凤”,反倒让投机的“候鸟企业”抓住了机会。
所谓“候鸟企业”,指的是这些公司长期以来依赖税收优惠政策以获取利润,但往往只进行短暂的入驻,随后又去追逐下一个地方更高的优惠。
显然,这样无法为当地带来真正的税收贡献,一旦搬迁,甚至还造成地方的损失。
招商内卷历历在目——为了招引企业、留住企业,有的地方政府、区域之间互相比拼,优惠力度水涨船高,造成招商引资的条件甚至超出价值投资的范围。
这几年,出于政府引导基金的返投压力,投资机构也成为招商大军一员。
然而一些现象同样值得警惕。比如去年业内传闻,某家投资机构把招商压力分摊到了企业身上,把迁注册地写到打款协议里面——你不迁注册地,我就不打款。
一位常年与政府引导基金合作的投资人谈到,“相对富裕的区域为了招商打得头破血流,财政略紧张的地区也不得不孤注一掷地押宝,各区域之间竞争激烈,很难谈及公平竞争。”
如此内卷,也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上海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曾感叹:“一些引导基金把招商引资放到首位,但如果不考虑本地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则背离了投资的本质,最终会造成区域分割,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长此以往,盲目地招商引资,使得本地的产业培育和创新无法达成预期,从而更造成了财务上的重大损失。
此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部署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随着新规正式生效,一个新招商时代来临。北京某VC机构合伙人认为,这有助于缓解招商的不良竞争,“至少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招商过程中拍胸脯、打包票、做承诺时,会比以前更加谨慎,量力而为——不再为了招引目的,做出超出承受能力的承诺。”同时,区域间的竞争也会更加协同,缓解零和博弈的情况。
开启招商新路径
随之而来,近年兴起的“资本招商”模式有望站到舞台更中央。
最近一个月,多个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团队组织研讨会,谈论后招商时代的变化与应对。投资界了解到,投资机构也纷纷开启相关各类咨询。甚至有投资机构早在春节后就频频在内部开会谈及此事,“当时就预判以税引商的模式,不会持续太久。”
招商,承载着地方产业培育的重任,历来是各地政府的头等大事。产业兴则城市兴,招商比拼背后,各地争抢新兴产业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告别以税引商时代,作为“资本招商”的重要载体——政府引导基金是否会引来新一波爆发?这一幕拭目以待,但下沉的市县引导基金有望出现一波小高潮。
众所周知,最近三年全国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东部沿海及省会核心城市已经经历一波爆发,也在实践中积累了教训与经验。可以明显看到,相比以往“撒网式”投资,越来越多的政府引导基金开始高度聚焦于某一个产业、某一个细分领域,以更为主动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政府筑巢引凤,“当各地不再通过税收优惠来招引,而是将可预期的资源、资金调动到基金层面来,通过基金的方式来实现,这将更加精准,也更符合市场化规律。”多位投资人表达类似意思。
越来越多的探索正在涌现。
今年6月,北京落地4支共计5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包括200亿元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的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的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这是引导基金追求产业精细化的一缕缩影。
相似的一幕是,上海也正式发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母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上海国投公司为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的管理人。
而几乎同一时间,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揭牌,对外发布了“广州招商引资20条”,从重构招商体系、强化招商统筹、创新招商模式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当中提出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的招引新模式,实施资本协同型招商。
招商攸关城市经济命运,这一幕仍将热烈继续。
就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中提到: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令人警醒。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