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作者为谭寅亮,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决策科学与管理信息系统教授,钛媒体APP经授权发布。
2024年7月7日,“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市行驶时,与一名行人发生碰撞事故。事件发生后,与“萝卜快跑”相关的信息呈爆发式增长。
在该事件引发的诸多讨论中,无人驾驶出租车对网约车司机生计的冲击成为热议焦点之一。无人出租车10公里路程4-16元之间的低廉运价,击穿了出租车司机每日运营的成本底线。
僧多粥少,这是网约车司机目前面临的困境。全国网约车驾驶员证已经突破700万本,多地发出饱和预警。此刻再闯入一个可以24小时不眠不休,低价运营的竞争者,不能不引发从业者的担忧。
对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争议,并不是人类第一次因技术创新而引发对失业的焦虑。从历史来看,人们对技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i]。
从“卢德运动”到“好技术”“坏技术”之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动力工厂的机器以碾压性的生产效率,替代了大量纺织手工艺人的工作。失去生计的工人们将机器视作贫困的来源。据传,一位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成为第一个捣毁织袜机的人。卢德运动(Luddite Movement)也被视作人与技术替代性竞争的第一次交锋。
虽然在两百多年后,我们给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都是溢美之辞,财富创造能力从19世纪开始逐渐加快,GDP快速增长(见图1),但是对于生活在当时的纺织工人,他们付出的可能是一生困窘的代价。实际上,“卢德运动”并不是完全拒绝一切形式的技术进步。工人破坏机器的行为可以认为是对不受监管的技术实施的抗议。这些技术在实施时,并没有考虑到传统手工艺人的福祉。
技术,应该是辅助人,还是替代人?是让人获得更好的收入,还是变成廉价劳动力?或者我们换一种提问:什么是人们眼中的“好技术”,什么是所谓的“坏技术”?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家帕斯夸尔·雷斯特雷波(Pascual Restrepo)提出的观点是将技术分为“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和“取代技术”(replacing technology)两种。
“取代技术”让人的技能变得多余,减少就业岗位;相反,“使能技术”将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完成已有的任务,或为劳动者创造全新的工作机会。
每一项技术发明,其初衷或者是降本增效、节省人力,或者是弥补人类能力的短板。
当“使能技术”盛行时,人们将受惠于经济的增长,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更高。当“取代技术”盛行时,人们会心生担忧。
那么AI、无人驾驶、机器人技术,究竟是“使能技术”还是“取代技术”?当它们迫近人类生活时,历史会以镜像的方式,再一次上演人与机器的纷争吗?
- 取代技术:动力织机、洗衣机、烘干机
- 使能技术:望远镜、打字机、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铁路
AI会催生“技术难民”吗?
纵观技术创新的历史,总是会有几个时期,技术进步带来劳动力需求的扩张和更高的工资。自动化并不总是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ii]。
导致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曼图克斯(1928)重新计算了纺织业的劳动力需求。纺织的自动化提高了纱线价格,增加了与纺纱相关的业务需求,也增加了对织布工的需求。纺纱机发明者之一约翰·怀亚特曾说,安装纺纱机会让服装商“在其他行业需要更多的手。织工、羊毛工、清洁工、细木工等……”[iii]。
但我们也要关注到硬币的另一面,即在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手工纺织工人的收入几乎是立刻减少的,而动力织机工人的工资过了几十年才上涨,提供新技能的劳动力市场是逐渐发展成熟的[iv]。
2017年,《MIT斯隆管理评论》发表埃森哲公司对1000多家全球大型公司的研究,这些公司已经使用或测试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系统。研究发现,这些公司都出现了全新的、独特的人工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和培训也没有先例可循[v]。
研究揭示了三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和技术工作,分别是培训人工智能系统的培训师(trainers),向客户沟通和解释人工智能系统输出的解释者(explainers),以及监控人工智能系统性能的支持者(sustainers)。这些工作主要是为了弥补人工智能中认知技术的不足,确保人工智能有效且负责任的工作。
再来看谷歌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在美国的发展近况。Waymo在洛杉矶市中心等地约111.3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测试和验证后,已经开始扩大商用服务的范围。Waymo的投入带来了全新的岗位需求。有负责车辆检查和维修的技术人员,他们除了承担传统机械师的工作之外,还需要执行高科技任务,对Linux脚本和专有的激光雷达传感器进行故障排除。其他工种还包括车辆调度、车队响应等,帮助处理车辆运营中遇到的棘手情况。
无人驾驶技术是汽车领域的重大进步。一个世纪之前,人类社会经历了类似的转变,马车被汽车取代,虽然马车夫失去了工作,但是创造了更多的司机岗位,催生了造车工业。
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或者年轻一代择业意向的变化,在5-10年后,出租车司机有可能会大幅减少。“萝卜快跑”在壮大的过程中,能否创造全新的就业生态系统,解决社会人口结构变化中带来的问题,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人工大脑之父”雨果·德·加里斯教授曾说:“人类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因为在遥远的过去,突然间看到不熟悉的事物时,通常是和危险相联系的,这是进化的结果。”
最后,让我们用 AI来预言AI:无人驾驶会替代人类司机的工作吗?
百度大模型文心一言的回答:
无人驾驶技术有可能逐步替代人类司机在某些领域的工作,但全面替代仍需时日,面临技术、法律、社会接受度等多方面挑战。在特定场景下,无人驾驶已展现出应用潜力,但人机协作模式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商汤大模型商量的回答:
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可能会对司机等传统岗位产生影响,但同时也会创造新的机会,比如在车辆维护、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等领域。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美国大模型 GPT-4的回答:
无人驾驶技术有可能替代部分人类司机的工作,特别是在长途运输和城市配送等领域。然而,完全替代还需时间,因技术不成熟和法规限制。同时,人类司机在复杂环境和突发状况中仍具优势。因此,短期内可能是人类与无人驾驶并存,共同协作的模式。
美国大模型 GPT-4o的回答:
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在特定领域如物流和公共交通中替代部分人类司机,但全面替代尚需时日,因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经济成本和公众接受度等因素。同时,人类司机的角色可能转变,新职业如车队管理和技术支持将出现。
看,中国大模型中有技术创造就业的乐观派!进化后的GPT-4o也比GPT-4更乐观!
参考资料:
- [i] Carl Benedikt Frey. THE TECHNOLOGY TRAP:CAPITAL,LABOR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AUTOMATION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ii] D. Acemoglu and P. Restrepo, 2018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Work” (Working Paper 24196,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 [iii] Mantoux, Paul (1928)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 Outline of 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Factory System in England. New York: Harcourt.
- [iv] J. Bessen, 2015, Learning by Doing: The Real Conne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Wages, and Wealth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6
- [v] Accenture’s study, “How Companies Are Reimagining Business Processes With IT”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跑慢了,别人就超过你了
无人驾驶相对成本能降低呀。
萝卜快跑儿,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萝卜快跑,还是跑的越快越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