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犀牛娱乐,作者|南如珉,编辑|朴芳
暑期档所有的种子都已经亮相了,意味着今年暑期档的下滑已经是板上钉钉,已经没有任何反弹的可能了。
之前犀牛娱乐曾不止一次的提及,今年暑期档下滑最大的原因来自于电影本身,即缺乏品质和热度,尤其是跟去年火爆的暑期档相比,既没有话题传播,也没有过硬的实力,这是导致市场严重下滑的重要原因。而近期阿里影业李捷总的一番话,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
暑期档影片深陷舆论危机
其实这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了,一部电影的舆情一旦出现问题,甚至出现非常极端的舆情,那么它所有的付出都将毁于一旦,届时,不论多么优秀的品质、影片的阵容、表达的主题、影片的热度等等都毫无意义,影片直接被观众打入冷宫。在过去的几年里,《雄狮少年》、《我本是高山》等片已经给予行业深刻的教训和警示了。
因此,于当下电影行业来讲,之前我们信奉的那些真理:比如找到好的选题和故事、组建优秀的主创班底、拍摄制作一部好的电影、完成出色的宣传发行任务,以上这些,依然还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可一旦影片出现了严重的舆情,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因此,在前面几条之后,必须还得强行加上一条:保护好电影的舆论,甚至超越了前面几条,成为了最关键的维度。
从李捷总的发言可以看出,这背后是多么的无奈,“各种角度出现的舆情”,确实是这样,甚至很多角度是片方完全不曾想到的,因此也是防不胜防。像之前《雄狮少年》,哪怕如此优秀的作品,但造谣者直接完成了“降维打击”,根本不从内容端下手,而是从“辱华”角度切入,根本就无力反驳,电影直接被宣判“死刑”。
李捷总所言“这种不可名状的恐怖力量,很多片子深受其害”。其实这也是今年暑期档大幅下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纵观暑期档目前的片单,有种人均“雄狮少年”的感觉,每一部都出现了莫名其妙的舆情,而且这些角度很多都没有从影片内容本身出发。
于电影来讲,批评从来都是最容易的,不论再好的电影,总能从某个角度找到它的短处,犀牛娱乐并非为暑期档电影洗白,确实每部电影都会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但没有一个是要命的剧作问题,亦或是被誉为大烂片。纵观暑期档几部电影,非但不算是烂片,很多都有其自身的亮点。
但也确实出现了数量巨大、角度刁钻的黑料,没有一部电影能够承担或回击这种铺天盖地的黑水。像《异人之下》这种漫改,很明显从漫画到电影,必须得找到一个电影的结构,找到人物的成长曲线,但一旦改编了原作,就遭遇了大量的恶评,可是不论是漫威英雄,还是日本动漫改编,哪个不是大刀阔斧。
亦或说徐峥的《逆行人生》,“富人演我们,还让我们花钱去看自己”这种脑洞大开的奇葩角度,一旦形成了发酵,影片基本就很难翻身了。近年来行业为了让角色更接地气,纷纷都在寻找底层的视角,按照评论这种说法,这条路完全行不通了,以后演员只有演富人这一条路了。
而整个暑期档中,最令人费解的就属陈思诚的《解密》了,影片出现了如此高密度的差评,可能是事前任何人都没能想到的。一部具有突破意义的华语巨制,哪怕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却被打入到“十恶不赦”的范畴,背后没有水军推动是很难的。
总之,从暑期档的各部电影的表现来看,除了《抓娃娃》算是有一个正常的发挥,其他影片跟去年对比来看,有着非常巨大的差距,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很难单从影片的品质层面来分析,背后的舆情推动,肯定是起到了它的作用。
舆情大于电影本身
舆情这个东西是非常奇特的,在电影票房的维度中,它从来都属于评判维度之外的东西,可一旦电影拥有了某种舆情,就会加倍的强化或者削减影片的票房体量。比如去年暑期档《孤掷一注》,正是它规模庞大的正面舆情,促使了影片拿到了近40亿的体量。
然而,舆情这个最能影响票房的东西,却跟电影本身的内容无关,尤其是复盘今年暑期档这些电影,每部影片出现的舆情,都不是说电影本身有多烂所引发。按照李捷总的话,这些莫名的舆情,已经“严重挫伤创作者的热情,让投资方望而却步”。要知道电影基本就是靠票房来吃饭的行业,这已经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规避电影出现舆情,就成为了当下每部电影要做的功课,甚至它的意义已经大于电影本身。但从片方的角度来看,除了想尽办法在映前进行维护,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办法。可如今面对的是舆论无孔不入,因此单靠片方自己的力量,显然是难以抵挡的。
正如李捷总所提议,“凡造谣中伤挑动舆论,雇佣营销水军不以正面宣传电影内容为目的,造成伤害电影口碑和创作者声誉,令投资方合法权利严重受损者,肯请相关部分专门制定法规政策,请执法部门从严查处追究责任”。可能真的需要出台一些政策,才能真正控制那些舆论的滋生。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电影的品质相对不足、类型和选题跟暑期档有所不符,无疑是暑期档惨败的首要原因,但无差别的舆情,冲击了整个电影市场,无疑是次要原因了。总之,惨淡的暑期档已经来到了尾声,假期该打的悉数出尽,期待接下来的档期,电影市场有着更好的发挥。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