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ITValue-文章详情顶部

出海加速成长叠加高端五轴产品持续放量,风口上的工业母机龙头业绩弹性有望释放|看财报

站在3C复苏、周期替换、国产替代和政策催化的关键期,是时候,重估创世纪的价值了。

(来源:创世纪2023中报)

(来源:创世纪2023中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明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并以此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可以说,制造强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制造业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工业母机即我们常见的机床,俗称“生产机器的机器”,是制造业的基石。作为“万机之母”,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尺,更关乎产业发展的安全。也因此,我国对工业母机的发展愈加重视,近来密集出台支持政策,鼓励进口替代。政策机遇叠加机床替换周期到来,相关上市公司纷纷站上风口,创世纪(300083.SZ)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一家深耕行业愈20载的数控机床生产商,创世纪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应用性研发与前瞻性研发并重,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机床产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3C钻攻机领跑行业,通用机床持续拓展。财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钻攻机全球累计销售量已达100,000台,立式加工中心累计销量近40,000台。

如今,站在3C复苏、周期替换、国产替代和政策催化的关键期,是时候,重估创世纪的价值了。

政策发力,工业母机站上风口

从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到C919成功商飞,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迅猛。这一切,都离不开工业母机。然长期以来,工业母机尤其是中高端机床核心技术为日本、美国、德国等垄断,工业体系的基石被卡了脖子。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中、低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分别高于65%、高于82%,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则仅在10%左右。

随着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内对机床的加工精度、效率、稳定性等指标要求逐渐提升,中高端产品需求日盛;且为保障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可控,高端工业母机的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另外,当前时间窗口正处于工业母机更新周期的起点。一般而言,机床寿命平均约为10年,行业每7年-10年形成设备更新周期,工业母机上一轮产量高峰期为2011年-2014年。且伴随下游产业升级,如新能源车、5G技术升级,航空新材料应用与结构件复杂化,也将进一步加快工业母机更新需求。

基于此,工业母机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比肩芯片,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期,针对工业母机的系列政策举措连续出台,从全国科技大会的聚焦到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再到七部门联合发布更新实施方案等,数控机床还被写入了12个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就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值得一提的是,发改委、财政部7月25日最新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并取消“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要求。中央财政贴息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期限2年,贴息总规模200亿元。

7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指导中央企业紧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发挥表率引领作用,未来5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

可以说,国产工业母机正迎来最好的时代。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预计2024年国内工业母机市场规模将超过5700亿元。

政策催化、国产替代叠加设备更新高峰,工业母机景气度持续提升,那些早早布局并成长为国产机床第一梯队的企业必然率先受益,创世纪即是其中的典型。

资料显示,成立于2005年的创世纪,紧随国家产业政策指引,自设立以来一直立足中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分为3C系列、通用系列及五轴高端系类,门类齐全,涵盖金属切削机床和非金属切削机床领域。时间拉长来看,公司业绩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向上,伴随行业的发展,公司已成长为国内同类型企业中的佼佼者。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公布数据估算,2023年度,创世纪机床收入占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市场份额的比例约为3.09%,排名第一。
(2023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市场份额排名)

(2023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市场份额排名)

这意味着,随着工业母机需求提升,作为龙头的创世纪同步站上风口。

3C复苏,龙头率先受益

作为3C领域钻攻机龙头,创世纪已然开始受益于下游消费电子的复苏。2024年上半年,公司拳头产品钻攻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80%。

以智能手机举例,根据Counterpoint调研数据,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连续27个月同比下降后,2023年10月份首次售出交易量同比增长5%,并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增长。到2024Q2,同比增长6%,创下三年来最高的同比增长率。

IDC还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7亿台,同比增长3.6%,未来几年出货量将保持稳定。

当然,除了3C复苏外,下游消费电子的创新和换新价值的变化,也催生钻攻机的需求空间。一方面,钛合金材料因性能优异,兼具轻量化、高强度、抗腐蚀优势,在各大手机品牌新产品中应用,导致加工时长加大。根据艾邦高分子数据,钛合金手机中框加工时长约为铝合金中框的3-4倍,对钻攻机产品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AI广泛应用时代已经来到,被AI浪潮席卷的行业中,消费电子的表现尤为突出。随着AI进一步在国内外各大手机品牌及产品类型中的应用,对数控机床需求的成长空间有望持续打开。Counterpoint就预计,到2027年,生成式AI智能手机的市场保有量将突破10亿部。

创世纪作为钻攻机龙头,3C领域一直是其优势领域。自2011年公司第一代钻攻机产品面市以来,公司通过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并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升级至第八代——高效型五轴联动钻铣加工中心。到目前,公司在3C领域的拳头产品钻攻机已累计出货超过10万台,基本已实现3C领域核心客户覆盖,市占率领跑行业。

公司表示,“受益于消费电子的复苏,公司毛利率较高的3C业务订单回暖,营收占比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饱满,将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且基于在技术端和商务端的快速应对能力,早在2021年,公司就开始在其他金属加工领域及玻璃、陶瓷等非金属材料领域进行产品研发、储备,并积极拓宽3C产品的应用领域,在无人机、电子烟、VR/AR等领域布局。

前瞻布局新增长点,业绩有望回升

除了传统优势的3C领域,创世纪正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在通用系列及五轴高端系列发力,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

时间拉回2017年,公司开始集中资源加大通用机市场布局,着重以立式加工中心产品作为切入点,并取得积极成果。数据显示,立式加工中心出货量连续四年实现翻番,到2021年出货量超过1万台,全国销量第一。截至目前,公司立式加工中心全球已累计出货超4万台。

同时,公司全面开拓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通用系列产品,年出货量明显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创世纪正发力新能源领域的市场拓展,尤其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应用。

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在新旧能源切换的当下,中国抢抓变革机遇,新能源汽车作为“新三样”之一已经实现“弯道超车”,且作为中国优势产业,制造水平和成本领先、配套成熟。此时加快国产替代,将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核心加工设备国产化带来设备成本下降40%,国家补贴20%,具有交付快、服务好的优势。

创世纪顺应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等发展趋势积极拓展产品,推出高端卧加、龙门、五轴等。到目前,公司产品在该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得到客户普遍认可。

而五轴高端机床,则是公司现阶段积极培育的产品。

五轴联动,一次装夹可实现对空间复杂曲面零部件的多面高效、高速、高精度加工,具有节约空间成本、经济实用的特点。相较于三轴与四轴联动的普通数控机床,其优势在于加工精度更高,适用于更复杂的加工场景和满足更高效更动态的加工需求。对于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公司的发展目标很明确,即稳步攻占高端市场,实现进口替代,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2024年上半年,公司五轴产品实现营收贡献近6,000万元,同比增长516.21%。

根据创世纪最新透露,“公司高端五轴产品的研发工作已取得实质进展,多款五轴加工中心 和霏鸿五轴联动铣车复合中心产品均已实现批量出货,还有部分产品处于积极开拓市场阶段,另有多款产品在研。”

另外,随着近几年国产数控机床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机床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创世纪也不例外。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为61亿美元,同比下降7.5%,出口额为7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贸易顺差为16.8亿美元。

作为行业排头兵,创世纪加速出海,目前有钻攻机、立加、卧加、龙门、五轴等产品出口海外,可用于3C零部件、AR/VR眼镜、医疗器械、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公司2024年上半年海外营收0.85亿元,同比增长近60%。同时,海外订单毛利率高于国内,高毛利的海外营收占比提高有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还规划,将分阶段在越南、墨西哥等地建立营销中心、生产基地和海外技术服务中心,并打造海外展厅和样板工厂,重点深入布局并扎根东南亚、北美等海外市场,开启全球化布局。

业内普遍认为,“创世纪3C钻攻机将受益消费电子周期向上带动的下游需求复苏,中高端通用机床产品持续拓展,国产机床进口替代+出海加速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银河证券就给出“推荐”评级,其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6.21亿元、7.63亿元,对应EPS为0.29、0.37、0.45元,对应PE为21倍、17倍、14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