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一共有2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3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亮相,创机器人大会十年之最。
参展的机器人企业中,除了部分创业公司之外,包括北京、浙江、上海、四川等地的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也参与了此次大会。和创业公司的发展模式不同,各地建立的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试图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当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以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年底,由北京市相关科技部门牵头,创始股东包括优必选、小米和京城机电三家公司。其中,优必选和小米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企业,京城机电则主要聚焦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2024年4月,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次公开亮相,发布了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因其实现了全球首例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受到市场关注。
“创立早期,创新中心虽然是由小米、优必选、京城机电三家公司联合入股成立的,三家同时并列为第一大股东,但现在完全是独立运营的。”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技术负责人车正平对钛媒体APP表示,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创新中心的重大决策要通过董事会表决,日常管理三家创始股东完全不参与。
车正平还表示,创新中心成立早期,小米、优必选向创新中心授权了600多项与人性机器人相关的专利技术,相当于是免费创新中心使用。未来,创新中心获得的的专利知识产权,也会免费提供给股东单位。
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了“天工”系列的最新版本“天工1.1PRO”和“天工1.2 MAX”。
其中,“天工1.1 PRO”拥有完整的手臂功能,身高163cm,体重56kg,具有42个自由度,内置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及六维力传感器,配备惯性测量单元(IMU)和3D视觉传感器,每秒可进行550万亿次计算。
在“天工1.1 PRO”的基础上,“天工1.2 MAX”的参数进一步加强:“天工1.2 MAX”身高173cm,体重60kg,髋膝关节扭矩320Nm,负载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续航更长,具有更强的智能交互和任务执行能力。
同时首发的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身高163cm,体重72.5kg,自由度16个,拥有轮式全向移动能力,腿部具备升降功能,可智能适配服务对象的身高和状态,配合完整双臂和胸口大屏,可以实现定位导航、平稳移动、自然对话和精细手臂操作,可应用于接待、导览、咨询问答、场馆介绍、舞蹈表演等场景。
而依靠政企合作的优势,创新中心还宣布将向重点科研机构与高校提供超百台“天工”系列机器人。科研机构可基于“天工”母平台的软硬件功能,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推动产业研究和应用落地进一步加速。
至于人形机器人的落地方面,目前有特斯拉、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公司宣布,旗下人形机器人产品已进入到汽车工厂展开工作。
车正平则向钛媒体APP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很难在一些影响生产节拍的环节进行工作,更多是参与生产线“一头一尾”的工作。比如机器人可以在产业前端搬运上下料,到生产末端进行质检、搬运成品。
而关于各地城市新成立的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的发展方向,车正平则认为未来各地创新中心可能会走向协同发展的模式——当某个创新中心在人形机器人的垂直领域做出突破,各地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