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顶部

欧阳日辉: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

钛度号
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推动金融生产力不断向更先进的质态跃升,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创新作用,将其转化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开放创新的金融生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作者 | 胡萍,编辑|杨喜亭,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全方位支持。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也可以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未来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就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本报专家组成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金融领域需要的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欧阳日辉:在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提升、金融配置效率优化以及智能化场景化服务的先进生产力。本质在于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金融领域科技创新主要表现在先进科学技术(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型生产要素(包括数据要素)与金融领域其他要素融合,即通过金融科技革命、金融领域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传统金融体系转型,不断渗透到生产力多要素中。

《金融时报》记者:从现有研究来看,新质生产力在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体能发挥什么作用?

欧阳日辉:现有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从技术创新和数智化两个方面出发。从技术创新视角看,新质生产力应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金融业发展;从数智化视角看,新质生产力具有数智化特征,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个性化、智能化金融服务体验。此外,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能够发挥双轮驱动效应,并且具有对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开放协同特征。

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推动金融生产力不断向更先进的质态跃升,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创新作用,将其转化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开放创新的金融生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时报》记者:新质生产力是否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欧阳日辉: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金融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包括服务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等多方面的局限性。当前,由技术革命突破、生产要素创新与优化配置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正影响和改变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式。新质生产力可以用于并指导金融创新发展,当前已有相关实践。比如,针对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不足问题,通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针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强调技术和业态模式创新,通过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动金融机构实现业务模式数字化;在国内、国际竞争力提升方面,强调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发展跨境金融服务等模式,增强本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金融时报》记者: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对金融的赋能作用,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欧阳日辉: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三是当前高质量金融数据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金融数据的复杂性、权属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成为制约高质量金融数据获取和发挥潜能的关键。四是金融创新产品快速涌现的同时,还存在产品适配性和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

《金融时报》记者:要打破上述制约,您认为接下来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欧阳日辉:首先,应加大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设施在内的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以确保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其次,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中,金融机构需确立其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地位,并充分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引领作用和标杆效应。再次,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协作,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金融服务的转型升级。最后,促进金融跨界合作并打造“场景—产业—生态”融合机制,实现不同领域技术、资源共享,加速跨界融通创新,与不同产业、场景深度融合,形成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此外,应推动数据在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本文系作者 欧阳日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