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4日,由钛媒体与ITValue共同主办的2024 ITValue Summit 数字价值年会在三亚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Ready For AI”,交流经验教训,交叉行业思考,推动创新交易,以创新场景为基础,共同探索AI驱动下数字经济时代的全新机遇,共同打造一场数字经济时代的AI创新探索盛宴。
大会上,中远海运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韩懿以“航运大数据、大模型、大应用”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据韩懿表示,无论大小,航运企业数字化转型都面临四个难题:第一,全球船舶AIS等公共数据融合处理和数据挖掘问题;第二,港口拥堵的判断标准和未来趋势预测问题;第三,面临未知风险时,比如海盗、红海、台风事件等,如何主动和智能避险;第四,全球减碳战略施行,航运业需要在26年时间内做到完全零碳,同时又面临新燃料生产、储备不足问题,如何掌握减碳的时机,综合数智化能力逐步满足政策要求是巨大的挑战。
中远海运科技作为中远海运集团数字化产业板块主力军,已通过汇集全球船舶、港口、运输信息搭建了航运数据中台和船视宝系列SAAS产品,可称之为“航运数字新基建”,在AI大模型重塑产业的当下,中远海运科技将用数智化为航运及上下游相关企业赋能。
“大模型将来要进入企业,要发挥作用。一种模式是应用大模型的基本能力,既能整理报告,还能查找数据,生成我们想要的知识,成为“实习生和业务助理”。另一种模式是加入科学计算的模型,如运力模型,进行预测决策,成为“骨干和专家。”谈到AI大模型在航运业中的应用时,韩懿表示。
他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做出一款世界级数智化航运产品。
以下为中远海运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韩懿演讲内容,经钛媒体整理:
韩懿:感谢钛媒体,非常高兴能够分享“海运如何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做AI模型?”这个话题。
201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
现在中远海运是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覆盖了船舶设计、船舶制造、航运服务的全生态产业链。
中远海运科技是其中单独的数字化板块。作为集团中的科技板块,我们希望能够汇集全球的行业知识与数据,服务整个中国海运行业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出海保驾护航。
过去,我们发现集团内部,无论是大型集运企业还是中小型创新企业,都会遇到数字化转型难题。企业规模体量太大担忧转型是否会有风险,体量过小又缺乏资金运转。
因此,我们把全行业的数据汇集到统一的数字化航运平台上,打破信息壁垒、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可视化”,支持企业更快更好决策。并且未来有望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平台更具有智能能力,更好地服务上下游企业,让小企业也能很快拥有数字化能力。我们把这叫做“航运新基建”。
其实,整个行业船舶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最大的短板反而在于通信。全球公共开发的卫星数据包含GPS系统数据、港口档案、船舶档案等,只要大家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都可以获取。
但问题在于,其中的数据经常面临人为填报错误的问题,而且即使拿到了位置信息和港口数据,也无法准确判断船舶未来的走向。更何况航行过程中面临各种未知风险,如遭遇超强台风天气、海盗区域、红海事件等。安全问题更为棘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件事,我们要了解海上的船舶正在做什么以及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第二件事,国际海事组织将原来制定的减碳战略净零排放时间节点提前到2050年。整个行业只剩26年时间来实现完全零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标准,比如强制要求船舶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下降碳排放指标。按照欧盟新推出的碳关税,届时欧盟进口商将需要注册并购买 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证书,证书的价格将根据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配额的周平均拍卖价格来计算。进口商将需要申报其进口中隐含的排放量,并每年交出相应数量的证书。
这就造成船舶必须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使用生物燃料的成本大概约2400欧元,目前我们使用的传统燃料包括重油(HFO)和轻油(如MGO和MDO),成本约400--600欧元,这其中最大有6倍的差距。而且,我们所谓的新燃料的生产、储备、加注都是不足的。
我们如何逐步满足政策的要求,包括什么时候造船,什么时候拆借船只、如何规划好每次航线,做好每个规范动作,必须用数字化解决。
未来我们将为不同的用户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数字化系统加工为SASS化产品,让大家容易使用。
比如通过预测和计算船的时速,经过运筹优化预测该船需要增加多少生物燃料才能达标;通过船只行为识别,跟踪航行轨迹、到港时间、离港时间、加油、拖轮等动作了解该船的全生命周期;全球七千个港口,通过识别每个港口的泊位是否运维,何时到船,有多少船等待作业等,进行港口风险观察;实现一键搜索,通过精确定位帮助船只寻找周边的救援资源、拖轮服务、修船厂资源以及天气海况等信息,进行应急管理;通过数字化跟踪全球船舶航线的动态变化,计算全球3万商船的能耗,预测全球船舶碳市场未来的变化,分析某些船只是否需要淘汰,以及未来运力是否紧张。
这些都是我们在船舶调度细节上能够做到的基础运维能力。
去年红海事件爆发后,还对全球航运和供应链安全造成了影响。去往欧洲的运力比往常增加30%。事件平复后,多余的30%运力很可能对整个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家都在观察曼德海峡。曼德海峡的通行情况是局势是否恶劣最有代表性的数据。
数字化航运平台是观察全球港口情况的一个窗口。我们可以实时看到全球183个通道每日船舶分布的情况。
海运业背后代表着全球大宗商品的运输。
通过第一代API技术,用语言和文字自动获得海运动态以及情报和数据,可以代表大宗商品某些行业的变化趋势。
比如,我们一直观察的大商所铁矿石的期货价格,与从澳大利亚开往中国的铁矿石的船运量两条数据曲线的关系是-0.8。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船舶数量推测铁矿石的价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全球大宗商品的全新角度。
过去需求方或者供给方,大家发一条微信朋友圈就把生意做成了,现在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帮助双方获取更透明的市场信息。
目前我们的数字化产品包括小程序、智能应用APP等在内共计15个。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构建航运大模型。
我们现在做到了四个方面:一是航运知识,把搜集到的行业航运知识通过微调的方式训练大模型。二是航运数据,用API的方式获取实时数据,建立航运数据库。三是运力预测,模仿天气预测模型,进行数据训练,预测未来。用一个大模型解决原来很多小模型想做的港口拥堵预测问题。
未来大模型进入企业要发挥两个作用。一种模式是应用模型,相当于一个“实习生”,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并且进行文书表达。另一种要加入科学计算模型,加如运力模型,进行预测决策,成为真正的“骨干和专家”。
我们有决心会一直走下去,做出一款世界级数智化航运产品,也欢迎大家过来参观指导交流,给我们提出意见,谢谢。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