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贝壳下海抢地王

钛度号
是抄底的信号吗?

文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作者 | 颖宝

“房产中间商”贝壳,竟亲自拿地建房。

9月20日,贝壳旗下的贝好家(成都)置业有限公司竞拍拿下成都锦江区金融城三期H12地块。

该地面积为1.58万平方米,附近规划了多座学校、养老院和公园,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齐全,吸引了绿城、建发、招商、越秀、大悦城等14家房企参加竞拍。这场大佬间的过招,却以“门外汉”贝壳豪掷10.76亿元——一个溢价率达42.2%的价格结束。

不同于此前的联合拿地,此次是贝壳首次独立成功拿地,将全流程由自主操盘房产项目。

贝壳擅长的领域是房产交易中介,并在2020年靠此做到了上市。但房产开发,其未曾深耕,忽然掏出10亿元玩跨界,在外界看来实属执拗。毕竟,目前的房产环境并非抄底好时机,而全国这么多房企,也只有贝壳一家尚在“春天”。

贝壳是有钱没地方花,还是在图什么?

疯狂圈地

从商业轨迹看,贝壳做房产开发,是认真的。

今年以来,贝壳已经在北京、广州、西安、成都四座城市的土拍会上出手。成功拿下的,除了成都地块,还有西安地块。

7月30日,贝壳花费1.34亿元竞得两块位于西安北二环核心区、合约14.5亩的住宅用地,这也被外界视为“贝壳首次在土拍市场拿地成功”。

北京、广州的地块,贝壳虽未拿下,但也以高价显诚意。6月25日,其竞拍广州荔湾鹤洞路以南一地块时,报价为6.75亿元,与约7亿元的最终成交价已非常接近;3月15日,与37家房企竞争北京顺义空港一地块时,无奈遇上了出价11.6亿元、将溢价率拔高至15%的北京建工。

贝壳看中的地都有一个特点:地处大型城市的优越地段、设施规划健全。比如北京顺义空港这块地,拥有现成的国际学校、商业体,离大型综合体祥云小镇仅800米、离地铁站仅1.3公里。

据《晨光地产行研》报道,贝壳一共筛选出了十个优先考虑拿地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杭州、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深圳、上海、苏州、合肥。

这显露出,贝壳已不满足于赚交易佣金,想要往上游渗透、在整个产业链中“上下通吃”,而且要“吃”大型城市的高消费力群体,而非下沉城市或郊区的普通住宅用户。贝壳亦在访谈中承认这一点:“贝好家(数据驱动型住宅开发服务平台)处于前期探索阶段,重点关注中国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合作机会。”

最近一年,贝壳都在为实现野心做准备。

2023年7月,贝壳宣布开启“一体三翼”战略。“三翼”指家装、房屋租赁、贝好家,宣告房产开发业务的登场,贝壳副董事长徐万刚则亲自担任贝好家CEO。

据《房财经》报道,贝壳从金茂、万科、金地、龙湖、万科等知名开发商处,以高于同行3倍的薪酬挖来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后者在前司均担任工程部总经理、客研中心负责人、城市研究合伙人等要职。同时,贝壳已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注册贝好家分公司。曾有网友调侃:“贝壳成了第二个行业蓄水池,第一个是滴滴。”

不过,房产开发是一个涉多行业协同、产业链冗长的领域。贝壳有没有能力盖房子?一直是争议的聚集点。

据贝壳的回应,其将采用“1+2模式”开发房产,即贝壳、业主方、代建企业的合作模式。简言之,贝壳在开发过程中只提供方案、资金、营销服务、需求数据等,真正操盘的是代建企业,比如西安的项目已确定引入绿城管理来代建。

而对于成都拿地自主操盘,贝壳集团副董事长、贝好家首席执行官徐万刚表示,自主操盘一个项目,并不意味着贝好家要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验证C2M产品解决方案的落地能力,增强合作方对“1+2业务模式”的信赖。

所谓C2M产品,即从消费者到制造者,通过贝壳庞大的成交数据库支撑,对客户基数、户型、价格心中有数,再去定制化做好的住宅产品。

原来,“有钱谁都能搞房地产”是真的。

每天净赚2000万

“贝壳有钱”在最近一年被反复提及。

贝壳财报显示,2023年,其总交易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20.4%;总收入为778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为人民币58.9亿元,同比增长524.45%。

到了2024年仍势头不减。上半年,贝壳总交易额为1.5万亿元,净收入为397亿元,净利润为23.3亿元,其中二季度净利润达19亿元,同比增长46.24%。

按照19亿元的净利润算下来,贝壳每天都要净赚2111万元。

动辄数百亿的收入、双位数上涨的净利润,在房企们业绩大幅收窄的背景下,反差尤为强烈。

以房企领头羊万科为例,今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4.91亿元,同比下降212.65%。而放眼整个行业,据CRIC数据显示,万科、保利等典型50家上市房上半年营业收入14572亿元,同比下降13%;毛利润1615亿元,同比下滑34%;净利润亏损37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加大至479亿元。

贝壳逆势上行,一部分可归因于“规模推高收入”。截至2023年末,贝壳门店数为4.4万家,较上年增长8.1%;经纪人数为42.8万名,较上年增长8.5%。简言之,干活的员工多了,创造的收益也就多了。

但最主要的,是贝壳找到了第二、三增长曲线,即家装、房屋租赁这“两翼”。财报显示,2024上半年,贝壳的房屋租赁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176.7%至58亿元,家装家居业务总交易额同比增长24%至76亿元、营收所占比重达到16.23%。

第二、三增长曲线的爆发提振了整体业绩。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024上半年报显示,贝壳账上的常备流动资金接近600亿元——这给了贝壳玩跨界的勇气。

那么,为什么偏要跨到亏损风险这么大的房产开发行业?理由也很简单,新房卖得再差,也比卖二手房赚得多。

以2024上半年为例,贝壳二手房业务交易额为1.02万亿元,新房业务交易额为3871亿元——仅为二手房业务交易额的37.8%、四成都不到,但新房业务的净收入达128亿元,与二手房业务的130亿元净收入持平。

新房业务的佣金是丰厚的。

虽然贝壳未公开具体佣金比例,但在二季度财报中提到,开发商预付佣金的“快佣”项目产生的净收入,占新房业务净收入的比重提升至49%的高位。此外,贝壳正积极与国企等更多优质开发商建立合作关系,后者的佣金收入占比因此从2023年同期的47%提升至55%。

只能说,在房地产下行阶段,想把房子卖出去,更加离不开贝壳了。

是在抄底吗?

“我们当时对自己有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风口上的事情不去凑热闹,第二个是开发商干的事我们不干。”

《详谈:左晖》一书中,记录了贝壳创始人左晖的这段话,解释或可从他的另一段话中找到:

“渠道也是开发商的夜壶,市场不好拿出来用用,市场好了就放回去。只是我们甘心作为夜壶被使用,但从风险控制角度看,还是做好二手更确定。”

但左晖去世3年后,贝壳就干起了开发商的事。这被外界认为是“看到了抄底的希望”,理由是贝壳愿意下场,证明市场逐渐触底、亏损风险变小甚至得到控制,再结合一些利好言论,比如《财新周刊》报道的“中国部分城市房价的调整幅度已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即中国房价的下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抄底的说法。

在抖音搜索“贝壳抄底”,网友的发言有如“春江水暖鸭先知”“贝壳有大数据,对市场的把控比任何一家企业都强,它都抄底了,我们还等什么”等等。小红书上,已有700+条“贝壳抄底”“相关笔记。

事实上,贝壳与“抄底信号”完全不沾边。

贝壳目前拿到的两座城市地块,西安的两块地确实是低价入手——换算下来的成交楼面价是7200元/㎡、5530元/㎡,而周边二手房价格多在1-1.3万元/㎡之间,有充裕的盈利空间。但成都的地块,贝壳可是溢价42.2%才拿到的,其2.37万元/㎡的楼面价,还打破了当地的楼面价记录。

贝壳相关负责人曾在访谈中提到,一些开发商因为不了解市场需求,导致盖房子像开盲盒,“拿地时计划要做什么样的产品,预期开盘去化百分之多少,开盘时已超出想象”,而贝壳拥有42万经纪人,每年接触非常多的客户、楼盘、土地资源和开发商,他们有信心开发出匹配客户需求的项目。

同样的逻辑,贝壳是基于经验和大数据,看到了个别城市的楼价回弹潜力,从而决定出手。

西安、成都的楼市确实相对健康的。

从2021年大幅调整开始,直至2024年4月,西安的新房价格是连续14个月环比上涨的,虽5月出现0.1%的微跌幅,但6月又涨回去了。今年6月全国仅有的4个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里,西安新房价格的环比涨幅位居第二。

克而瑞四川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成都住宅成交面积610万平方米,在重点城市中居首,超过了杭州、上海、广州、北京、苏州、深圳等城市。

喊着要跟贝壳一块抄底的行为,就好比,贝壳买了两瓶有增值空间的酒,大家就说这个品牌旗下所有酒都有投资价值,未免太看得起贝壳了。

而且,房产开发动辄数年,贝壳的“互联网造房概念”能不能落地、钱够不够挥霍到高楼起、未来房产市场又是什么光景,一切都未有定论。

参考资料:

说财猫《细思极恐!地产不行,中介头子却赚疯了》

晨光地产行研《谨慎的贝壳,终于拿到地了》

本文系作者 金角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