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中国资产暴涨后大幅回撤,牛市下阶段如何走?怎么做?|《钛牛了,股市!》第三十期

深度
A股、港股本轮牛市长期趋势较为明确,但中间过程将更复杂。

钛牛了30

9月最后一周开启的中国资产(A股、港股)史诗级暴涨行情,在国庆假期结束后戛然而止,港股、A股相继出现持续大幅回撤,本周整体呈震荡整理态势。截止(10月16日)收盘,上证指数并收报于3200点附近,较节后首日(10月8日)录得的最高点(3674点)累计下跌近470点,回撤幅度达12.9%。个股近期也大面积走低,目前节后至今仍保持“红盘”状态的个股已不足1000只。

当前,本轮中国资产重估牛市仍处在第一阶段,还是已经结束?后续行情如何演绎?近期大幅回撤是否是倒车接人?能否上车?哪些板块行业投资机会更大?

本期《钛牛了,股市!》钛媒体国际智库总监何俊妮,特邀深圳道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欣、利檀投资创始人、董事长陈昊扬 ,天风证券全球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孔蓉,一起为投资者深度解析近期中国资产暴涨的原因和逻辑,分析本轮A股、港股牛市行情后续如何演绎,以及投资者如何把握本轮牛市中的投资机会。

重要观点:

1、王红欣:由于中央的政策支持、流动性支持,国外资金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这一轮大的价值投资行情已经开始引爆。我相信这个行情一旦起来以后,在积蓄多年的市场能量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下,长期向上的趋势是很明确的,但中间路径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2、陈昊扬:截止今年6月底央行的统计数据,中国居民存款是147万亿,接近150万亿。这是一个超大的弹药库。而且大家经过这三年多房价的不断走低,经过政府不断的宣传房住不炒,现在已经意识到过去30年的靠炒房来赚钱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那这147 万亿的弹药往哪去呢?其实股市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承接的地方。当资产价格足够低,国家相应又有足够力度的刺激政策的时候,我们相信这个行情的启动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3、陈昊扬:毫无疑问,最近这一波行情,正是因为海外的钱、央行引导的机构增量资金,以及大量散户的钱跑步进场,才造成近期这种创历史天量的成交量、这里我想提醒的就是,最终还是要看接下来我们的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有没有真正的能够提振我们的经济,这才是能够造成一波可持续的长牛的最关键的基石。

4、王红欣:我认为行情刚开始时A股对政策的反应、资金进场等各方面可能比港股要快一些,但长期看,我觉得港股的弹性比A股比较大,因为机构力量在海外的比重可能更高。

5、孔蓉:我觉得A股机会很多,包括围绕着科技主线的TMT板块。因为从整个产业趋势和接下来的一些机会,包括结合国家政策的一些导向,再结合现在AI的发展,科技板块肯定依然有很多机会。另一方面,港股有很多A股没有的公司、互联网龙头,比如说一些行业的龙头、机器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势力新能源车,这些其实是港股独有的。不过,A股和港股是同一个中国贝塔,A股前期没有港股上涨的快,也可能港股前期的表现更加充分,所以我们觉得后面肯定A股也会有更多的一些机会。

6、陈昊扬:我建议我们的散户,特别是平时不怎么关心股市,受到牛市气氛的感染冲进来的,大家一定要清醒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真的对自己买的这些股票都完全不知道它是干嘛的,你就是在赌。那你不要赌的太大,更不要加杠杆去。

7、王红欣:现在是建仓比较好的机会,建百分之二、三十的仓位没有太大压力。第二个是跌的时候可以加一点仓位,上涨的时候,可以稍微降一点仓位。我相信现在这就是一个牛市,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是很强的,只是这几年社会的消费信心不足,现在中央给我们提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稳定下来,我觉得是有基础的,现在估值是有优势的。

8、孔蓉:虽然这段时间指数层面涨得比较多,但是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和美股的估值水平相比,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这个是相对的,虽然出现了这种快速上涨,但并不是说已经到了一个估值无法去看的一个状态,有很多的估值与其他的成熟市场或者是与历史去比较,依然是相对比较低的一个水平。所以我觉得结合估值的角度,当前是可以去做一些逐步的持续布局。

9、陈昊扬:我们现在比较看好的板块是大消费,包括互联网的平台公司,还有一些军工、光伏企业,另外我们还配置了可转债。我们觉得即使是经过一轮价格上涨,还是有很多个股的估值非常的便宜,还是在一个非常底部的位置。我们按10年的历史分位数去看,甚至有一些高股息的个股,现在也并不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现在能找到的这些机会,我们还是觉得兴奋的。虽然这几天市场有大的调整,但是仍然会有很多很便宜的标的值得我们长期持有,对未来的行情我们还是期待的。

10、孔蓉:虽然今年整体的消费环境或者看大消费领域整体的增速,可能相对前期数据比较一般。但也在有一些细分领域,包括潮玩赛道,或者是类似于这种情绪消费的领域,还是有一些公司的业绩增速很好,会出来一些比较不错的牛股,我们觉得这也是在未来依然可以挖掘的一个方向。

11、王红欣:我采取的是哑铃策略。第一方面就是科技成长,这是香港最有特色的,最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的,包括互联网巨头,现在还是充满了竞争力和活力。另外一块就是电动车,包括所谓的电动车新势力,除了原来那几家以外,还有另外两三家巨头,性价比都很好的。所以互联网和电动车这块是我觉得最具有竞争优势。

另外一块就是周期行业困境反转,其实地产股就是高股息策略。现在头部地产股的股息率还有5%、6%,比那些电信、银行股的股息还要高。传统的电信、银行这些高股息策略,我觉得是主要适合保险公司,对我们这样的私募机构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地产股我们配置了一定的比例,我相信地产股就是从博弈论角度讲,国家要支持经济发展,那一定要把金融行业,包括股市和房地产行业稳定下来。

A股、港股本轮牛市长期趋势较为明确,但中间过程将更复杂

何俊妮:请三位嘉宾为我们简单复盘一下近期A股、港股的行情表现。如何理解本轮中国资产的暴涨?红欣总,这一轮A股港股的暴涨有没有超过您的预期?

王红欣:这次A股、港股暴涨的过程肯定比我预想的要复杂,市场热情也远远超乎我的预期。但总体上我们投资有一个框架,我分析这些问题的框架无论是在港股还是A股,都还是价值投资、基本面投资的逻辑框架。

我们知道A股是三年的大跌行情,港股是从2018年开始的大跌。经过这么多年大跌以后,其实好多股票、行业龙头、蓝筹股已经跌出了深度价值。无论是与它们的历史估值比、与国际市场比,无论是传统的周期行业,尤其是地产、金融、科技行业,它们的估值都是历史上难以想象之低。所以事实上大家都看到了中国股市具有优质的投资价值。

但是价值投资是个长期的一个过程,什么时间能引爆?这个需要催化剂。因为过去几年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等,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所以虽然投资者看到市场充满着价值的洼地,但是大家都不太愿意也不太敢于去涉足。

但在9月24日,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管局、证监会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催生了大家对国家政策根本转向的预期,继而催生了大家对市场的热情。在这个催化剂的引爆之下,A股和港股价值投资的牛市行情第一阶段就轰轰烈烈展开了。

但是,我认为当时大家对这波行情是准备不足的,没有足够的预期,行情来的很突然,所以当时市场是莫衷一是。后来大家纷纷而上,尤其是在中央政治局的经济会议以后,市场快速拉升。但是国庆节后这几天经过市场大幅震荡,大家又被泼了一盆冷水。所以这期间,实际上有一个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我认为这是一个市场在逐步寻找方向,投资者找到自己比较认可的一些心理平衡的过程。

总之,由于我们中央的政策支持、流动性的支持,由于国外市场的看好,中国资产这一轮大的价值投资的行情已经开始引爆。我相信这个行情一旦起来以后,在积蓄多年的市场能量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下,长期向上的趋势是很明确的,但中间路径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陈昊扬:我们还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这个心理准备倒不是说我们会预期中央会出什么样的政策。我们根据的就是,一个熊市只要持续的时间够长,跌的够透,就离牛市越来越近了。全世界的股市都是典型的周期性,经济也是这样,当经济低迷到一定程度时,政府也会出台大级别的刺激手段,来让经济能够尽快的企稳复苏。

那这一轮不管A股也好,港股也好,下跌的时间都是非常足够长、足够充分的。港股从2020年开始截止到2023年是连续四年年线收阴,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当然A股也跌得很深。在这种情况下,当有一些刺激政策出来,就能够把这个热情给引爆。毕竟市场已经跌的足够便宜了。

同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居民老百姓手里的一些财富,这个弹药库是巨大的。按照截止今年6月底央行的统计数据,咱们居民存款是147万亿,接近150万亿。这是一个超大的弹药库。而且大家经过这三年多的房价的不断走低,经过政府不断的宣传房住不炒,大家现在已经意识到过去30年的靠炒房来赚钱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那这147 万亿的弹药往哪去呢?其实股市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承接的地方。当资产价格足够低,国家相应又有足够力度的刺激政策的时候,我们相信这个行情的启动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不过,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股市的基本面,股市的基本面就是这些上市公司盈利的基本面。如果我们接下来的财政刺激力度不够,经济还不能够企稳,下行周期还不能结束,还继续在底部徘徊,,那上市公司的盈利肯定受影响,如果盈利不增长甚至下降,只是在拉估值,估值肯定越来越高,估值高到一定程度市场是承受不了的,连上市公司的股东可能都想减持了。

所以我们说真正健康的牛市,一定要有经济的复苏做配合。至于这一轮行情是不是一个长牛,或者能不能转成一个大级别的牛市,我们还得边走边看,这一定是事后才能验证的。

何俊妮有观点认为本轮中国资产的牛市行情是“信心重估牛”、“资产重估牛”,孔蓉首席怎么看?A股和港股现在是牛市吗?

孔蓉 我们当然更期待的是一个长牛。对于近期市场成交量放的特别大,光是看港股的成交量,可能也是过去几年的每天平均成交量的几倍。其实从券商和卖方的角度,这肯定是我们乐于见到的。但是如果这只是一个非常短期的疯狂的交易行为,那对于后续市场的持续上涨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觉得市场或者是一些有经验的投资人,对于节后市场出现的调整,前期也会有一定的预期。

那么,在这样疯狂的暴力上涨之后,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后续怎么走?我觉得这还是一个胜率跟赔率的问题。没有谁能够有办法特别准确的去预估判断市场未来的最终结果,或者整个经济运行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全球不同市场去比较,为什么我们在今年一、二季度,认为中国资产、特别是港股可能今年的机会比较多,主要还是从估值以及估值性价比来看。因为我们也看美股,所以也能够看到的是港股以及A股 在内的整个 中国资产与美股相比的优势。这一点其实是从相对赔率的维度去看。

当然,后续包括从9月24号以来的一个大幅上涨,除了叠加美联储降息,大家更多关注的肯定还是未来有什么有效以及有力度的政策,能够更好的去对未来进行预期与判断。

我们觉得在目前来看,很核心的一点就是所谓中国资产的估值,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包括高层的表态,大家逐渐能够找到中国资产的估值锚。这可能也是过去一段时间海外投资人如何去定价中国资产的问题。我们觉得便宜,什么时候是真正的便宜?这是和整体的判断有关。

大家也能够看到这个市场弹性也很强,短期可能已经让港股市场收益率成为今年全球市场排行第一。这可能也表明当前大家对于中国资产,包括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海外热钱或为港股近期波动推手,长期牛市还需海外长钱持续配置

何俊妮:最近关于海外资海外资金在抢筹中国资产的话题讨论热度很高。像我们说在十一假期期间,就有很多数据,包括说最近几周外资大幅的购入A股。像很多的对冲基金也都纷纷的去把它的这个仓位,把中国市场的仓位提上去。早先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此前离开中国股市转战日本、东南亚的资金已经在中国政府刺激政策出台之后,就开始扭转方向。

而且最近高盛和是摩根的两份报告引发市场热烈讨论。两家全球知名投行的观点恰恰完全相反。高盛的报告在说现在不买何时买,摩根的报告在说中国这个牛市的上限可能到了。几位嘉宾怎么看待这种外资对于中国市场抢筹的一个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市场的增量资金来源,我注意到有报道称这轮暴涨行情公募基金是踏空的,也有看到关于散户买入巨量ETF的报道。几位嘉宾怎么看市场的增量资金来源?

王红欣:我在美国、香港和中国都做过大的机构,包括海外机构的投资的高管,现在也是做私募基金。所以这块我是有很多的观察。首先,我刚才提到海内外投资者普遍对这一波行情,对这一波政策加码预期不足。我自己其实从今年年初就预判国家一定会出台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包括我在7月初也讲到港股的弹性好于A股,A股好于美股。首先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基础。而我是提前几个月我就埋伏好了。另外其实我是高仓位的,而且九月底到10月初我的交易很少,因为这种巨幅波动过程中,你的交易往往是踏不准节奏的。还是要坚持自己的逻辑。

刚才昊扬总说,中国现在是将近150万亿的居民存款。中国居民不是没有钱,无论是股市、房市,不是没有钱,而是大家没有信心的时候,把钱存在银行,就不愿意去投资,不愿意去买东西,

所以当一旦行情启动了以后,这些钱从银行就出来了。国内的私募操作都比较灵活,而且很多私募经验丰富,对大趋势看的比较清楚,只是在时点上有的操作可能更快。有些人看到这个行情来了,就马上杀进去。国内的私募,特别是游资是很凶猛的,所以我相信好多私募也是加仓的。

海外机构几年前都看空港股,确实撤离很多。但是欧美的投资者最终也是逐利的,当市场一旦有机会的时候,他们会回来。我在美国也做过基金经理,在美联储降息以后,就顺势而为打开了中国资产主导世界资本市场新一波上涨的想象空间,所以好多欧美的对冲基金,包括贝莱德了,桥水,都纷纷转向。

当然高盛、野村、大摩这些知名机构的观点不太一样也很正常。第一个,不同机构不同经济学家,他们思考问题框架是不一样的。高盛比较灵活,他们有些对冲基金那种操作手法和思路,比较快速的一种宏观的、甚至投机的思路比较多一点;但有的机构,比如野村、大摩他们可能更稳妥,更多需要看到基本面的改善,政策的逐步落地。因为政策才刚刚启动,对政策的解读,大家还存在不同的疑惑、理解和期待。 

陈昊扬:我觉得很难有一个特别精确的数据能表明进场的钱是散户的还是机构的,还是海外的。但是毫无疑问就最近这一波行情,正是因为海外的钱、包括我们央行引导的机构增量资金,以及大量散户的钱跑步进场,才造成近期这种创历史天量的成交量、这里我想提醒的就是,最终还是要看接下来我们的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有没有真正的能够提振我们的经济,这才是能够造成一波可持续的长牛的最关键的基石。 

孔蓉:对于两家比较知名的国际投行写的分析观点截然相反,我觉得也代表了市场现在的分歧,这也是目前震荡的原因。第二点是目前市场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资金在参与,包括国庆节之前。我们觉得短期更多的会是前期的一些国际热钱,或者是一些对冲基金参与的会更踊跃、更及时。

在9月下旬,我们其实也看到了美国的一位业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对冲基金的大佬表态称中国的公司既便宜又回购,账上这么多钱,所以应该买中国所有的东西,他当时讲的这个观点非常鲜明,而且很激进。但他其实更多的还是代表对冲基金这一类海外资金。而在这么快速的上涨过程中,关注市场的海外机构肯定会变多,也有一些资金在前期这样的一个上涨过程中,也有增加了一定的配置。因为如果你不增加中国的配置比例,你肯定会跑输。所以这也是可能这段时间对于市场的一部分的增量。

但是长线的整体配置还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对于港股的持续性更关注的还是长钱,以及能够愿意持续进行配置的这部分钱。在过去几年中,这部分长钱整体的配置比例是下降的,但是从这段时间的整个市场变化,以及预期一些更有效的政策出台之后,这种对于中国资产整体仓位和配置比例,可能会有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

国庆期间,像南下资金,由于国庆期间没有港股通的交易,根本参与不了。所以我觉得有不少其实也是一些空头平仓,另外更多的是在境外的这部分的资金参与的交易,可能以相对的灵活或者是一些国际热钱会更多一些,包括像新兴市场的一些资金,在日本股市和印度股市里的一些热钱,可能也会有一部分在短期参与了中国市场的交易。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美联储9月份降息决定开始之后,其实美股里像一些消费股都已经逐渐创了新高,这也代表着在美联储降息之后,一些国际的热钱和资金的配置也在寻找新的方向。即使美股的消费其实在二季度的表现是相较一般,但是由于整体资金的配置,它其实也创了新高。所以当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这部分国际上比较活跃的一些资本,也会参与中国市场的交易,但我们更期待的是有这个长钱且能够持续的参与中国市场的整体配置,这对于后续的长牛是大家更乐于见到的。

牛市行情开始时A股启动可能更快,后期港股弹性或更大

何俊妮: 有观点就认为,相较于港股战术性地偏好A股。主要出于下述原因,A股更直接受益于央行对股市的支持措施、境内散户投资者参与度可能持续回升、过去3个月来A股相对港股下跌了7%。有海外知名机构表示其A港A市场轮动框架模型认为未来3个月A股将温和跑赢港股。几位嘉宾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后续行情表现中,几位嘉宾认为港股会更优,还是说A股的潜力更大?

陈昊扬:过去几年其实港股跟A股走的就非常近了,整个联动效应是非常的强的,甚至包括中概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真的就是一盘棋,要涨大家都涨,要跌大家都跌。不管是A股也好,港股也好,中概股也好。所以我想这个对于我们来讲,谈不上更看好哪一个。

当然从我们个股的投资来讲,在选择具体的投资标的时,我们还是会具体看它的估值,A股流动性溢价的因素要考虑进去。比如说有一只股票,它有A股又有港股,当它在港股折扣程度足够大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去选择港股。但如果它的流动性折价没那么大,那我们就会倾向于买A股。

王红欣:港股和A股结构不同,动力趋势的走向会有些差别,但基本上是同步的。首先现在这个AH股的溢价在140以上,还是处在历史高位,说明相对来讲港股比A股还是要便宜很多。尤其是港股从2018年开始就开始下跌,中间可能有一年是涨的,但也没涨多少,所以现在港股是一个价值洼地,价值投资风格的外资会认可港股的未来空间还是很大,而且国际资本流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A股的科技赛道新兴产业,主要看成长性、政策支持、企业盈利和一些产品的销量等等。所以这块我觉得更多是一个动量型的投资策略。而且A股一开始会有散户资金跑步入场,所以这块的流动性会比较充裕。但是后面的机构力量,虽然我们说中国的机构力量在不断壮大,但在资金的供给上还是以散户为主。所以我认为行情刚开始时A股对政策的反应、资金进场等各方面可能比港股要快一些,但长期看,我觉得港股的弹性比A股比较大,因为机构力量在海外的比重可能更强一点。

孔蓉:其实我们更多的会从板块和机会的角度去考虑A股和H股。当然因为前期港股上涨的很快,短期指数其实已经大概到了上一轮的2022年四季度疫情放开那波行情的高点位置。所以后面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肯定也会更关注A股的机会,我觉得这是合理的。

A股我觉得机会也很多,包括TMT围绕着科技的主线。因为从整个产业趋势和接下来的一些机会,包括结合国家政策的一些导向,再结合现在AI的发展,科技板块肯定依然有很多机会。

另一方面,港股有很多A股没有的公司,比如说一些行业的龙头、机器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势力新能源车、互联网龙头,这些其实是港股独有的。不过,A股和港股是同一个中国贝塔,A股前期没有港股上涨的快,也可能港股前期的表现更加充分,所以我们觉得后面肯定A股也会有更多的一些机会。 

当前是中国资产建仓较好时机,可考虑20%-30%仓位,散户切忌不要上杠杆

何俊妮:国庆节后,A股、港股都出现了相当幅度的回撤。投资者对于目前最为关心的,可能就是现在是不是一个倒车接人的机会?能不能上车?我想听听几位老师的看法?

陈昊扬:我的建议是,作为散户来讲,当市场气氛起来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追高。在上一轮2014-2015年那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曾经从2014年初到2015年6月,一年半的时间,大盘不断地上涨,整体大盘的涨幅也超过150%,是一波大牛市。但接下来2015年下半年又是股灾。清华五道口金融研究院有做过一个统计数据整个从2014年到2015年两年一轮牛熊跑完,散户亏钱的占绝大多数,超过85%是亏钱,赚钱的是少数,而且这是一轮大牛市。大牛市接下来肯定就是大熊市,牛熊是不断循环的,所以我们说一轮牛市下来能赚到钱,这个其实是不一定的。而且对散户来讲,如果看到股市涨起来,天天在涨,

就认为牛市是印钞机,然后就无脑的冲进来,以为自己在投资,然后玩的很大,投入很大,甚至加杠杆,到最后结果往往是很惨。就是说如果你不知道你买的这只股票的公司是做什么的,未来的盈利前景怎么样,对它没有一个合理估值的判断,就觉得我反正就买筹码,我管你是什么公司,什么行业,我就进来,反正牛市都在涨,我进来买个筹码拿着涨,然后等涨到一定程度我就抛。这么去想的散户股民到头来结果往往都不好,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是亏钱的。所以我是建议我们的散户,特别是平时不怎么关心股市,受到牛市气氛的感染冲进来,大家一定要清醒自己在做什么。如果真的对自己买这些股票都完全不知道它是干嘛的,你就是在赌,那你不要赌的太大更不要加杠杆。

何俊妮 这种情况其实更建议散户去买ETF了,可以买一些大盘的指数或者是一些行业指数去规避个股。

陈昊扬:ETF绝对是一个更好的一个选择,是会避免踩雷,但是ETF有时候它会超卖,会有很高溢价,比指数涨得还要高得多,也还是需要小心的。

王红欣 我很同意昊扬总的观点,无论是牛市熊市,散户如果没有很好的心态,没有一个配置的观念和长期规划,投资上没有逻辑,往往都赚不到钱。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早期进场的都是投机的钱。但港股投机的钱往往是海外对冲基金,是机构投资的钱。他们有自己的配置,有自己的操作流程,有自己的仓位管理和风控,是很灵活的。

A股投机的钱,更多是散户的盲目地冲进去的钱,而且往往是后知后觉。因为如果讲右侧的操作,一定要等三根阳线才进去。但是我们现在看到三天可以涨30%甚至更多。散户一旦高位进场,往往就会遭遇大幅下调,就很被动。所以我觉得散户可以进场,但要注意第一是不要进太多,可以保持少量的仓位,第二就是不要追高。

目前市场已经开始大幅震荡,可以逢低加仓,不要逢高去追。因为市场都是有波段性的,你涨了10%进去,然后跌了20%再出来,是赚不到钱的。另外个股层面的坑也很多,所以我同意昊扬总的观点,在国内个人可以买ETF,或者是你对这个个股公司很了解,你能拿得住你就去买。 

我们专业投资者是希望赚到阿尔法,有贝塔的时候我们会参与,阿尔法是我们的研究能力,是增厚收益的长期积累。另一方面,我们能拿的住股票,这段时间我很少操作,但是中间我会做一些调仓,跌多了我就加一点,涨了我就可以卖一点调一调,主要是保持市场的感觉,但不会有大的动作。 

何俊妮:你刚才说逢低加仓,前两天跌的也是比较多的,现在是不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加仓时点呢?还是说要再等一等?

王红欣:这个市场出现大跌倒车的时候大家都怕,跌了20%,就害怕就不敢进去,要等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这么大幅的倒车都不上,很纠结因为投资者没有框架,没有逻辑分析。

现在是建仓比较好的机会,建百分之二、三十的仓位没有太大压力。第二个是跌的时候可以加一点仓位,上涨的时候,可以稍微降一点仓位。我相信现在这就是一个牛市,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是很强的,只是这几年社会的消费信心不足,现在中央给我们提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稳定下来,我觉得是有基础的,现在估值是有优势的。目前看,政策的效果已经在基本面有反应了。像这次国庆期间的消费,旅游、地产都有改善。 

何俊妮:我觉得红欣总还是比较看好这个长牛的。市场一些观点认为当前是长牛的第一阶段结束的时候,我想请教孔蓉老师,您觉得这几天的调整,对于港股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比较健康的调整?那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是也是比较好的上车机会?

孔蓉:我觉得现在时点也是可以逐步的去开始做一些布局。虽然最好的时间是在九月的中旬,但是那个时间也过得很快。然后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可能在后续还会有波动,在波动过程中逐渐的去做一些布局,从交易上面是可以去做的。

然后从估值的角度,虽然这段时间指数层面涨得比较多,但是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和美股的估值水平相比,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这个是相对的,虽然出现了这种快速上涨,但并不是说已经到了一个估值无法去看的一个状态,有很多的股票估值与其他的成熟市场或者是与历史去比较,依然是相对比较低的一个水平。所以我觉得结合估值的角度,当前是可以去做一些逐步的持续布局。

何俊妮:那您是否也认同刚才红欣总的观点,认为这次可能确实是一个长牛的机会。现在是这个长牛行情的第一阶段?

孔蓉: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去看吧。虽然过去的几年,港股的投资非常复杂,已经结合了宏观面、包括整个全球配置的因素考量,然后包括可能国内的这些政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因素,构成了这个市场的整体交易量。在过去几年影响股价的这些因素是一起对这个市场的下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未来这些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包括更核心的是国内的经济政策,可能也会共同的去影响这个市场出现持续的机会,在前期的市场里面,其实在降息之后的几天,市场也有反应,包括今年从年初一、二季度以来港股的一些反弹,其实都跟降息的预期有关系。但是后面核心是跟国内未来的这些政策,以及经济整体的恢复水平有关。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会更乐观一点去看。包括对于未来这些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以及持续的机会,也会更乐观一些。

A股看好TMT方向产业趋势机会,港股互联网巨头、潮玩赛道、新质生产力值得挖掘

何俊妮 刚才几位嘉宾也提到了,后续市场可能会进入一个分化的行情,投资者也可以在最近股市大幅回撤时开始去布局。几位嘉宾觉得在后续分化行情中,哪些行业板块投资机会更大?红利风格板块还是科技成长类会表现更佳?

孔蓉:对于A股我们其实还是看好后面TMT的机会。刚才前面也提到了,包括产业趋势再结合,以及可能国家政策的一个导向,所以我们觉得这里面依然有很多的机会,这个是从A股,当然因为我个人可能看这个科技会更多一点。

对于港股,因为我们覆盖的几个方向里面,包括TMT相关的,包括互联网看的也比较多,也包括新消费相关的,包括新势力智能汽车等等。在这些方向里面,我们会自下而上进行一些选股,更多的可能是结合公司的一些基本面。

今年能够看到还有互联网公司的稳健经营,或者是降本增效之后的利润释放。所以对于这些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我们还是持续的看好整体配置机会。

另外,虽然今年整体的消费环境或者看大消费领域整体的增速,可能相对前期数据比较一般。但也还是有一些细分领域,包括潮玩赛道,或者是类似于这种情绪消费的领域,还是有一些公司他们的业绩增速很好,会出来一些比较不错的牛股,我们觉得这也是在未来依然可以挖掘的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之前也强调,港股即使是在非常差的时候,其实每年也都有一些五倍、十倍股。因为的确有一些行业的非常好的公司在港股上市,还是可以进一步去挖掘,结合自下而上的这种方式去选股。还有其实围绕着一些跟补贴政策相关的消费板块,包括这家电、两轮车、新势力新能源车等等,这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因为的确有很多港股独有的公司在A股里是没有的,这个是可以持续去挖的。

何俊妮昊扬总您怎么看?如果后续市场进入分化行情,或者是一个大的牛市,像您前面说的上涨150%的牛市,哪些行业板块机会更大?还是说可能又是一轮新的所有行业和板块的普涨?

陈昊扬:我相信在即使再大的牛市,普涨都是很短暂的,最终它一定还是分化的。好的公司它会涨得更多,差的公司它就会涨的最少,甚至会跌。现在全市场A股五千多只股票,分化肯定是必然的。我们现在比较看好的像一些大消费,包括互联网的平台公司,还有一些军工、光伏企业,另外我们还配置了可转债。我们觉得即使是经过一轮价格上涨,还是有很多个股的估值非常的便宜,还是在一个非常底部的位置。我们按10年的历史分位数去看,甚至有一些高股息的个股,现在也并不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现在能找到的这些机会,我们还是觉得兴奋的。虽然这几天市场有大的调整,但是仍然会有很多很便宜的标的值得我们长期持有,对未来的行情我们还是期待的。

何俊妮 那像这段时间,像这几天这个券商股就是牛市的风向标,这种金融股您会考虑吗?

陈昊扬:我们没有考虑,也没有去参与。因为券商股它毕竟是在好的时候,它会涨的很多,会超出基本面的快速的上涨。但是跌起来肯定也会跌的快了。这些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不是做短线的风格,我们的持股周期就会长一些,一般为三年或更长的时间。

何俊妮 红欣总,您前面提到自己参与了房地产的困境反转。您觉得进入分化行情的话,哪些行业板块的机会更大?高股息和科技成长,您更看好哪个方向?

王红欣:我采取的是哑铃策略。第一方面就是科技成长,这是香港最有特色的,最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的,包括互联网巨头,现在还是充满了竞争力和活力。另外一块就是电动车,包括所谓的电动车新势力。但也除了原来那几家以外,还有另外两三家巨头,都是还是性价比都很好的。所以互联网和电动车这块是我觉得最具有竞争优势。

另外一块就是周期行业困境反转,其实地产股就是高股息策略。现在头部地产股的股息率还有5%、6%,比那些电信、银行股的股息还要高。传统的电信、银行这些高股息策略,我觉得是主要适合保险公司,对我们这样的私募机构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地产股我们配置了一定的比例,我相信地产股就是从博弈论角度讲,国家要支持经济发展,那一定要把金融行业,包括股市和房地产行业稳定下来。

更多节目内容详见钛牛了,股市第30期

本期节目合作机构:【New Economist 新经济学家智库——关注思想力】

深度关注国内国际经济领域最新发展和趋势,长期合作国内外经济学者200余位,并出版多册图书。智库主要受众为为经济学家、政策人士、高校教师,知识分子、机构研究人员等。新经济学家智库以“关注思想市场”为指导方针,致力提供思想增量。

新经济学家智库

风险提示:嘉宾分享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添加「牛钛师小助手」,回复“投资群”加入牛钛师投资社群,在群里我们会不定期分享关于投资理财的新鲜资讯、来自专业金融大咖的精彩观点、干货教程、权威研报,也会不定期邀请知名经济学家、意见领袖、投资大佬为大家答疑解惑、传道授业。

更多宏观及投资干货内容,扫码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