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这届年轻人,已经开始争做“扎男”

钛度号
打破传统枷锁的“温柔刀”。

文| 显微故事,作者 | 马孔多,编辑 | 卓然

前段时间,“年轻人开始为爱结扎”这个话题冲上热搜,反映出当下确实有一批年轻人一反常态地选择了结扎。

很多人误以为结扎就是“阉割”,其实不然。但无法回避的是,结扎确实意味着此后失去了生育能力。

究竟是因为什么,让这些年轻人选择“刀刃向内”,选择这一条道路?

本期显微故事就走进三位“扎男”,了解他们结扎背后的故事。

打破传统枷锁的“温柔刀”

“我今年25岁,已经结扎了。”

这是吴晨涵发在朋友圈的一句话,瞬间点赞数超过50个,留言超过20条。很多好友私信吴晨涵询问他,“为什么想不开要自断后路?”吴晨涵回复道,如果真的想不开,就不会去结扎了。

吴晨涵是在上海一家医院做的手术。在咨询阶段,医生曾用手术刀操作一个模型,演示给吴晨涵看,按照惯例,请吴晨涵回去后慎重考虑。

医生演示的过程看起来很疼,吴晨涵回家后,也有点犹豫要不要挨这一刀。后来,索性一口气把钱交了,不给自己一点商量的余地。

吴晨涵选择了局部麻醉,手术中能看到医生和护士,也能听到他们讲话。吴晨涵并不担心手术后的结果,反而有点担心手术能不能成功。整个过程很快,也没有看模型操作时所想象的那种硬生生的疼,手术花费仅有几百元,很快就出院了。

图 | 结扎手术参考价格

自此,吴晨涵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孑然一身”这个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仿佛焕然一新。”

这类手术,很多人误以为是要把男性生殖器“阉割”,变成当代“太监”,这种说法可谓是谬论。男女都有结扎手术,女性是把输卵管切断,而男性则是切断把精子运输到精囊的输精管,这样精子就无法和精液同时释放,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对于吴晨涵来说,他并不是要避孕,而是根本不想“孕”。在他看来,结扎并不适合所有人,但适合他。吴晨涵是丁克族,这是他选择做结扎手术的根本原因。

他今年24岁,是新世纪宝宝。出生于皖北小城,在他4岁时,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

妈妈带着他嫁入新组建的家庭,养父对他并不友善,妈妈也是寄人篱下,没有家庭话语权。吴晨涵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他小时候看过电影《哈利波特》,他感觉自己就是寄宿在姨妈家的小哈利。

高中毕业后,吴晨涵就去了苏州打工,后来开了一家餐饮店,在苏州买了房子。这一路走的十分不易,也让吴晨涵认识到,如果给不了子女稳定安逸的生活,那就不要把他们带到世界上来。他是一个坚定的丁克族,他深知自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后来,在跟朋友喝酒时,朋友一句话点醒了吴晨涵,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才决定不要小孩的。

吴晨涵想了想,确实如此。养不起,也是他选择做丁克族的原因之一。这几年餐饮行业形势下滑,再加上每个月的房贷,就已经快要掏空了他。如果再养个小孩,人生就更要被拖累了。

吴晨涵明年就要结婚了,女朋友是他老乡,两人在苏州一家工厂打工时认识。现在这家餐饮店,是两人各自凑钱,合伙经营的。女朋友也是丁克族,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们俩才能走到一起。

母亲看到吴晨涵的朋友圈,才知道自己儿子做了这等事。她立即打电话过来,这是今年母亲打来的第二个电话,第一个电话是听说他开了一家店,做了老板,来找他要生活费。

母亲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这种大事为什么不跟她商量,为什么要放弃小孩,老了怎么办之类的话。吴晨涵的意思也很明确,他已经长大成人,家里也没有皇位要继承,老了就去养老院。

母子俩在电话中争执。母亲哭了起来,吴晨涵本以为母亲是在用眼泪道德绑架,可是母亲却一边谴责自己,一边向他道歉,说她没有照顾好他,当初婚内出轨,一心想着跟别人走,却没有考虑他的感受。

母亲挂掉电话前,再三叮嘱让吴晨涵好好照顾自己,从未有过的关心,让吴晨涵觉得她仿佛是个陌生人。

吴晨涵回归正常生活后,不需要考虑将来养儿育女的事,一想到这些,他走起路来步伐轻松,工作起来做事轻快。

吴晨涵不建议别人效仿他,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这个选择。但是对吴晨涵来说,这个选择就像是人生中一道门槛,迈过去,前方就是一片坦途。

结扎,这件事其实很“酷”

结扎,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虽然都是一种避孕方式,但也有天壤之别。男性输精管除了运送精子等生殖作用外,其他功能几乎可以省略不计;而女性输卵管连通着子宫和卵巢,女性如果要结扎,手术位置要比男性更深、创口更大,且易引起肠黏连、宫外孕等并发症。

因此,男性结扎比女性“性价比更高”。

小陶选择结扎,就是因为太爱妻子了。他今年28岁,和妻子结婚已经3年多了。

这三年多以来,妻子经历了两次流产,身体越来越孱弱,两天一小病,三天一大病。医生警告他们,如果再流产,身体会彻底垮掉。

为了让妻子不要再生,小陶选择结扎。妻子本来想着自己去做结扎手术,但小陶了解下来,认为男方做结扎更合适,而且妻子身体状况也不好。

小陶并不因结扎而感到难过,也不觉得人生有所缺失,他和妻子都认为,即便不要小孩,人生也依然能过得精彩。

图 | 博主分享经验

他们婚后一直很注意做好避孕措施,可是避孕套成功率哪怕有99%,也有1%的漏洞。作为佛系青年,前两年怀孕,他们有了孩子也不怕,勇敢地面对。他们开始置办各类玩具,布置婴儿房,期待小生命的到来。

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玩偶、小袜子、小鞋子,流产的阴霾一直萦绕在他们的心头。所以,在第二次流产后,他们毅然决然地去做结扎手术,坚决不要小孩了。

刚开始,妻子是犹豫的,她因为不能带给小陶一个完整、健康的孩子而感到愧疚。小陶看得出妻子的心思,给妻子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个同事怀孕了,还在公司上班,有一次无意识地漏尿了,尿在地上,被同事们看见了。大家都装作看不见,但那位同事瞬间脸红,十分羞赧。

小陶跟妻子说,我不愿意你经历这种事。

小陶躺在手术台上,术前按照要求,把下体体毛全部剔除干净,腹股沟区域缠上了很多胶带。手术中,一种酸胀感从下体蔓延,夹杂着一股腥味,感觉身体有一部分被掏空了。

因为紧张,小陶的生殖器是紧缩的,医生无法下刀,一直宽慰小陶,让他放松。

手术让小陶感到羞耻。他联想到,如果妻子怀孕了,漏尿、肥胖、抑郁等等这些都可能发生,妻子也会感到羞耻吗?

“我不希望妻子经历这些。”小陶当时满脑子就是这个想法。

图 | 男女结扎对比表 来自微博@六层楼先生

做完手术后,小陶他们把婴儿房又重新改成了书房。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刚结婚时候的样子。

他们在家里买了好多好多书。到了周末,两人就在家里看书、看电影,晚上出去吃个饭。他们学会了理财,把有限的资金最大化,多存钱,少消费,为将来退休做打算。

这样的生活才是小陶他们想要的,而不是因为怀孕、因为孩子而让生命变得匆匆忙忙。

小陶爱妻子。结扎,对他来说,是人生中一件很酷的事。

“输精管”的狂欢

在做手术之前,医生一脸严肃、反复地问刘平,为什么要结扎?是否考虑清楚了?

恰好刚刚在医院里,刘平遇见一对就诊的中年夫妻。男人在多年前做了结扎手术,现在又想要个孩子,来咨询医生能不能复通输精管。

刘平既然来到医院,坐在医生面前,当然是考虑清楚了的。医生让刘平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再做一个传染病检查,就可以做手术了。

反悔的事,不会发生在刘平身上。

与吴晨涵、小陶他们不同,刘平做结扎完全是为了自己。他是一名性少数群体,与生俱来拥有“不婚不育”的人生属性。

刘平和对象生活在上海,对象在几年前,也就是27岁时做了结扎手术,家里人竟然没有反对,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对象的影响下,刘平在28岁时,也做了结扎手术。

从理论上讲,他们没有避孕的需要。选择结扎手术,反而更像是冲破现实囹圄的一种宣言。

刘平热爱个性,向往自由。脖子上纹了纹身,一个大男人戴着一个大耳环。他经常晚上出没在淮海路酒吧,喝酒喝到天亮,然后和对象在家里睡一天。

他家里人并没有他对象的父母那么宽容。年近30岁,家里人催婚越来越紧迫。甚至有一次,他爸爸从老家冲到上海来,想把他带回老家,让他去结婚。但是刘平依然我行我素,坚决不走结婚这条路。

图 | 博主分享经验

有一天晚上喝完酒,刘平路过静安寺,他突然很累,想到如果听从了家人的安排,那么自己的“输精管”应该也很累,忙着运送精子,忙着孕育生命,忙着传宗接代。

这个奇妙的想法,在刘平的脑袋里扎下根。直到有一天,刘平选择结扎手术,切断了他的输精管,让它永远地休憩下去。

网络上,有人说结扎是丁克族向往诗和远方的方式。刘平认为这纯粹是矫情。结扎并不是为了什么诗和远方,更不是为了美化人生三观,而是单纯地不想被现实束缚,是为了更舒爽、更安逸地过好当下。

刘平在结扎手术一个多月后,给身在老家的爸爸打了电话,说了这个事。他爸爸在电话里沉默良久,后来跟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逼你下去,你也不好受。我不想让你难受。

刘平在电话里,默默地小泣着,他不想让爸爸知道他在哭。他在上海快十年了,从来没哭过。

刘平心里清楚,这条路他走对了。

本文系作者 显微故事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