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阔别多年的险资“举牌潮”,如今卷土重来。
整个2024年,险资年内共计举牌20次,创下近年新高。此前活跃在举牌市场的中国太保(601601.SH),也再度回归台前。
回顾历史上的三次“举牌潮”,金姐发现,参与主体和被投对象各有不同。
前海、安邦、恒大等险企,曾用高收益率的万能账户资金作为子弹,在2015年的资本市场“大杀四方”。当中,最受关注的便是“宝万之争”。而后在监管部门拨乱反正之下,万能账户被收紧,险资举牌活动也趋于冷静。
在股市走出疫情行情的2020年,以中国太保为代表的大型险企,再度加码权益资产。
追求高ROE、高股息特征的上市公司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长期主义”的持有风格开始崭露头角。
在本轮举牌热潮中,参与的保险公司更为多元化。险资的角色,正逐渐从“野蛮人”,转变为长钱长投的践行者。
此外,金姐从业内了解到,监管此前对举牌比较保守;目前虽未明确表示,但近期监管在与保险公司的谈话中,对举牌态度有所放松。业内乐观推测,甚至不排除监管进一步对举牌转向支持,以提升资本市场信心。
01 举牌新灵感
根据金姐统计,在2020年的“举牌潮”中,险资共举牌26次。其中,太保系领衔,共举牌8次,且有5次举牌,对象都是赣锋锂业(1772.HK)。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锂作为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其需求也随之大幅上升。
在举牌后的一年内,赣锋锂业H股股价涨了近五倍,让太保尝到甜头。
于是,太保在2022年将目光转向了同领域的天齐锂业(9696.HK),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该公司港股首次公开发行,涉及金额约10.21亿港元,占该公司H股总股本的7.58%。
尴尬的是,天齐锂业的股价从2022年7月的发行价每股82港元一路下跌。截至2025年1月13日收盘,报价为每股23.55港元,缩水超过70%。
与股价一同下行的,还有天齐锂业的业绩。受全球锂资源过剩和联营公司SQM表现不佳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天齐锂业巨亏57亿元人民币。
太保账面遭遇重创,举牌行动沉寂了一年有余。
直到2024年,险资投资市场“举牌热”再一次升级。长城人寿、瑞众人寿等公司多次出手加码公共事业和基础建设,太保也寻找到了新的举牌灵感。
8月,中国太保在港股市场举牌华能国际(0902.HK)和华电国际(1071.HK)。这两家公司均为电力行业巨头,分别背靠中国华能集团和中国华电集团这两大发电集团。
中国太保曾对外表示,举牌电力公司,主要是公司认识到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作用下,相关企业的长期价值将得到更好实现。
11月,中国太保又举牌能源运输龙头中远海能H股(1138.HK),并表示“不排除后期追加投资的可能”。
可以看出,在新一轮举牌潮中,太保“独宠”较低估值的港股,且被举牌对象多为央企背景、股息率在4%的港股上市公司。
以今年1月13日收盘价看,中远海能股息率高达8.62%,华电国际达6.79%,华能国际达5.67%,均体现了高股息偏好特征。
02 压力解法
2024年太保重回举牌阵营,并在大型险企中冲在前列,与保险业整体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型的大趋势互为表里。
目前,保险产品收益率的重要锚定物十年期国债利率已降至1.6%左右。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应再有调降。
在此背景下,传统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无疑再受打击,能与保险公司共享经营成果的分红型保险将占据主流。
在2024年中报发布会上,太保管理层给出了“未来分红险会占据50%以上”的预期。
2025年的开门红产品中,太保也在向分红险倾斜,以鑫满溢终身寿险(分红型)作为主推产品之一。
然而,分红型保险产品实际收益,和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以及整体投资情况息息相关。如何能博取更高更稳健的收益,成为包括太保在内的各家保险公司重要课题。
不仅分红险需要向权益资产要增量,过去积攒下的高收益刚性兑付保单,更需要管理层拿出新思路。
受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影响,传统型保险因“保本保息”的优势在2023年获得市场青睐,又叠加预定利率下行带来的轮番“炒停”,太保该年保费收入增长了7.7%。2024年,其保费在高基数下又增长4.3%。
分险种看,传统型产品占据太保2021年以来所售产品的主流,且在2023年和2024年的占比均突破60%。
一边是成本在3.5%以上的千亿级续期保费兑付成本,一边是持续走低至2%水平的净投资收益率。这无疑对太保下一阶段的投资收益,提出了更高要求。
举牌、寻求高股息的稳健标的,是太保在资本市场找到的应对配置压力解法。
03 不能忽视的动因
金姐发现,险资举牌,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动因,便是会计准则的切换。
自2023年1月1日起,上市保险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全面应用新会计准则,其他保险企业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在新准则下,金融资产从四类变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
去年三季度,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5%,这其中既有权益市场改善的原因,也有新准则的助力。
在新准则下,在保险新会计准则下,部分金融资产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调整为FVTPL,放大了净利润的波动。2024年三季度资本市场表现亮眼,使得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更直观地反映在利润表现上。
由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波动性增加,保险公司对于大幅提高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持有谨慎态度。增配高股息、高分红的股票,并将之放入FVOCI账户,成为更广泛的选择。
中国太保FVOCI股票的规模,由2023年的271亿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60亿,并在下半年持续增长。
三季报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首席投资官、临时财务负责人苏罡提到FVOCI类别的权益资产比例在2%附近。他认为,该比例仍然偏低,会在新增资金中逐步增加FVOCI的持仓比例。
金姐与业内交流后获知,保险公司将股票放入FVOCI的比例,在2024年上半年提升了约10个点;并且从战略战术上希望进一步提升该比例。
在FVOCI下,股息被确认为投资收益。其市值变动和买卖价差不计入投资收益,只影响总资产而不影响利润表和投资收益,可减少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随着新会计准则转换时间将近,2025年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加入追逐红利资产的阵营。“举牌潮”有望持续。
按照偿付能力推算,几家头部公司的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最高比例上限均在30%以上,目前仍属欠配。业内预测,保险资金权益加仓空间,大致在万亿元规模。
实际上,险企能否加大投资二级市场的比例,核心是看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的承受能力和资本的承受能力——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波动性,以及偿付能力是否允许。
“偿二代”二期要求下,对实际资本的认定更加严格。
相较于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通常具有更高的风险权重。保险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资本消耗更大,从而会降低偿付能力水平。
因此在扩大险资入市的建议中,优化偿付能力中权益资产的风险因子,成为不少业内人士共同的呼声。
好在,“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宣布延长,为中小型险企的权益配置换来更大的空间。
险资举牌历经三轮变化,终于走向了“长钱长投”的发展期,不过挑战仍存。
在长端利率中枢不断下行之时,如何平衡增厚投资收益、平滑利润波动与降低偿付能力压力三者间的关系,依旧在考验着险企的配置智慧。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