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返乡,我看到了县城AI的真实景象

AGI
县城AI,没有神话。

文 | 硅基研究室,作者 | kiki

在被DeepSeek刷屏的整个春节假期里,远离大城市之外的县城饭局里,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杭州企业成了饭桌上人们热议的新话题。 

「硅谷恐慌」「英伟达股价带头跳水」.....在短视频等一系列的信息轰炸下,今年春节,社交媒体上涌现出一股「教老家父母学用DeepSeek」的新浪潮,这些年轻人将自己称为「赛博孝子」。 

但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当这届年轻人手把手教父母学用DeepSeek时,父母的手机里已「躺」着豆包、即梦等诸多AI应用,甚至不少人发现自己的长辈们已熟练运用和掌握AI绘图等各类玩法。

在部分县城,AI创业也已经在兴起,不少朝九晚五的年轻人利用闲暇将AI做成副业,也有不少创业者尝试AI婚摄、AI自习室、AI电商、AI数据标注等业态。 

这是AI的另一个世界——没有OpenAI,没有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也没有自带光环的精英人才,随着AI逐步走向应用和落地,广袤的下沉市场也因AI迎来重塑与变革。

我教父母学AI,却发现父母比我沉迷

由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热潮迈入第三年,不少年轻人在这两年返乡中渐渐发现,AI正成为县城「银发人群」的新搭子。

yoyo是一位AI产品经理,从去年春节开始,她就发现,父母不仅对AI圈的大事十分了解,还会主动学习一些专业术语,这两年每次回家,父母都会询问她关于市面上最新AI应用的玩法,yoyo也会教他们如何优化提示词等。今年春节,随着DeepSeek的爆火,饭局中有更多长辈向她询问起AI应用的发展,当yoyo手把手教他们使用DeepSeek时,却惊讶地发现长辈们的手机里已经有了豆包、即梦、Kimi等不少AI应用,甚至有的还是深度使用者。 

某大厂程序员桃子也发现,自己热爱钓鱼的老父亲早已经不用百度搜索了,取而代之的是Kimi。特别在今年春节期间,不少网友在给父母安利AI的同时,发现AI应用已经渗透进父母的日常生活。 

DeepSeek爆火下,AI应用破圈  图源:小红书 

谈及AI应用下沉银发人群的原因,yoyo认为有两点:“一个是现在的AI应用功能和交互进化很快,很多AI应用也推出了适用于长辈的极简版。”「硅基研究室」发现,例如字节豆包、腾讯元宝等AI应用的语音提问、自动朗读等功能都降低了银发人群的使用门槛。

图源:腾讯元宝官方 

除此以外,另一个原因则是AI满足了一部分中老年人的情感陪伴需求,yoyo就曾将自己制作成「智能体」,父母可以通过这一智能体和自己对话和聊天。 

还有的「银发人群」则会通过AI制作自己的回忆录、换装图片或视频等,AI的高拟人化设计能在多轮对话中给予中老年人一定的情绪价值。yoyo告诉「硅基研究室」,银发人群因为活跃度高、购买力强,也一直是AI应用的增量人群。

QuestMobile数据就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银发人群月活跃用户达到3.29亿,每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29小时,他们触网的广度和深度一直都在持续攀升。「硅基研究室」还注意到,一些地方老年大学或线上平台也在开设相应的AI课程,加速AI普及。 

图源:QuestMobile 

县城AI创业,围绕刚需做生意

天才创业、AGI梦想,这是AI明星创企们普遍的创业叙事,以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为例,这位出身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本土创业者,以年轻化的团队和极致的效率,成为搅动中美大模型竞争的一条「鲶鱼」。 

但这些自带光环的故事,都距离县城的AI创业者太远了。 

2023年年底,在山东某四线城市成立一家AI写真馆的明仔,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形容为「一群土老帽创业」。从事结婚摄影多年,明仔在2023年初接触到AI,本着对技术的好奇,尝试了包括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AI绘图应用。由于婚礼摄影有淡旺季,接单并不固定,明仔一开始只是将AI绘图作为副业,比如给朋友做一些产品设计图,线上承接一些AI换装和简单的商拍,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尝试将AI融入婚纱摄影,由于风格多样,意外收获了客户的好评,在调研当地摄影写真市场后,他发现很多县城新人、宝妈、家庭等都有拍照的习惯,但往往苦于当地拍摄的模版化和同质化。于是,明仔索性拉上同学,在当地成立了AI写真馆。由于AI写真新颖的概念,且价格也比普通照相馆低,不仅提升了明仔婚礼旺季的收入,也有效拓宽了客源。 

不过,正如明仔所说,在县城利用AI创业,最重要的是要赚刚需生意的钱。“婚庆、教育、医疗,这些都是县城人最关心的”。

与教育强相关的AI自习室也成了县城AI创业的又一热门风口。以江苏扬州某县城为例,「硅基研究室」发现,不到两年内,诞生近10家AI智能自习室,这些AI自习室分布在学校周围,商业模式主要为售卖AI学习机、定制线下课程等,而AI自习室的兴起也正是抓住了县城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下沉世界,也没有AI神话

不过,即便有看得见的流量、用户规模和刚需生意机会,但县城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AI生态一样,经历了从技术火热到祛魅,在下沉世界里,也没有什么AI神话。 

yoyo提到,在家乡县城,即便许多中老年人对AI兴趣浓厚,但也有不少因沉迷AI视频而陷入「新型骗局」。此前就有不少媒体披露「AI视频老年赛道」的致富经,不少人通过AI数字人批量制作视频,吸引中老年用户,引流获客的同时,带货三无保健品。 

而不少AI应用在推广早期,也会采取强运营的激励政策,这些兴趣化的运营手段在刺激长辈使用的同时,也会引发新的争议。 

县城AI创业,同样也没有什么造富神话,明仔认为,赚钱的风口已经过去了,现在就是老老实实「普通人赚普通人的钱」。以AI写真为例,尽管给明仔带来了新的生意机会,但也只是引流的手段。明仔知道,在县城,他做的是口碑和回头客生意:“这里理想的生意就是从结婚到生娃,最好能尽量承包每一个客户的关键人生阶段,这看的当然不是AI,而是服务和审美”。 

AI自习室在县城也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与内卷。前述县城一位AI自习室「督导老师」提到,AI自习室的概念已经没有那么新颖了,在很多县城甚至是遍地开花。据「南风窗」披露,不少AI自习室实际上只是披着AI的皮,实际上是「卖机器的托儿所」。 

而从城市到县城,当AI的风刮到县城市场,AI的渗透和普及仍在加速,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沉市场就是巨头和创业者无法忽视的「淘金地」,AI时代也毫不例外,但巨头们折戟的故事也早已印证了,技术对下沉市场的改造和重塑依旧要靠技术对用户场景的理解,以及更适合本地的新商业模式。 

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曾经感叹的那样:“下沉市场看似大海,其实是浅海,并不好做。”这句话在AI时代也同样适用。

参考资料: 

1、南风窗:收费上千上万元,AI自习室泛滥 

本文系作者 硅基研究室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AI在县城创业不容易,刚需生意才是王道,技术要贴合本地需求。

    回复 2月8日 · via android
  • 父母比我还懂AI,说明AI应用下沉很成功,但也要防骗局。

    回复 2月8日 · via android
  • 县城AI创业没有神话,靠服务和口碑赚钱,务实很重要。

    回复 2月6日 · via h5
  • AI在县城的普及让人惊喜,但也提醒创业者别盲目追风

    回复 2月6日 · via pc
  • 县城AI发展挺意外的,原来银发人群也爱用AI,市场潜力大。

    回复 2月6日 · via h5
48
5
3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