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今年38节,关于“妇女节”vs“女神节”,我们有8个重要发现

钛度号
复盘今年38节,关于“妇女节”vs“女神节”,我们有8个重要发现

文 | 增长黑盒Growthbox

上周六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公司的女同事们讨论起了一个问题:今年妇女节,大家好像不怎么剁手和送礼了,“妇女”的耻感没了,反倒是“女神”、“女王”、“仙女”变土了。

为了验证这种微观的体感,这周一上班后我们马上去拉了一下有关妇女节的社媒数据,发现好像真的变天了。
我们对比了“妇女节”和“女神节”两个关键词在主流社媒平台的表现,将数据端传递出的信号总结为3个方面: 

一、女神节的声量在下降,妇女节的好感度在回归

首先,百度、微博、微信、抖音等不同内容形式的社媒平台,今年3.8当天“女神节”的声量均呈现同比大幅下降。
其次,有关抖音的数据显示,虽然“女神节”和“妇女节”的互动量都在下降,但“女神节”的互动量可谓是断崖式下跌。
再次,有关微信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妇女节”的情感度变得越来越正面,而“女神节”的正面程度明显低于“妇女节”。

二、整个妇女节与商业消费的关联度在减弱

在抖音,2019-2022年,3.8当天“女神节”的搜索指数是高于“妇女节”的,而2023-2025年,“女神节”的搜索指数不仅低于“妇女节”,且二者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们认为,“女神节”在过去之所以呼声高,跟消费行业营销造势有着密切关系。百度搜索指数显示,“女神节”从2016年左右兴起,经历了流行期,如今正在逐步淡出流行市场。

微博的词云证实了我们的推测:23、24年,“女神节”大多跟品牌营销绑定,妇女节则更多的是祝福以及明星超话;到了25年,“女神节”相关的品牌营销明显减弱,略微开始向“妇女节”转移。

百度资讯指数也显示,2023年后,3.8当天“女神节”的资讯开始少于“妇女节”,同时,“女神节”越来越成为常态化的资讯,在非妇女节时也偶尔有热度。想来必然是商家出于常态化营销的考虑。
微信生态就更加明显,不仅C端的商业营销氛围不浓,与“妇女节”相关的关键词多为女性的工作、角色、权益以及节日本身。

三、妇女节的“复兴”在年龄、性别上均有差异

百度指数显示,30岁以下的人,对“妇女节”的关注度超过“女神节”,而30岁以上的人则正好相反。男性更关注“女神节”,女性则更关注“妇女节”。这对于拥有明确客群画像的品牌来说,是值得注意的营销关键点。
此外,今年3.8,抖音短视频的内容供给端和消费端呈现出明显的错位——用户更喜欢搜“妇女节”,而大量内容却是围绕“女神节”创作的。这对营销操盘手来说也是有价值的洞察。

本文系作者 增长黑盒Growthbox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8
1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