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掀起“反内卷”浪潮,突然强制下班,背后有个很隐秘的推手

钛度号
近日,一股“反内卷”的新风,突然吹遍了中国的大厂。海尔、大疆、美的纷纷出手,要求强制下班和严禁加班,一夜之间仿佛按下了“反内卷”的启动键。

文 | 智谷趋势

近日,一股“反内卷”的新风,突然吹遍了中国的大厂。

海尔、大疆、美的纷纷出手,要求强制下班和严禁加班,一夜之间仿佛按下了“反内卷”的启动键。

30岁拥有50岁的腰,40岁攒够60岁的病历本——“跪着挣钱”的996时代要结束了?

其实,这一切的背后,有个很隐秘的推手。

HR在晚上9点像消防员一样清场赶人,公司在18:20就会强制“物理断网”,还有摄像头监控加班时长的,这不是资本家的温情脉脉,也不是“反内卷”突然取得新突破,而是被“逼”出来的。

这是职场生态的革命,还只是昙花一现?

01

以高强度工作闻名的大厂,纷纷花式“反内卷”。

2月27日,大疆深圳总部推行强制晚上9点下班政策,每到晚上9点,主管与HR轮番“赶人”,强制员工下班。

3月10日,美的被爆“强制18点20分下班”,冲上热搜。多个美的官方账号回应“被老板催着关灯下班”、“没错,正是我们,准点下班”。

另一制造业巨头海尔,也被曝出推行“强制双休”政策。公司规定,周六严禁员工到岗,食堂同步停运。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加班,需提前一周申请审批,且工作日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天。

曾经高举“奋斗文化”大旗的企业,如今争相站上“反内卷”浪潮的前排。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国家强调“反内卷”的大背景,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隐秘推手。

前不久,欧盟通过了一个条例,援引了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把“过度加班”、“扣留工资”跟“限制行动自由”并列了。

换言之,出口欧洲的商品,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超时工作,哪怕工作时长只是超出1分钟,哪怕只是空调中的一颗小零件涉及违规,整柜货物都将被拒之门外,无法进入欧洲市场。

未完成KPI不得下班、或者未足额支付加班费等现象,也有可能触发欧盟的调查,出口产品直接海关扣住。

不少细心的网友就发现,率先实施“强制下班”的几家公司,有的在欧洲年销售额超过百亿,还有的海外营收占比超过80%。对它们来说,欧洲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比如,据出海研究局披露,海外市场一直是大疆的重心(营收占80%),而北美和欧洲是其海外第一、第二大市场;美的、海尔均是国内境外营收规模前10的企业。

看到这里真相大白了。你以为的“强制下班”,是老板心疼员工,实际上的“强制下班”,是欧盟跟你玩真的了。

这样的新规,对全球供应链提出更严格的合规要求。传统的游戏规则被颠覆了,对中国企业来说,合规已不仅仅关系到道德选择,也成了生存必需。

02

欧盟市场,对中国产业链而言,至关重要。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

更深一层来看,从去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内卷式”恶意竞争开始,国家三令五申“反内卷”,背后的核心逻辑正是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再卷就没人跟你玩了。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更是直接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坚决推进。

长期以来,一些中国出口企业依赖于“低成本、高效率”模式,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就拿劳动力成本来说,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数据,2023年德国工人每周平均工作26.7小时,最低时薪为12.41欧元,折合月薪约为1324欧元。相比之下,2024年上半年中国工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为48.6小时。而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仅为2420元人民币(约合300欧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人每周工作时长几乎是德国的两倍,但最低工资标准却仅为后者的1/4左右。

中国也认识到这一问题,正在着手控制劳动时长,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收入。刚刚发布的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出,要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欧盟出台严厉的规定,为“卷劳动、卷成本”的模式按下否决键,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项规定瞄准的目标,正是某些企业的路径依赖——依靠无休止的加班文化,以无限内卷换增长。

未来,出海企业不仅需要削减超时加班,以符合新的标准,还可能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短期削弱价格竞争力。以加班文化为代表的“内卷”现象,或将明显降温。

不过,顺便说一句,也不要把强制下班想得太好,国内某些企业的不准加班,可能是不准提加班流程,那也就没有加班记录和加班费,但是要求你干的活儿一点都不能少。工作时间完不成,只能自己想办法。

这样的情况,也是监管需要考虑防范的。

03

未来,哪些行业会受到这一变化的巨大影响?可能是“内卷重灾区”的家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

今年2月下旬,市场监管总局就召开了一场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共邀请了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它们分别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

基本上集中在光伏新能源、电商平台、汽车这几个行业。光伏行业最为典型。据国际能源署(IEA)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板所有关键生产链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了80%。截至2025年1月,界面新闻统计了30家光伏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20家公司预计去年亏损,占比接近七成。这些公司预计亏损的上限总和超过600亿。

类似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加班文化”由此盛行。

像这样的庞然大物,怎么可能不被别人盯上?未来,这些行业都很难通过“加班文化”来扩大产能、恶性竞争了。

04

2019年,程序员群体在GitHub上发起抗议,曝光阿里、字节、华为、拼多多等大厂长期推行的“996”工作制。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加班文化”首次被公开质疑,996从“奋斗精神”变成“过劳剥削”的代名词。

2021年,某大厂22岁员工深夜加班后猝死,引发公众关注。几个月后,最高法和人社部联合公告,正式裁定“996”工作制违反《劳动法》,企业强制加班需承担法律责任。

如今,在社会舆论下和政府监管部门持续关注的压力下,“反内卷”已经成为时代共识。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当全球化开始退潮,世界贸易的竞争规则在重构,超时劳动不再是“人口红利”,而变成了“合规累赘”,说明旧模式已经走到头了。

我们经济增长的底层逻辑,也到了必须转变的历史性时刻。

本文系作者 智谷趋势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5:55

中国首次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

05:33

三亚再回应“游客骑摩托艇出海遇暴雨”:摩托艇俱乐部未配备足额向导人员,已停业整改

05:30

两高司法解释明确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入罪标准

05:20

社保基金最新重仓股曝光,持仓银行业市值超2300亿元

04:10

5名中国公民在美国交通事故中遇难

04:09

珠海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03:55

融创中国清盘聆讯延至8月25日,清盘呈请要求遭到部分债权人反对

03:52

耐克等76家鞋企致信白宫求豁免关税

03:50

国铁集团: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3天同比增幅超10%

03:35

香港金管局入市,发言人:股票相关投资及区内货币兑美元升值支持港汇

03:21

兰州中心气象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02:55

5月2日澳门出入境旅客逾83万人次,创单日历史新高

02:40

云南省政协原党组成员、秘书长车志敏接受审查调查

02:37

美国今年以来麻疹感染病例超900例

02:21

长三角铁路今日预计发送390万人次,昨日发送旅客量同比增长10.5%

02:18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00万人次

02:08

多国零售商停止向美国发货

02:07

苏州买房补贴新政:5月1日-6月30日买新建商品住房,可享受购房合同金额的0.5%的补贴

01:53

优步同Momenta达成协议,明年年初在欧洲部署机器人出租车

01:22

三亚回应“游客骑摩托艇出海遇暴雨”:未失联,已引导申请先行赔付

64
3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