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现场直击:小米缺席,海外厂商按兵不动,AI家电值得买吗?

钛度号
AI家电的风口来了。

文 | 太平洋科技

你能想象吗,扫地机器人、冰箱、空调,甚至电视、集成灶也能用AI大模型?

过去两年,生成式AI席卷各行各业。终于,这股风也刮到了家电行业,把AI大模型搬进各种各样的家电里,成了最近一年国内家电行业的主旋律。

2024年3月,海信发布“星海”大模型;9月,老板电器发布烹饪大模型“食神”;12月,TCL发布面向电视产品的“伏羲”AI大模型;到了今年初,美的、海尔等一大批家电厂商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

家电行业的AI风潮如此兴盛,以至于今年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的主题都变成了“AI科技、AI生活”——两个“AI”显示出家电行业的巨变正在发生。

3月20日,2025年AWE在上海开幕,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展,PConline在AWE现场看到无数搭载了AI大模型的家电新品。

但与此同时,PConline也看到了狂热的另一面:许多参展的消费者满头问号——“扫地机器人用DeepSeek的意义在哪?”“能让冰箱、空调更制冷吗?”“能让电视画面变得更好看吗?”

行业的热情,碰上消费者的冷眼静观,AI究竟能给家电行业带来什么改变?PConline实探AWE,从行业和消费者的双重视角,试图解答AI究竟是行业自嗨,还是真实用?

家电+AI,到底能做什么?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泛AI家电其实已经发展多年,此前比较典型的如智能电视采用的AI画质增强、AI补帧,扫地机器人采用的AI视觉识别等,其主要依赖的是相关芯片,提供单一的AI功能。

而如今行业所说的AI家电,和AI手机、AI PC类似,更多指加入了生成式AI(例如DeepSeek这类AI大模型)的家电产品。

事实上,提到AI+硬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AI手机或AI PC。毕竟,作为最普遍的智能终端,手机、电脑与AI的结合显得顺其自然,无论是娱乐化的图片、视频生成,还是侧重办公的文本生成,都天然符合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场景。但家电很显然不属于AI硬件的“直系亲属”。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家电不需要AI。

以一个现实场景为例,许多人做完饭,总会剩下一些食材,扔掉吧舍不得,但是剩下的分量又不多,不知道还能怎么处理。这个时候,老板电器“食神”烹饪大模型就可以为用户提出创意想法,比如将两种不同菜系结合,生成全新的菜谱。

老板电器工作人员对PConline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食神AI大模型还能够根据用户的口味偏好、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菜谱。例如,对于喜欢川菜的用户,食神可以推荐一系列经典的川菜菜肴,如麻婆豆腐、回锅肉等,为用户节省了去其他平台查找教程的时间。

此外,AI的加入也能挖掘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以观影场景为例,如今人们对“电子榨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随着观影量的增加,用户越来越难找到符合自己观影偏好的视频。这个时候,只需问一下电视上的AI大模型,例如,当用户说“推荐几部和《沉默的真相》风格类似的电视剧”,海信电视搭载的星海大模型便能为用户推荐大量符合观影习惯的电影,省去在手机等其他平台上的查找时间。

另一方面,智能电视上的AI也越来越像智能手机。海信工作人员对PConline表示,星海大模型支持识屏功能,当用户连接电视玩游戏卡关时,可以直接呼出AI识屏,并且能一步到位,推荐通关视频教程,并自动小窗播放。同样大大省去了用户查找教程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PConline发现,海信甚至还为搭载星海大模型的新款智能电视采用了全新的遥控器——在开机键下方,做了独立的“AI识图”按键。独立按键意味着厂商对该功能的高度重视,例如在iPhone 16系列上,苹果就为其配备了独立的拍摄按钮,重点体现该机的影像拍摄能力。

而在健康安全方面,AI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以AI冰箱为例,不少人或许都有过类似经历:食物放冰箱后一直忘了吃,结果直到发霉/发烂才发现,但此时可能已经滋生了许多细菌。而AI的加入则可能通过AI视觉每天监控食物变化,并不定期提醒用户,最终防止食物在冰箱内变质。

除了上述“添头”型AI,也有实用型AI,例如AWE期间,追觅发布了全球首创的仿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让机器人行业常用的具身智能大模型走入家电市场。

当然,也有些AI家电多少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卡萨帝工作人员对PConline表示,旗下新款智能热水器搭载了DeepSeek,可以实现人机对话,例如询问热水器今天的天气,以及和热水器聊天等等。

总的来说,AI家电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AWE上的AI家电既有相当实用的功能,也有看上去实用性存疑的噱头,但整体而言它们都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

国泰君安发布的AI家电研究报告就认为,在AI赋能下,家电会思考、会决策、会执行,不需要人参与到程序的设定中来。家电成为“管家”,逐步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跃升。

简单来说,AI大模型的加入,家电具备了“看得见”的能力,能自动识别环境和物体、理解用户意图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从被动的“执行工具” 到主动感知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智能管家”的转变。

家电厂商需要AI,用户呢?

在产品之外,家电厂商之所以热衷于AI更重要的一点是,AI的加入,让传统家电厂商看到了把“灵魂”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能。

过去几年,小米和华为系智能家居都被认为在智能化方面领先传统家电厂商,但如今,他们在AI家电领域(特指生成式AI)都尚未有明显涉足。

背后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小米、华为过去的优势。此前,智能家居大多需要和智能手机绑定,用手机控制智能家居。也是因此,家电厂商如果要做到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往往需要从系统底层接入米家(小米生态)、鸿蒙智家(华为生态)、HomeKit(苹果生态)等,相当于割让一部分“灵魂”给手机厂商,换取智能化。

但如今,随着AI的加入,传统家电厂商无须经过手机生态,便能从源头提升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摆脱受制于人的风险。正如上述AI功能,往往都不需要从底层兼容手机生态,只需下载家电厂商自己的App,便能正常使用。

事实上,家电厂商并非唯一,类似的市场逻辑也发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今年春节过后,大批车企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和家电厂商如出一辙。

但如果是这样,问题又回到了起点——用户究竟有多需要AI?

根据央视财经《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2024年消费者选购家电时,“节能环保”(51%)、“服务”(44.48%)、“质量”(38.96%)位列需求前三,而“智能化”(22.78%)只排在第四位。

PConline随机访问了多位AWE观众,不少人都表示,AI家电得看具体场景和需求,就目前来说大部分人都持有犹豫态度,但同时看好未来发展。

杨先生对PConline表示,“比如老板电器那个能联动炒菜的 AI 系统,如果真能让我下班回家 ‘一键搞定’ 三菜一汤,不用纠结做什么、怎么控制火候,那对我这种厨房小白确实有吸引力。”

但也有人对AI家电的实用性表达了不满,一位受访者对PConline表示,“比如拍食材生成菜谱,试过朋友家的某品牌,识别葱和蒜都出错,最后还是自己查菜谱。这种‘伪智能’反而添麻烦。”

此外,AI的加入也让家电产品获取了更多用户信息,有用户非常担心数据安全问题,“让我能自主选择哪些数据可以被收集,或者提供离线模式避免联网风险就好了”。

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AI家电的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老板电器工作人员对PConline表示,一台搭载了AI的烘烤一体机售价超过2万元,而不支持AI的另一款功能类似的产品价格便宜了近一半。

综合来看,就目前而言,AI最擅长的是解决一些细小的痛点和实用场景较小的痒点,AI家电还未诞生足够具有代表性、高频的真实需求。大部分用户选购家电时依然相当理性,优先考虑的仍然是空调制冷/热效率如何?省不省电?电视画质好不好?至于是用嘴还是用遥控器控制家电,往往并没有太高的优先级,尤其是在其并不友好的价格面前。

换句话说, 如果AI家电能早日摆脱“尝鲜玩具”的印象,用更多技术突破解决实用性、隐私和成本等问题,未来完全有机会成为市场主流。

小米缺席AWE,海外厂商还未加入战局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不仅没有在这一轮AI家电中发出较大声量,甚至还连续多年缺席AWE。但江湖虽然没有小米,却处处流传着它的身影。

根据小米财报,2024年小米IoT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41亿元,同比大增30%。其中,智能大家电表现尤为亮眼,年内小米电视出货量超700万台,空调产品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长超5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270万台,同比增长超30%;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19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在多个家电品类上,小米均已进入行业前五,并且其增速不仅高于竞争对手,也远高于市场整体增速。

此外,小米汽车的供不应求,也让小米“人、车、家”生态初步成形,“家”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其核心就是由小米家电构成。因此,对其他传统家电厂商而言,小米虽然在AI家电领域动作不多,但其潜在的市场冲击,将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搅局者。

除了小米,国内家电行业的另一大参与者是海外品牌。不过,PConline发现,AWE上的海外厂商虽然也在宣传中打出“AI家电”的名号,但其主要AI功能都是前文提到的硬件级AI,例如LG洗衣机利用传感器实现AI洗衣、AI烘干,索尼电视的AI画质增强等,不需要网络的离线AI。海外厂商对生成式AI的尝试,还未真正落地。

但无论是按兵不动小米,还是后知后觉的海外厂商,都不可能忽视AI的价值。据艾瑞咨询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增至9523亿元,AI技术应用于2022年至2025年整体渗透率突破50%。

AI家电的前景无疑十分广阔,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AI家电将进入自主行动时代,具备全局性统筹与操作能力,能与家庭环境和用户深度互动,抑或是能自动化取放物品,自主决策。届时,AI家电或许能成为一台真正的“家庭机器人”。

本文系作者 太平洋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1:15

2024年中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同比增7.39%

01:11

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01:09

山西省政府与宁德时代举行工作会谈并签约

01:09

中国房地产报:从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时机并不成熟

01:08

经济日报:人工智能开启太空经济新格局

01:03

贝莱德CEO芬克:未来90日将面临波动,资金开始由美转欧

01:01

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00:55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和特朗普正在准备电话会谈

00:53

下周A股解禁超300亿元,3只股票流通盘将翻倍

2025-05-17 14:23

上海启动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25-05-17 13:23

日本考虑在与美关税谈判中为特斯拉充电站提供补贴

2025-05-17 13:15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率团访问尼泊尔并出席“珠穆朗玛对话”

2025-05-17 12:57

广州房贷利率今起上调10BP,多家银行已执行

2025-05-17 12:42

5月17日新闻联播速览20条

2025-05-17 12:40

小米卢伟冰:采用自研玄戒芯片的产品不止手机

2025-05-17 12:08

IDC预计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达393.9ZB

2025-05-17 11:57

潘展乐夺得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

2025-05-17 11:24

美关税政策加剧不确定性,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2025-05-17 11:16

日产汽车探讨关闭神奈川县的两家工厂

2025-05-17 11:04

歼-10CE首次实战大放异彩

16
1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