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富挥刀,砍向永辉超市

钛度号
从孤注一掷,到躬身入局。

文 | 智见 Time,作者 | 308 ,编辑 | 经纬

「永辉 2025 年就是两个字,减亏。」

如果上面这句话不是出自于叶国富之口——大概可能很难让人相信,这句关于一家 A 股上市公司永辉超市 2025 年经营目标的话语,居然出现在另外一家美股上市公司「名创优品」的 2024 年财报电话会议上。

但事实是,身为名创优品掌门人叶国富,确实是有资格为永辉超市 2025 年的命运定调。

原因是,在 2025 年 3 月 17 日的永辉超市临时股东大会上,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叶国富正式加入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担任非独立董事。

与此同时,叶国富获得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头衔: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这意味着,在叶国富带领名创优品斥资近 63 亿人民币收购了永辉超市 29.4% 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半年后,这位立志于拯救永辉超市的永辉超市老兵,终于大张旗鼓地开启了他的改革步伐。

只是,当大幕拉开,叶国富的这场改革故事,注定不会那么容易。

当一家 A 股上市公司,没有 CEO

3 月 20 日,来自上交所的一个监管动作,将永辉超市连日来的一系列的改革动态,放在了聚光灯下。

具体来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其向永辉超市(601933.SH)下发了一封关于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治理事项的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般股东,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那么,这封监管工作函意味着什么?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我们,监管工作函是由监管机构(通常是证监会或者交易所)向相关上市公司发送的一种书面通知,它主要是传达监管要求、指导意见或监管决定,提醒市场主体注意合规经营或者规范管理。

这位人士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已经违规,更多是作为一种提醒。

紧接着,在上交所发布监管工作函的次日,也就是 2025 年 3 月 21 日,永辉超市立刻发布公告称,鉴于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未聘任公司 CEO,为保障公司规范运作、保障公司日常经营事项顺利开展,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 CEO 职责。

这份公告还强调,公司将尽快完成 CEO 的选聘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家 A 股上市公司,永辉超市为什么没有聘任 CEO?

答案很简单:永辉超市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之中——而这场改革的发起人,正是担任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叶国富。

值得一提的是,永辉超市原来的 CEO 李松峰已经出局。

事实上,在上文中提到的永辉超市临时股东大会上,永辉超市进行了第六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参选的六名人员中,除了张轩松、张轩宁两兄弟和三位来自于名创优品的人员(叶国富、张靖京和王永平)之外,还有自 2021 年开始担任永辉超市董事兼 CEO 的李松峰。

然而,最终的选举结果是,作为创始人的张氏兄弟和名创优品三人当选第六届董事会成员,李松峰未能当选——而永辉超市并没有任命一位新的 CEO。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公司成立改革领导小组一事,张轩宁表示反对,他表示,当前高级管理议案中,并未涉及到 CEO 安排,这令人深感忧虑。

张轩宁还表示,在担任董事和 CEO 期间,李松峰展现出很好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学习胖东来模式,推动公司进行组织重塑,搭载了制造型供应链等……基于这些成绩,张轩宁对于李松峰的成绩表示了很大的肯定。

他还明确表示,公司已经走出转型期,看问题做决策要谨慎——言语之中,表达了对于当前永辉超市推动改革的反对。

当然,尽管存在这样的反对因素,但是永辉超市关于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已经获得通过,并且改革领导小组已经获得永辉超市的授权,代行 CEO 的的职责——同时,叶国富本人以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主导这场变革。

可以说,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叶国富本人已经成为永辉超市新一轮变革真正意义上的掌舵者,他虽无 CEO 之名,却是在行 CEO 之实。

为了盈利,要关闭数百家永辉门店

对于叶国富来说,永辉超市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减亏。

确实,就永辉超市的经营状况而言,尽管它的营收体量庞大,并且远远超过名创优品,但其最大的困境,就是亏损。

事实上,从 2021 年到 2023 年,永辉超市的营收逐年下降——这三年时间里,永辉超市的总亏损加起来接近 90 亿元。而根据永辉超市今年 1 月发布的公告,预计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14 亿元,上年同期为 -13.3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5%。

基于这种状况,叶国富的态度很明确:2025 年永辉超市的关键词就是减亏。

那么,怎么减?

一方面,提升效率,简单来说,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另一方面,降成本、降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门店措施方面,叶国富明确强调,永辉超市 2025 年调改门店达 200 家左右,并关店 250-350 家,计划至 2026 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从门店调改的角度来看,永辉超市的动作早已经开始,并且已经取得成效。

实际上,自 2024 年开始,永辉超市就已经在胖东来的帮扶之下进行调改,其调改方向也主要是学习胖东来模式,从商品结构、价格、卖场环境、员工待遇等多个维度进行。

截至 2024 年底,永辉超市旗下 31 家的门店已经完成额调改——而在 205 年 3 月 12 日,永辉发布了新一批 24 家调改门店名单,一共涉及 19 个城市。

而如果从关店的角度的来看,叶国富口中要「关店 250-350 家」的计划,可以说是大动干戈;甚至从普通员工的角度上来看,是要拿走不少员工的饭碗。

实际上,就在 3 月 18 日,永辉超市针对东北市场的挥刀动作就已经开始。

当日,永辉超市发布《关于黑龙江、吉林地区门店闭店的说明与致歉》,其中提到,基于基于资源整合和能力聚焦的考量,经综合评估,永辉超市计划关闭其东北大区黑龙江、吉林的 12 家门店。

智见 Time 注意到,截至 3 月 24 日,永辉超市在中国 29 个省份的 427 个城市拥有 748 家门店——如果按照这个数字粗略计算,那么在叶国富的改革计划中,永辉超市将砍掉 33.42% 到 46.79% 的门店数量。

这样的调整幅度,已经完全超越了「断臂求生」的范畴,完全可以说是「破釜沉舟」了。

在大刀阔斧的门店调改政策之外,叶国富还打算通过供应链调整和自有品牌建设来推动减亏。

据叶国富表示,永辉超市的供应链大会即将召开,其目的引入更加优质的头部供应商。而在自有品牌方面,永辉超市计划在 2025 年下降 60 个新品,孵化出至少 10 支超过 1 亿元的超级战略大单品。

他还强调,预计通过 3~5 年的供应链生态建设,推动自有品牌达到永辉整体销售额的 40%——其本质,当然也是为了降本增效。

另外,关于永辉超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叶国富也提出了国际化、现代化、职业化、专业化等四个方向,强调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等;在变革方面,则强调组织变革、运营变革、供应链变革的重要性。

当然,叶国富对于永辉超市的变革,也得到了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的支持。

张轩松表示,叶国富对永辉的投资是战略投资,他计划全方位加入到永辉超市的改革中,在各个方面推动永辉超市的发展,并在业务层面花更多时间参与永辉超市的管理。

他还强调专门:「名创优品与永辉在运营方向上达成共识,以走胖东来模式调改的方针为第一前提」。

叶国富的零售底层逻辑:产品为王

叶国富之所以有信心去推动永辉超市的变革,一个重要的底气是:名创优品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并且一直在验证叶国富对于零售和商业的理解。

事实上,就在永辉超市临时股东大会后不久的 2025 年 3 月 21 日,名创优品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4 年名创优品集团总营收 170 亿元,同比增长 22.8%,海外营收同比增长 42% 达 66.8 亿元;更亮眼的是,其毛利率高达 44.9%,甚至比较去年同期上升了 3.7 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2024 年第四季度,名创优品的毛利率为 47%,已经实现了毛利率连续八个季度的持续攀升。

可以看到,名创优品在业绩增长和利润率方面的表现,都是非常出色;不仅如此,在国际化方面,名创优品也在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叶国富对于名创优品的定位,是要成为世界第一的 IP 设计零售集团。

这样的财务表现和业务态势,确实与永辉超市不断亏损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意思的是,就在 3 月 21 日下午的名创优品财报电话会议上,叶国富也专门提到了他对于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这两家公司关联性的理解,他的原话是:

未来零售行业就是两大趋势,品质零售和兴趣消费。名创优品代表兴趣消费,而我们希望通过永辉把握住品质零售的机会。品质零售最核心的就是产品。只有好产品才有好品牌,只有好产品才有好渠道,只有好产品才有好业绩。

所以,很明显,从商业的逻辑来看,永辉超市和名创优品虽然是不同的零售场景,但是在叶国富看来,二者之间的核心关联点就是两个字:产品。

毕竟,无论是名创优品,还是永辉超市,其对于消费者的核心价值,就是产品供给。

实际上,在名创优品的发展过程中,叶国富一直在强调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并且在产品开发层面,名创优品已经形成了一个成体系的「711 战略」,也就是 7 天上 100 款新品,而这 100 款新品则是从 1 万个设计方案里面选出来。

正是这样的产品供给能力,才能够让名创优品持续保持商业的竞争力。

而这样的产品供给能力和竞争力,实际上也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永辉超市进行复制的。因为,这两家本质上都是零售企业——实际上,在叶国富的零售商业哲学中,已经明确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那就是:

未来零售要做好,最好的零售商是制造开发型零售,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除了对产品的重视之外,叶国富还强调,未来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将在打造自有品牌、供应链升级、产品力提升方面进一步深度协同。

当然,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产品开发。

在智见 Time 看来,名创优品对于永辉超市的赋能,完全可以体现在产品开发能力的协同上。比如说,把名创优品现在的自有产品开发(包括产品洞察、包装、供应链协同)能力,以及背后的理念和功底,复用到永辉超市未来的产品开发过程中。

一旦这件事情能够有效落地,那么叶国富对于永辉超市的改革,有很大的概率取得成功。

写在最后

对于叶国富来说,永辉超市的改革,是他个人商业生涯中的一场关键赌局。

原因很简单,叶国富已经凭借名创优品一路走来的历程,初步证明自己在实体零售领域的商业洞见力和操盘能力。时至今日,名创优品依旧在一路向上,并且在国际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这也给叶国富带来了不少光环。

但是,叶国富不满足于此。

面对永辉超市这家中国最大的本土连锁超市的困境,同时考虑到胖东来模式给中国超市行业带来的示范效应,叶国富毅然决定进军并不被外界看好的超市赛道,带领名创优品,斥资近 63 亿元的真金白银,拿下永辉超市单一最大股东的身份。

当然,在真金白银之外,他还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也需要躬身入局的魄力。

所以我们看到,叶国富以名创优品 CEO 的身份,同时担任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这意味着,48 岁的叶国富,将同时在两家上市公司扮演重要角色。而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这两家公司的命运,也因为叶国富而深深地勾连在一起。

当然,以担任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为起点,叶国富在中国实体零售行业的新一轮征程,才刚刚开始——对于叶国富来说,这条路注定会有众多坎坷和挑战,要想在真正意义上证明自己,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本文系作者 智见Time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