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等待转机

钛度号
仍在亏损,但已同比大幅收窄

文 | 光子星球

北京时间3月26日,商汤科技发布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商汤科技全年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10.8%,净亏损43.07亿元。

尽管依旧处于亏损,但至少,连续滑坡的营收曲线终于出现了一丝拐点——交出了其上市以来,首次营收恢复增长的年度成绩单。

比起这场账面上的输赢,更值得深究的是商汤科技押注生成式AI的豪赌——曾经扛起商汤估值的传统视觉AI板块开始出现增速疲态,大模型业务则以超六成的营收占比异军突起,使其营收结构亦发生了剧烈变化。

显然,2024年,对商汤科技来说是充满转折意义的一年。从依赖To G业务的服务商,到大模型与AI算力玩家,再到深入汽车等垂直领域,商汤正试图走出了一条商业化突围之路。

只是,这条路上光辉与泥泞并存,追逐技术风口固然热闹,盈利前景却依旧模糊未定——故事很美好,结局还未写好。

从项目导向,到产品导向

翻开商汤2024年的财报,其生成式AI业务表现可谓相当亮眼。

财报显示,2024年,商汤科技生成式AI相关业务营收达到24亿元,同比暴增103%,占总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34.8%,上升至63.7%。

也就是说,短短两年时间,大模型业务已经从边缘尝试,迅速跃升为商汤当之无愧的主业。只是,这个惊人转变,更像是传统AI业务收缩之下的不得不为。

以曾经风光无限的视觉AI业务为例,2024年其营收为11.12亿元,同比下跌39.5%——智慧城市的风口已过,安防监控市场趋于饱和,过去支撑商汤估值的传统视觉AI所扮演的角色正在被弱化,而AI 2.0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生成式AI,自然成为了出口所在。从“日日新”系列大模型,到自建的临港智算中心等“AI大装置”,商汤的转舵之路正徐徐铺开。

商汤宣称,其日日新模型在部分指标已超越GPT-4 Turbo;自身甚至在IDC报告中,以13.8%的市场占有率紧随百度、阿里云之后,跻身前三——尽管大模型行业里,只要定语足够精准,谁都能宣布自家模型比肩甚至超越头部玩家,但至少,商汤与巨头之间的差距,尚未拉开到无法跨越的地步。

另一方面,对商汤而言,转型生成式AI不仅是业务上的突围,更意味着收入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过去的商汤更像是一个项目型公司,依赖G端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营收规模虽扩张迅速,但收入质量并不健康:一次性项目多、定制化程度高、人力投入巨大,现金流周期长且不稳定,盈利能力欠缺。

因此,2018-2021年,商汤营收虽快速攀升,但盈利持续为负,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项目型业务扩张需要不断投入人力交付和定制开发,规模效应不明显。

但生成式AI时代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企业通过标准化产品、大模型平台、云端API等通用化方式向市场提供服务,从卖人力变成卖订阅和卖服务。

在此背景下,AI玩家们可以服务海量中小客户而不需要一一定制,不像项目制收入那样一次性吃完,规模化复制成为可能,边际成本大幅降低,收入可持续性和可预测性随之提升。

商汤日日新,正是在这一趋势中寻找自身的重塑机会——从项目导向,转向产品导向,从过去依靠人海战术的“工程公司”,向更加稳定、规模化的产品型、平台型公司转型。

但这条路并不容易,毕竟只有产品功能足够强大、易用,客户才会买单。而现阶段,生成式AI赛道竞争异常惨烈——前有腾讯、阿里等将大模型嵌入自身生态并形成闭环优势的巨头,后又科大讯飞、华为等各具长板的玩家,更有开源大模型生态快速崛起,商汤的行业生态位难免被挤压。

同巨头相比,发家于计算机视觉的商汤,虽在多模态大模型上具备先发优势,但规模、生态布局上的短板依旧明显。而大模型领域的技术迭代极快,持续的大规模研发投入是一场长期消耗战。

因此,尽管转舵收获了不错的成果,但对仍然陷于亏损漩涡中的商汤而言,远未到松口气的时候。

烧钱换成长,何时见曙光?

商汤的亏损之路,仍未走到尽头。不过,2024年商汤科技的净亏损已同比大幅收窄33.7%,亏损额为43.07亿元。

从财报结构看,商汤成本的最大包袱依旧来自于研发支出。2024年,其研发费用达到41.32亿元,费用率超过100%。

对朝着生成式AI高歌猛进的商汤而言,这更多属于战略性选择——砍掉研发投入以求短期盈利,固然能改善账面,但会极大地牺牲公司长远竞争力。因而,只能用亏损来为技术进步买单,从而换取未来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

但这也意味着,从财务角度看,商汤在短期之内,依然难以实现盈利。

商汤盈亏平衡的关键杠杆在于两点。首先,其毛利规模要上来,也就是高毛利收入的快速增长超过成本增长。

财报显示,2024年,商汤毛利率为42.9%,较2023年的44.1%略有下降。好在,其2024年的趋势是好的——营收10.8%,亏损收窄33.7%,意味着收入的增量已逐渐开始摊薄固定成本。随着大模型服务的用户规模扩大,每增加一份收入,研发及算力成本都被更有效地摊销,边际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其次,则是研发投入与资本支出增速需适当放缓。过去数年间,商汤在智算中心、大模型技术上的布局属于超前投资,导致费用居高不下。

而当“基础”打好后,下一阶段势必要从“遍地开花”转向“精准投入”。毕竟,再强大的通用AI,也需要通过特定场景创造价值并变现。例如,计算机视觉当年找到了安防监控这一高需求场景,从而得以大规模部署;大语言模型现在则在客服、内容创作等领域率先落地。

这意味着,向产品、平台转型的商汤,一方面仍需加强“通用引擎”,另一方面则要寻“最佳赛道”——既有横向的平台,又有纵向的场景,才能确保技术不悬空。

不过,AI行业瞬息万变,新的技术浪潮可能迫使玩家们延续高投入轨道。而尽管现阶段,手握127.5亿元账上现金及等价物的商汤,尚能为持续高投入补足弹药,但至少从财报传递的信息看,商汤管理层显然意识到不能一味烧钱,并逐渐把盈利作为战略考量的一部分。

面对“烧钱”与“赚钱”的平衡,商汤唯有迎难而上。

2024年,商汤完成“1+X”组织架构重组,将非核心业务或难盈利业务孵化为生态公司,对外独立融资,并与主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自身则进一步聚焦生成式AI与传统AI核心赛道——主动瘦身,或多或少带着自救的意味。

而商汤亦在2024年财报中披露,截至2025年初,已有5家生态公司成功完成独立融资。

此番打法,一定程度上帮助商汤“减负”,叠加主营业务营收逐步回升,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其亏损曲线或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收敛。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商汤有望在未来2-3年内实现亏损的大幅缩窄,甚至达到季度性的盈亏平衡。

在商汤拆分出的众多“X业务”中,智能汽车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商汤旗下智能汽车业务品牌名为“绝影”,其产品线覆盖驾驶、座舱、云端三大模块,形成了“驾-舱-云”一体的完整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绝影产品体系广度尚可,但硬件能力相对薄弱,尤其在核心的车规芯片和激光雷达方面布局不足,目前更多是软件、算法层面的提供商。而这,使其更适合那些拥有一定集成能力,且又需要AI外脑的车企——对于更倾向整车整体解决方案的车企来说,绝影的竞争力有待提升。

在激烈的智能汽车市场上,绝影面临百度、华为、小马智行等科技玩家的强力竞争,以及新势力车企们自研智驾所带来的冲击。反映在财报上——2024年,绝影业务营收为2.56亿元,同比下降33.2%。

以车企这一客户面而言,现阶段,新势力车企正刮起自研智驾浪潮——小鹏、蔚来等普遍选择更进一步下场,以塑造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依靠车企整包方案订单的难度增加。

类似小鹏与大众的跨界技术合作,意味着车企间正从单纯的客户转向供应商的角色——未来商汤不仅要争夺车企的订单,还可能面临车企技术输出所带来的新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绝影推出了名为“A New Member For U”(你的家庭成员)的车载大模型,主打情感互动和主动关怀,开始押注新赛道,寄希望于此举能够改变局面。

因此,“1+X”架构从某种意义上使商汤聚焦主业,并为潜力业务解绑,但挑战依然存在——大模型领域看起来充满想象,但也一样面临竞争,这位AI时代“看门人”如何在商业化大道上行稳致远,目前还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本文系作者 光子星球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7:57

海正生材:已回购113.65万股,使用资金总额1099.93万元

07:54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蚂蚁集团投资宇树科技为不实消息

07:51

法国3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8.5,预期48.9,前值48.9

07:51

三部门: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推动保险机构投资资产支持计划等证券化产品

07:50

三部门: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07:50

三部门: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

07:50

三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07:50

三部门:适当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

07:49

三部门: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07:42

毕得医药:已回购65.33万股,使用资金总额3278.19万元

07:41

常熟汽饰:已回购10,312,153股,使用资金总额14,997.0565万元

07:39

腾景科技:258.7万股股份转让价格为34.66元/股

07:35

西南证券:维持中国中车“买入”评级,目标价8.46元

07:31

315曝光的人人信经营异常

07:28

北京今年已发行政府新增债券632.5亿元,发行进度87%

07:26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150亿港元

07:25

杭州8宗宅地近93亿成交,4宗溢价率均超50%

07:24

加税在即,韩国现代汽车集团考虑上调在美售价

07:16

西班牙3月制造业PMI为49.5,预期49.9,前值49.7

07:16

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