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美国影片数量”背后,或是全球电影市场的“百年变局”

钛度号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好莱坞电影是不分大洲、不分肤色席卷全球的文化输出代表,但近几年里,这种情况出现了明显松动。近年来好莱坞电影的衰退是全球性的,在中国之外的国际市场里,也正在败给各地的本土文化影片。

文|读娱,作者 | 零壹

2025年4月10日,美国关税争端的硝烟蔓延至文化领域。国家电影局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我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我们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满足市场需求。”

 

而中国电影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伴随着好莱坞电影的衰退和各国本土电影的崛起,一定会给到这些优秀的国际影片更多机会。

目前来看,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的上升势头最猛。2024年,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有8部破亿,16影片达到一千万以上,已经成为美国电影之外表现最好的进口片。

此外,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也在2024年取得了破亿成果,考虑到2017年《天才枪手》在国内2.7亿的惊人表现,泰国电影与中国文化的适配性也是很有潜力的。

印度电影此前在中国市场有过一段黄金时期,《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分别取得12.99亿、7.47亿的可观票房收入,但近几年印度电影表现则乏善可陈,内容供给质量有所下滑。

欧洲国家里,法国电影此前在内地市场的表现约等于吕克·贝松影片的表现;意大利电影以经典重映居多,今年上映的女性电影《还有明天》票房突破4400万;西班牙电影有《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在国内票房破亿。

在读娱看来,结论或许是:日本电影很可能继续保持份额的稳定但大幅增长很难,因为其产地影片多是动漫IP,具备稳定的受众基础和号召力,但除了宫崎骏、新海诚两个大导IP和少数动漫IP外,其余影片的受众较为有限,难以破圈;

有希望继续在中国电影市场开拓份额的,主要可以期待下泰国电影和法、意、西等欧洲电影的表现,因为进口片拓宽份额还是要有优质的电影内容和足够产量作为基础。

而泰国电影有着比东南亚其他国家都强的电影文化底蕴,且过去在恐怖片、功夫片两个商业类型中积累颇深,近年来又凭借《姥姥的外孙》《天才枪手》在现实题材中与中国观众实现同频,自身电影产业的积累和东亚文化优势都比较明显。

法意西作为欧洲电影中的大国,同样有着较为深厚的本国电影文化和产业积累,没有在过去几十年里完全败倒在好莱坞文化的侵袭之中,像法国去年票房冠亚军都是本土电影,但《多了一点什么》和《基督山伯爵》都未引进中国市场,其实这两部影片不乏一定的票房想象力和国内受众,只是此前没有形成足够砝码吸引国内的进口片商罢了。

可见,其他国家优秀电影与中国市场之间的距离,更多还是在于路径的缺失,具体对接上在采买、宣发等环节没有和国产电影、好莱坞电影那样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模式。路还很长,但在好莱坞衰退的大背景下,各国电影与中国市场会慢慢互为刚需的。

 

本文系作者 读娱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7
8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