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稳股市稳楼市”,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万亿,同比增4.2%!丨大事件必读

(1)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2)财政发力提速,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5亿元,同比增长4.2%,较1-2月增速增长0.8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1.1%,显示财政支出力度加强,扩内需加力。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稳就业稳外贸,着力促消费扩内需,着力优结构提质量,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要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 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 要促进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 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此次政策强调持续稳定、长效治理。将 “持续稳定股市” 和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放在一起,或在强调政策组合拳起到的合力作用。

一方面,稳市机制持续推进,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稳定可有效引导预期、提振信心,进而配合并放大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宏观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国常会再次强调稳地产,释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在当前中美关税摩擦带来的稳住内需的大前提下,稳地产的重要程度显著提升。

同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财政支出力度加强,扩内需加力。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5亿元,同比增长4.2%,较1-2月增速增长0.8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1.1%。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8717亿元,同比增长8.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098亿元,同比增长3.6%。

往后看,关税政策冲击、城投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国盛证券预计,后续财政还将进一步发力。

一方面,加快预算内的政府债发行。年初以来,国债和化债专项债发行节奏较快,新增专项债发行相对缓慢。关税冲击下,预计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将逐步加速。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或进一步加码,4月7日,人民日报发文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后续政治局会议是重要观察窗口期。

4月底将召开经济工作相关的政治局会议。华创证券认为,会议或以存量政策组合积极推进为主,可关注会议对“扩内需”举措的部署,尤其是提振消费、权益与房地产市场等方向。增量财政工具的推出时机,或需观察二季度政策效果验证以及贸易摩擦的演绎,等待7月政治局会议的进一步指向。

“扩内需”定调或依然突出,短期抓手或以服务消费、稳定权益与房地产市场为主。其中,消费方面重点关注服务消费、生育补贴等总量层面相关举措部署。房地产方面,加大城中村改造、收储落地进度或是主要方向。

基于一季度经济表现、对等关税进展,以及近期总理座谈会、国常会、国新办发布会等系列会议,国盛证券对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点前瞻:

  • 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一季度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也会着重强调“今年的形势比较特殊”,包括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等。
  • 政策基调上,预计将更加积极、更加扩张,应会有“真金白银”,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全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外贸、稳就业、稳股市、稳楼市等各种“稳”。
  • 政策节奏上,一方面应会加力推动既定的存量政策落地,并可能调整资金用途,另一方面应会推出一批增量政策。
  • 重点工作上,特别关注“中央加杠杆、稳外贸、稳就业、扩内需、促消费、稳股市、稳楼市、扩开放、强产业、促改革”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比如:可能很快降准降息,财政刺激大概率加码、节奏“两步走”,如提高赤字、增发国债、专项债扩容等;扩大以旧换新规模,更注重服务消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生育补贴;房地产表述可能会更积极,包括核心城市再松限购限售、加大收储规模加码等。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财政收入不及预期;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科股宝VIP由钛媒体App与北京商报联合推出,相关数据及信息已获得北京商报授权。 风险提示:本产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事件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