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标题党,不过笔者还是坚定的认为,各种文字输入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
在PC时代,输入法是一切互联网行为的前提,搜索需要、登录客户端需要、发邮件需要,总之是各种需要。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虽然从五笔输入到智能输入也是很大的进步,但仍然跳脱不了输入这个环节,输入法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移动终端的特性,以及与人体器官的结合,对输入法的依赖也在下降。原因是很多地,简而言之一句话,输入法面临着被肢解的风险。
由被动输入到主动扫描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需要输入的场景已经被主动扫码所取代。原来,会通过输入法记录别人的姓名和手机号,而现在微信扫一扫即可;原来,购物会根据需求在在电商网站输入寻找,现在在地铁上扫描一号店的二维码即可;原来,你会去应用商店下APP,现在可能看到个二维码就扫描下载就好......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一个更显著的变化是这些场景都有一个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你在某个网页上看到一篇文章,会自觉地在文章结尾扫描二维码,你在分众楼宇广告上也有扫描各种应用的习惯。所以,扫一扫已成一种遏制不住的冲动,用户也不自觉的从被动输入向主动扫描转变,输入法在很多场景处于消失的状态了。
绑定或统一帐号带来的输入流程减少
移动终端已经变成个人信息的载体,包括个人身份、钱包、银行卡等。举个例子,相比较PC端的网络银行,移动支付将银行服务和互联网结合的更加紧密,比如微信支付,在操作流程的便捷性上已经远超原来的网银,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一次绑定后输入的流程大大减少,甚至可以完全省略掉这个环节。
器官解放导致手动输入频率下降
手机等移动终端越来越像人的一个电子器官,与人的交互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输入,近两年比较火热的语音输入就是一种,Siri、Google Now、科大讯飞等,但语音只是其中的一种交互形式罢了,指纹识别、眼球控制、体温感知等都是新的交互形式,新的交互形式带来的是信息输入形式的变化,不再单纯依靠文字,这样伴随着手的解放,输入法的作用会再打一个折扣,一个最简单不过的例子就是微信语音对短信的替代作用以及图片社交网络的火热,显然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和听声时代。
精准化的推送避免多次输入
不得不提到大数据了,虽然提到这三个字我就惶恐。原来,需要使用输入法不断输入达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而在当下,由于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互联网服务的推送更精准化,搜索引擎会根据你的浏览行为习惯及统一帐号收集的各类信息,猜测分析你想要的结果,这样结果就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更符合用户的预期。这其实降低了对输入法的依赖
结尾:所以,虽然目前还离不开文字输入法,但其作用降低却是大势所趋,新技术及新技术带来的行为习惯的改变会在多个维度瓦解文字输入法的继续存在。最后形而上一下,文字输入法使用的降低其实是伴随着手的解放的,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总会找到一种更简单友好的信息录入方式,来实现互联网赋予我们的便利,而这种简单友好正是对互联网精神的最大尊重。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被骂的好惨(流泪),不敢这么写了。以后标题不能哗众取宠,内容要有理有据,谨记
我在发短信、微信或者搜索东西时会用语音输入,但是在写东西的时候绝对不可能用语音,有时候一句话你可能会琢磨半天,删了改改了删,用语音输入效率反而更低不说,安静的环境被打乱,自己的思路也可能被打断了。所以在可预见的年景里,文字输入还不会死。
其实只是标题党罢了,作者既然已在开篇自我吐槽,就不要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对其吐槽了。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正文第一段里提到的“文字输入法的作用越来越小”,对这个主题,我觉得还是很正确的。
应该是被骂的好爽 继续写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