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易信们不妨借鉴一下Snapchat和Whatsapp

老话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况且Snapchat和Whatsapp是已经被市场证明了的成功产品,可以说是他山之玉,与其照着微信学微信,在同质化的死胡同里狂奔还不如“师夷长技以自强”。

最近有太多太多的文章在吐槽易信,特别是曝光丁磊内部邮件的这篇文章,当然也少不了来往,对于已经有了一个微信了, 还需要有第二个第三个微信吗?而易信和来往现状就是第二个和第三个的微信,虽然UI、交互、设计不一样,功能也有差异,但是换汤不换药,骨子里还是有着微信的影子。

如果在某类产品中,大多数人已经使用了其中某一种产品,那其他后来者再模仿进入是不可能对这款产品产生多大影响的。比如微信是先行者,易信和来往是后来者,用户就不可能用易信或者来往来取代微信,当然除非你在阿里巴巴,要不然你没有理由不用微信。

IM软件本质上是沟通,在进入科技化时代开始,人们的沟通方式就一直在变化着,从最初的电话、短信、Email、QQ,以及到了现在的微信,甚至还有Twitter(也就是微博)这类的社交网络。这些产品虽然功能上差别非常大,但是最核心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不过沟通的场景不一样罢了,沟通的目的也不一样罢了。

既然这些都不一样,自然人们对于每件产品的诉求就会不一样。对于沟通来讲,人与人是什么关系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没有必然关联的,区别在于沟通的介质到底是什么?比如Email,它沟通的介质是电子版的信件,比如电话,它沟通的介质就是人的语言,比如短信,它沟通的介质是文字版简化的语言,比如QQ,它沟通的介质变成了互联网上的文字语言,比如微信,它沟通的介质是语言+文字+实时状态,比如Twitter,它沟通的介质就是实时状态。

而理解了一款沟通类产品在沟通的介质到底什么之后并不能够使这款产品成功,因为你还需要思考沟通介质背后的逻辑对于人们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这背后的逻辑就包含着很多方面,比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的场景、沟通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等等,下面文章中会举一些例子说明沟通介质背后的逻辑对于一款产品来说到底是什么?这背后的逻辑抓准了才能使一款IM产品取得成功。

易信来往们是不是前路就一篇渺茫了,当然不是,有很多成功的IM来看,有一些IM的经验是值得易信和来往去借鉴的。

Snapchat

最近媒体传出来Snapchat拒绝了Facebook30亿美金的收购,又拒绝了Google40亿美金的收购。对于这款产品想必很多人必有耳闻,如果你尝试下载这款软件以及仔细思考一下背后的逻辑,你就会发现对于一款产品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少即使多到底意味着什么。

张小龙曾经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时讲过,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纯粹也能够成功,而对于Snapchat这款产品来说就是纯粹最好的证明,当然纯粹是做为产品经理的一种态度和对人性的一些思考,一款产品的纯粹性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根本起不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Snapchat的成功,不是做到了纯粹,而是抓住了用户最核心的需求。

从Snapchat这款产品的发展来看,用户使用这款产品来进行沟通的介质是图片,而沟通介质背后的逻辑是有隐私安全保护的图片,怎么来理解这个逻辑,我给好友发送的图片是定时销毁而且没有办法保存的,截屏也不可以,这就是所谓的阅后即焚功能,至于使用的场景则就根据用户需求和诉求的不同在不停的转换,这个核心的功能从一种兴趣变成了绝大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Snapchat为什么活跃度以及增长速度会这么高的原因,理解了这个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Snapchat要拒绝Facebook和Google的收购。因为Snapchat完全有机会做大,而且不害怕这些巨头的复制,因为已经有了一个Snapchat了,就不需要第二个,这也是Facebook开发出了Poke产品最终失败的原因。

而且现在的Snapchat只是一个有着非常简约功能的版本,而且还能够有这么多用户,而且活跃度非常高、用户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这对Snapchat以后的发展和想像空间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Whatsapp

这款产品是目前微信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目前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要高于微信。这款产品也在践行着乔布斯的纯粹理念,不做广告,就提供最简单的文字信息发送,而且语音消息还是今年8月份在增加的。

那这款产品沟通的介质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移动互联网上的文字语言,背后的逻辑呢?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免费和方便的短信。可能很多人会奇怪,易信和来往为什么就做不起来?那是因为易信和来往的时机踩得不对,Whatsapp早在微信米聊Kik还没有上线的时候就已经发布了,Whatsapp是最早的跨平台移动IM软件,所以本质上微信这类产品是没有机会做起来的,但是因为但是在中国市场Whatsapp还没有进入,所以给微信们很多机会,Line和Kik是同样的道理。而Whatsapp的主战场在美国和欧洲。

 

BBM

这是一款最早只在黑莓终端手机上才有的IM软件,10月24日iOS和android版本推出来了下载量超过了1000万,这些用户数量是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推广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来往和易信两个耳光,到现在估计iOS和android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快到3000万了。目前BBM月活跃用户数在8000万左右。

继续来分析一下这款产品沟通的介质是什么,其实也很简单,黑莓手机上的文字+语音,这背后的逻辑呢?很大程度上加上了黑莓两个字,因为很多BBM的用户是黑莓手机的用户,这是天然的用户,可能有的人会想,阿里巴巴可以把来往内置到阿里云手机上,的确是可行的,但是阿里云手机用户的忠诚度到底有多高,这个没法和黑莓手机来比较的,虽然黑莓公司一日不如一日,但是现在依然还有很多黑莓的忠实粉丝,而且数量还不少,也许你应该知道奥巴马用的就是黑莓手机。

黑莓手机主打的商务,而BBM除了商务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安全,保证你的数据安全,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众多的商务人群这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就暂且举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让易信和来往们做为参考,当然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不分析一下微信,我想说,分析了这么多,微信就留给你们来分析吧!

举了这么多的例子,倒不如来一些实在一点的,直接给易信和来往一些建议。我也觉得这个想法挺靠谱,就是不知道这些建议人家用不用,或者说觉不觉得我讲的有道理。

 

先来谈谈易信吧!

之前确实有文章分析说现在网易和电信合作是最大的障碍,因为一个是互联网企业,一个是央企,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合作推出易信这款产品。而这几天曝光出来的内部邮件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丁磊甚至说第一次有了给别人打工的感觉。

也有人评论说易信这款产品电信是控股的,网易根本就说不上话,所以导致现在易信的前路是一篇惨叫声接连着在叫。

其实缺少一个对人与人沟通有深刻认识的产品经理和产品负责人才是易信最大的硬伤,易信不可能奢求一位像张小龙这样的产品负责人和微信团队这样的产品经理团队,因为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与其找这样的产品负责人不如找准自己产品的方向,而不是一味走模仿路线,活着一味想着如何超越和取代微信。

网易最成功的产品数邮箱了,游戏算不上,因为从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数量来看,网易邮箱绝对是网易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产品。既然网易有邮箱产品非常丰富的开放经验,又为何不能从邮箱做为一个切入点来进行易信产品的思考。网易邮箱的背后使用的场景还是商务和工作上占大多数,易信可以从商务和工作做为沟通本质背后的逻辑来进行思考。

商务即对外,工作即对内,涵盖的用户群体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以移动互联网上的文字语言做为易信做为IM产品的沟通的本质,把用户之间的商务需求和工作需求做为沟通本质背后的逻辑。这应该成为易信突围的方面,因为微信固然强大,但在这方面的用户体验做得还不是很足,而且这方面在商业上的想像空间也是不必微信小的。至于商务和工作的本质应该是什么,就留给易信团队去思考吧!

 

再来谈谈来往。

有的时候挺佩服马云做事情的决心,而这个决心再一次在阿里巴巴的产品上体现出来,正如马云所说的,力推来往这款产品的确是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自己争取的生存的权力,这句话是说得非常实在的。但是也正如现在所发生的一样,微信是不可阻挡的,从昨天的微信公众的合作伙伴沟通会放出来的消息就足以证明。

就不吐槽来往这款产品到底怎么样了?到底怎么样,你用过就知道了,反正我是下载了注册了,但是至今还没有用来往发过消息和收到过朋友的消息,虽然好友有几十个人了。

阿里巴巴是做电子商务出生的,擅长的也是电商,现在的来往如果想纯粹做一款IM产品是不可能会有美好的明天的,即使它够纯粹也不可能为阿里巴巴争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权。又为什么阿里自己说想把来往做成一款纯粹的IM产品?

前段时间众安保险正式上线的那天马云和马化腾同台,马化腾把今天的来往比做是当年的旺旺,我们知道旺旺很多年前想和QQ打一仗,最后就变成了今天的旺旺。

马云深深的知道,如果来往只是移动版的旺旺,这款产品的未来和想像空间就已经足够明显了,马云和阿里肯定不希望来往最终变成这样一款产品。所以来往至今没有导入电商的基因,但是如果不想让来往拥有电商的基因又没有办法和微信来进行竞争,这就是马云最苦恼的问题,可以说这就是阿里的窘境吧!

我倒是觉得如果来往不想具备电商的基因,又想做一款纯粹的IM产品,那就别模仿微信的功能了,因为已经有微信了,就不需要具有同样功能的来往了。虽然Snapchat很火,但那是在美国很多,这样的需求不一定在中国会火,但也说不好。还有具备电商的基因其实不一定会变成移动版的旺旺,因为沟通的对象和诉求不一样,不是像旺旺那样:卖家与买家,而是朋友与朋友之间。

如果想纯粹一点那就改变一下来往这款产品沟通的介质吧,和微信相近的肯定是没有希望的。倒是不妨往这个方面试试,比如商品的资讯做为沟通的介质,自己看上的一些商品可以让朋友给些参考意见,或者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如果要做得纯粹就别加上文字沟通和语音沟通了,就单纯的购物上面的交流和沟通,具体展现出来的形式和场景怎么样,就看来往怎么理解这种沟通介质背后的逻辑了。

总之有很大用户的需求就一定是个好方向,关键在于克制,关键在于真正理解少即是多到底意味着的是什么?况且这么做对做电商的阿里绝对是利好的做法。

如果这么做了,至于以后的发展就要看用户的诉求到底还有什么了。

 

最后来简单聊聊微信吧!

其实张小龙讲得一点我很认同,微信到底如何发展,其实对于微信团队而言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发展,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个阶段用户的诉求是什么,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满足这个阶段用户的诉求,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找出下个阶段用户可能的诉求。

微信对于用户来讲到底是什么,需要看你如何使用微信这款产品。这点我也比较认同,做一款产品你应该尽可能涵盖多的用户使用场景,这样这款产品对于来讲才具备真正的价值。

而现在的易信和来往对于用户来讲是什么,其实对于很多用户来讲,它们就是一个山寨的微信而已!

易信来往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seamaple2012,如果你对易信和来往有什么新的看法和建议,也可以加作者的个人微信号seamaple,欢迎一起来交流】

本文系作者 海枫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whatsapp的功能和手機短信的功能是一樣的。如果短信免費,whatsapp還會有存在的必要嗎?

    回复 2013.12.03 · via pc
  • 如果微信是个单打独斗的孤儿,可能没有现在这么火,它背后是大企鹅,规模效应!

    回复 2013.11.20 · via pc
  • 易信和来往都只是通讯软件,而微信是和PC端QQ捆在一起的,这两者结合形成的是一个跨跃PC和移动的社交平台系统,微信是PC端QQ这个强社交属性的系统在移动端的延伸,其社交属性弱,其通讯功能强,非常容易迷惑竞争对手。易信和来往是在用一个通讯软件去和一个社交平台系统竞争,它们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易信和来往只是定位成为一个通讯应用软件,那它们都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并生存下来。但这者都是想成为社交平台类的产品,去切分微信的市场,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彻底从头再来才行。至于去借鉴其他通讯软件,只是能够加强其通讯功能,而很难增加其社交属性,会离它们的目标更远。

    回复 2013.11.20 · via pc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