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鹏/钛媒编辑】在钛媒体刚刚一岁的这个冬天,第一届Ti创新者大会在12月17日让所有参与者感到了温暖和正能量。均有创业背景的九位嘉宾在“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主题下分别做出主旨分享。
从2008年创立至今,专注职业社交的大街网迷茫过、走错过,被人怀疑被人否认过,然而这些都没有打消大街网创始人王秀娟内心那颗职业社交模式的信念,这颗信念的种子在她加入ChinaRen时已经种下,在看到linkedIn的影响时开始萌芽。
作为前人人网的高管,从1999年就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尽管人人折戟,她却坚定地要做中国的“Linked-in”,并且坚信中国人能够比linked-in 干得更好。她的看法是,现在新一代的社交网络,要做“实用互联网”,要能够“赤裸裸地解决职场需求”。
社交化招聘的确正凭借其“互动”优势与基于关系网的深度数据挖掘能力,远超传统招聘网站。尽管传统招聘网站曾颠覆了过去以人才市场为主的求职渠道,但近年来却因拙劣的服务方式和用户体验,逐渐被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抛弃,包括2000年前后成立的中华英才网也已日渐式微。
Linked-in模式在中国到底行得通行不通?作为招聘网站,真的有必要加入社交因素吗?在演讲中,王秀娟这么说:
大街网做的是实用互联网生态,跟我们通常的通用社交满足用户的娱乐、消费,或者是幸福感的需求是不同的。它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真金白银的经济利益的这样一种形态,它是在人的职场或者人在生存场景下面,它为了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他要工作,在工作里面会有各种各样职业上的需求,这个需求里面包含了比如他要职业发展,要找到更好的机会和工作,要跟更有价值的人去交流,去提升它的某种技能,或者找一些比较合适的人去对接,去达成一个商务的合作,给它的生意带来实际的利益。
在她看来,中国互联网下一代还有几个大的东西的话,职业社交肯定是一个大的东西,和人的生活并行成为人的核心需求之一,它是非常大的核心状态。职业社交都是一些虚的概念,它本质上解决的就是用户在职业生存里需要各种价值需求的满足,大街网希望提供一个经济的图谱,能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和价值供给进行最有效的撮合。
( 现场相关更多影视回顾,请见链接:https://www.tmtpost.com/activity?act_date=2013-12-17。)
以下是王秀娟现场演讲实录,可点击查看:
很高兴参加钛媒体一周年的生日聚会,恭喜何娟终于熬过创业最艰难的第一年。我今天参加这个会之前,我有认真去看我们的命题,因为之前比较熟,所以没有得到过非常充分的准备,但是我昨天做了一点功课,我的命题是“如何变可能为不可能”,在中国不断起来的新媒体,尤其是钛媒体,我看到这个题目真的是挺纠结的,因为这个命题打破了很多人常规的理解,虽然说我们都是一些创业的弄潮儿,但是这个命题从可能变为不可能,我想了半天没有想到一个特别好的论证。
今天看我们前面各位都还在想从不可能到可能,中国互联网行业,再扩大一点到TMT行业,我相信在这个行业里面呆的比较长的人,都已经把这两个词,“不可能”和“可能”这两个词会把它联系起来,因为中国的TMT行业,或者整个世界的TMT行业都是不断在进行技术创新,进行划时代的革命,不可能和可能之间已经真的不是一个对立的符号,变成一个约等于的符号,随着技术发展速度和变革的速度,它的临界点或者约等于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我们在早些年,因为我是98年进入中国互联网,感觉我们停留在很多阶段,跟着我们的行业,跟着我们很多媒体大家一块在风起云涌,一块唱衰,一块嘲笑一些很怪异或者很颠覆的一些新的做法。但是等我们经过了很多这样的冲击之后,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在不断的找新的方法、新的突破点,或者新的技术革新带来的一些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创新方法的时候,我会发现这个行业真的是一个不可能等于可能的行业。当然这中间,不可能变成可能还有很多的门槛,需要你敏锐的视角,对新趋势的敏锐把握,并且在众多的唱衰的声音里头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能在中间找出别人想不到的方法,找出这些方法所能够立足的空间和趋势。这个东西确实是很考验所有TMT人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所以有些时候,我经常会感觉到我们这一代人挺悲哀的,因为过早进入中国互联网。我个人也是一代一代在互联网领域里面变化,但是这个变化过程当中让我们感觉到,因为三、五年就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有的时候觉得是不是自己出生的时间点不太对,我们现在再出来创业的人大家不会给我们这么多的负担,因为我们是从外部起来的,整个无线互联网的基因和方法已经完全不适用了,所以又要完全去颠覆自己的一些成功的路径,这真的是一个幸和不幸的纠结体。
大街网是做什么的?我刚才介绍了我个人的经历,我一直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里面寻找每一个浪潮下面可能会出现的大的趋势或者是大的形态。大街网在这种情况下去应运而生,我08年离开人人网之后,我就会觉得社交网络这个形态从最早的兴趣爱好的社交关系到facebook熟人的社交关系,等它达到鼎盛的阶段,下一步社交网络会怎么去演变?会是经久不衰的长期能够给用户带来巨大价值的工具,中国互联网再发展十年、二十年它依然会存在,或者会向哪个方向去演变,这个命题是我们当时想的非常多的。
大街网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面应运而生的,因为在当时我们会觉得互联网经过对整个人口和世界经济的信息化的渗透之后,等到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人口规模和它的使用熟练程度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它一定会趋向于一个新的形态,这个新的形态包含谷懿讲的印象笔记,用户会越过用互联网去娱乐,去消费,或者通过它去满足自己的某种幸福感,或者说能够自主的去发言,自主的去追星,自主的去挖掘社会的震惊新闻,经过这种阶段之后,它的幸福感会是这样一个形态,经过这个形态之后会走向一个什么区间?大街网会走向一个实用互联网,互联网这个行业不再存在,互联网这种方法也不再存在,整个世界的所有形态可以说它是人本质上一种大的需求,这些需求能够通过之前是传统线下的方法,可能是通讯的方法,但是之后会用互联网方法实现一个非常大质的飞跃,所以互联网本身是解决用户在实际中的问题,把用户实际的需求,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通过重组形态还是互联网新的渠道去完成的更好。所以实用互联网会是互联网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个更本质的需求。
所以我们会认为,大街网做的是实用互联网生态下,不管是O2O还是各种需求形态下,它会是满足实际大的需求的一个大模式。这个模式跟我们通常的通用社交满足用户的娱乐、消费,或者是幸福感的需求是不同的,它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真金白银的经济利益的这样一种形态,它是在人的职场或者人在生存场景下面,它为了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他要工作,在工作里面会有各种各样职业上的需求,这个需求里面包含了比如他要职业发展,要找到更好的机会和工作,要跟更有价值的人去交流,去提升它的某种技能,或者找一些比较合适的人去对接,去达成一个商务的合作,给它的生意带来实际的利益。所以这些东西都是真金白银的。
职业社交都是一些虚的概念,它本质上解决的就是用户在职业生存里需要各种价值需求的满足,大街网希望提供一个经济的图谱,能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和价值供给进行最有效的撮合。这个经济体系,会给整个用户带来长期的使用的价值,所以这是大街网在当时思考非常核心的方面。我们今天的主题会讲到不可能到可能,这是一个很垂直的的生态,在08年我创业之后,大家经历了微博的浪潮、微信的浪潮,这是两个典型的职业社交的生态,只不过它的核心本质和诉求各有一些特点,微博会更偏向于媒体的特点,媒体的特点是用户能够通过关注的关系能获得一些人的日常动态,获得一些信息,这种信息不管是媒体新闻还是对一些事情的观点。后来又到微信的形态,微信形态本质上是通俗工具的形态,可以让用户不通过电话的行为,用户可以通过对讲机跟他想对话的人进行交流,对对方形成不了骚扰,又能保持这样的关系。
所以在这两个东西很火的时候,大街网这种生态是很被看衰的,或者我们今天说的主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个人是这么去看的,微博和微信对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包含对追究互联网用户的社交使用习惯的培养,它中间已经呈现出来我们需要职业或者说行业社交的形态,包含自媒体人聚到一块是一种典型的行业社交场景。大家可以发现,这些场景当我们聚合在一些微信群的关系下面的时候,我会发现有很多天然的问题。比如它过渡的通讯特性,一旦有人在里头说一些含量不高的话,它就会刷屏,或者没有办法进行深度话题的讨论,没有办法去深度收藏它需要的专业意见,或者没有办法跟职业交流的深度功能,会产生一些特殊问题,没有很好办法完成。
用户职业社交的需求被激发,在激发情况下满足的不是很好,需要一个职业和生活更分离、更清晰的场景去满足它的职业上、专业上需求的时候,大街网用户增长过程中产生的在职业社交范围的各种需求都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我个人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代还有几个大的东西的话,职业社交肯定是一个大的东西,和人的生活并行成为人的核心需求之一,它是非常大的核心状态。大街网职业社交生态从一开始就通过它的实名制,通过它必须要有职业身份,对用户职业社交生态进行非常好的构筑,在这个构筑里面,我们做撮合也罢,做防骚扰也罢,都是为了让用户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使生态能更好对接和更好的满足,所以这个需求一定会为用户在未来十年互联网使用过程当中带来非常大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这是大街网如何在职业社交模式下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希望我们一块见证这个模式,它是不是用户的一个核心的大的需求,这个需求是不是能够通过大街网的模式更好满足,更好激发,在座各位和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些社交模式的从不可能到可能,谢谢大家。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