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报业转型开方子的郎中真多!”这是前几天一哥们在本人拙笔评论中所发的感概,这让笔者顿时产生了续写一篇的冲动。
郎中多,说明病人多,病人如果讳病忌医,放弃了治疗,无异等死。纸媒病重,急需治疗,身处神坛上的御医没拿出好方子,郎中也不闻不问,太不人道。况且,所谓御医,弄不好是从没写过一篇新闻稿子、没拉过一单广告,没订过一份报纸的人,即使偶开出方子,往往也是天书,无人能懂,更无法治病。
国人总喜欢看故事,看案例,更喜欢当评论猿,喜欢做总结。若有人发表一篇观点、思考类的文章,必遭白眼,他们总能拿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一词一句高度概括之,引来哄堂大笑,方有快感。若有人拉了一大单广告秀一下时,必有各种羡慕嫉妒恨。还有种人,你看不出他的白眼和羡慕嫉妒恨,但总是看到他露出八颗门牙的表情,不笑不足以为道,故作高深。
献上一言,与诸君共勉:“写故事的比看故事的精彩。”
吐槽几句,言归正传。今天本郎中再给纸媒开一剂“温补”型药方,先看本药方的说明书:
成分:纸媒资源、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各种屏。适用群体:一、二、三线城市的日报、晚报、都市报。
适用病症:详见注释①部分。
主治功能:纸媒的广告下跌、发行下滑、员工跳槽、经营不善以及社委们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眠、多梦、性欲减退等症状。
药方药理:详见注释②部分。
用法用量:煎(践)服,根据纸媒的体质特征、所处环境酌情用药。
禁忌:不想活命、准备退休、准备跳槽、准备转行者和职业评论猿禁服。
有效期:36个月以内。
注意事项:详见注释③部分。
注释①:症状部分
目前纸媒的转型常见有以下三种症状:
1、“空对空”式:
以网媒为导向,直接跟网媒硬碰硬,网媒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甚至仗着采编优势,自认为胜出的几率很高,自欺欺人。还常常抛出“互联网思维”之类的高大上的词汇来吓唬那些不懂互联网的媒体人。再弄不好就学着西方媒体整出个“收费墙”的玩意儿。
老默多克就曾经摔过一跤,《The Daily》烧了2500万美金买来了22个月的生命。听说上海报业集团也孵化出两三个互联网的胎儿:《澎湃The Paper》、《上海观察》、《界面》,这些胎儿最终能否健康成长,现在还没人下定论。但是除了《澎湃The Paper》是依托原《东方早报》还有点报纸的基因,至少还有点群众基础之外,另外两胎实在让人“捉机”。
《上海观察》号称是定位高端的深度阅读类互联网产品,但其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和没有纸媒基因的单细胞胚胎,更适合在温室里生长;《界面》虽然似乎定位清晰而具体,但它跟《上海观察》有个共性,就是空对空,无纸媒基因,也不是网媒班底,所以笔者不得不怀疑那帮家伙能否将诸如新闻、移动终端、资本、线下交易、数据服务等等让普通人看不懂的元素折腾出个什么样来。
笔者无恶意,真心希望这些新媒体不啃老、不坑爹、不瞎折腾。
2、“地对空”式。
据说美国宇航局正在进行一项“单程火星之旅”,派遣宇航员登上火星并永远定居在那里。在尚不知道火星上是否有水、能否生存的情况下,开展这种飞蛾扑火式的试验,这一方面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另一方面这需要强大的经济后盾。这两点,我们的纸媒不具备也玩不起,关键是这种玩法的意义何在、结果怎样,没法回答。
常见的“地对空”式转型有:建网站、开微报、开官方微博,“云报”、微信公众号,开发APP应用等,凡是时髦的、流行的、互联网上有的,这一点报社反应很快,能迅速跟进利用。至于有没有作用,有没有效果,是不是真的转型,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大家都这样干,典型跑马圈地心态。在转型方向不明朗或根本没方向的时期,纸媒的这种放空枪式的行为很容易理解。
3、“地对地”式。
这种形式就是没转型,走老路,加大力度做采编,加大力度做发行,加大力度做广告,这类报纸在短时间内,往往“傻人有傻福”,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还卓有成效,有时出现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双丰收的“逆势上扬”。恐怕只是病未发作,一旦发作就急火攻心,毫无征兆地暴病身亡。
注释②:药方药理部分
笔者要介绍的转型方案,叫“地空地”式。它是最接地气的“土”方子,也是现阶段最切实可行的转型方案。
纸媒要把新闻这门生意做好,不能只出不进,网站、微博、微信、APP应用等等做法就是如此,新闻资讯是发出去了,实现不了经济效益(就是人们常说的找不到盈利模式)。这点其实让纸媒很尴尬也很郁闷:网媒将纸媒的新闻转载一下,或换个马甲发出去,顺便就挣个盆满钵满。
不是吗?就有纸媒呼吁联合起来关闭纸媒的网站,让网媒没有新闻来源,只能从纸媒去购买。呵呵。最近,重庆就率先冲出去了,重庆某报业集团发声明,强调旗下报刊网站的版权不能随便转载。这一点,笔者要说了,新闻本身作为一个媒介,应该“疏”而非“堵”。纸媒更应该利用好新闻传播的作用,将新闻嫁接到好的载体上,通过更好的载体来实现效益才是王道。
而报纸应该向数字化方向转,这个是都认同的;认为现在纸媒遇到的问题是“纸”这种载体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习惯,这也是大部分人认可的;报纸的影响还是很大,发行和广告的虽大幅下滑终归还是有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没变,这个是一定的。年轻一代把绝大部分“碎片”时间用在移动设备上,这个都不会怀疑。
那么,毫无疑问,作为具备新闻优势的传统媒体,应该把新闻资讯想法设法发到各种屏幕上,这还用争辩吗?这里有几种屏,供纸媒选择:手机屏、平板电脑屏、楼宇客房触摸屏、家庭三网合一屏、公共场所大厅触摸屏、户外大屏。
1、作为可移动、携带方便的手机和平板,平板更适合看报看图片。当然手机用户最广泛不可或缺,必须想办法在内容优势上争取。载体须具备以下优点:载体的界面和内容深层定制,用户必读(或翻阅),配置优良,外表时尚,价格低廉。这种屏,市场潜力极大,据说一些报社已经研究过其可行性并进入实施阶段。这类屏称之为小屏。
2、居民区内,楼宇电梯屏,家庭三网合一屏,也是商家的必争之地。因为各方利益关系复杂以及其它原因,三网合一屏推行多年都难未能成气候,所以还是在楼宇触摸屏上下点功夫吧。虽然这部分市场经常被“分众”抢走,但纸媒也应该去抢啊,注意,既然要抢,你首先要比别人先进、有优势。这种屏,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报业正跃跃欲试。这类屏,称之为中屏。
3、公共场所,各种办事大厅、售票大厅、商场、学校、医院等地方,放置新媒体大屏,可触摸,闲置时自动播放(含广告)。纸媒的这部分资源很丰富,二三线城市更适合推广。这种屏,多家报社正在疯狂抢占市场。这类屏,称之为大屏。
4、户外,城市主干道、居民社区、单位大院,设置户外大屏。根据不同位置,根据不同城市,根据报社财力,可建设成触摸式、LED式、或混合式(一边为传统报纸阅报栏,或触摸阅报屏,一边为纯粹广告宣传栏)。这种屏最容易入手,一些二三线城市已经很有经验,并获得非凡的业绩。这类屏,称之为户外屏。
注释③:注意事项部分
注意事项1、纸媒发行平板电脑。深层定制针对所有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群。新闻资讯展现:报纸原版呈现,并且可以转发、收藏、评论、增加音频视频传播,推送功能、而不是以普通的APP形式自行下载和卸载。但是普通APP还是需要的,主要是针对纸媒所覆盖的区域手机用户。
注意事项2、纸媒发行的载体上,虽然做了一些“手脚”,但不能让用户觉得有被粗鲁地强暴的感觉,别以为载体是你发行的,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只要求一条就够了:翻过报纸再操作其它功能,除了电话功能外。
注意事项3、在载体上深层搭载更多的垂直业务,而非简单的广告吆喝。这方面要多动脑筋,报社的资源要充分整合和利用起来。
注意事项4、微信平台、微信、微报等仍可以作为辅助的转型工具,这些工具虽然捞不来多少银子,但绝对是个大喇叭。
注意事项5、互联网讲求迭代,纸媒的转型也是,先定义需求、构建框架,然后不断填充,有bug不用怕,要不断测试、修补和改进。
注意事项6、不同的纸媒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在大屏、中屏、小屏间权衡,比如一线城市多种报纸势均力敌,在大屏铺设上可能就没有太多优势,而地级市一家独大的纸媒就可行;品牌大的、市场性强的纸媒发布小屏就有比较有优势;城市发展比较好,社区相对成熟的城市铺设中屏就有优势。
注意事项7、有了这个药方子,还是不够的,您需要继续关注下期给出的“药引子”。
不要用转型不彻底的鬼话误导传统媒体,也不要说胆小鬼才会选择“中庸”的瞎话,传统媒体的实际情况摆在那里,思维可以变,需要时间,体制可以改,需要时间,模式可以换,也需要时间。让纸媒既要走上正确的转型之路,又要尽快看到曙光、尝到甜头、增加信心,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试图找到恒久的所谓模式,让报业从此长盛不衰,那是痴人说梦。互联网时代,今天晚上还觉得很先进的东西,明天早上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又凹凸曼了!
谨遵医嘱。
【本文作者文之强,系新近出版的《中国报业突围》(粤人民2013年12月出版)作者之一。微信ID:wen96158,欢迎交流。】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重庆有几个报业集团?不过仁兄的药方还值得商榷,感觉有点像新瓶装旧药。报业的自我革新,不是内容的问题,也不是发行的问题,而是报业自身的定位,还有内部的老旧势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