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今,Facebook已经并购了23家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来构建护城河,更快控制生态系统,无疑已是科技巨头惯用的手段之一。只是并购可成可败,钛媒体梳理并分析了微软、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五大科技巨头近年相关并购,从中一窥巨头兼并收购背后的资本和商业逻辑。
【殷跃 范俊杰/钛媒编辑】科技巨头既要专注于企业的核心目标,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又要打造企业自己的生态系统,建立深厚的护城河。这是两个看似很难完成的任务:大企业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有很多,但通过收购兼并来构建护城河,无疑是科技巨头通用的手段之一: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并完成核心的构架建设;然后通过收购兼并快速完成生态系统的建设。其好处在于:可以快速消除潜在威胁、同时提高行业竞争门槛。其坏处也在于对并购对象尽职调查不充分,对并购对象发展方向把握不准,此前钛媒体报道《内部人士独家详解惠普巨亏真相:错了,请回头!》,即是惠普收购Autonomy身陷囹圄的最佳反例。 钛媒编辑梳理和分析了近几年,微软、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大科技巨头的收购兼并的商业逻辑,从中可以看到科技巨头如何通过兼并并购打造企业自己更坚固的护城河。
微软:手忙脚乱的收购,与护城河无关
微软在PC领域的护城河修建太深太广了,以至于其迷失在PC的世界里,以为永远不会有对手,钛媒体对此此前曾深入分析,见《再见,微软!》。
它是对的,PC领域微软无可匹敌。但对手绕开了PC市场从而在另一个高度颠覆了微软的统治地位。
微软的悲剧在于:它安身立命的原本是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但它与英特尔等联合后,将之等同于PC,然后将PC等同于微软。它总认为人们离不开PC市场,PC才是基石,进而固守PC市场,从而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机会。
实际上,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才是用户的基石。PC不过是一个管道。微软自身也不生产PC硬件,但其固执让人难以理解。
这是一个最成功的打造护城河的案例,也是一个最失败的案例。起先,微软通过收购QDOS进入操作系统市场,并且通过WinTel联盟和授权模式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护城河,用以保护其操作系统Windows和办公软件Office。但后来微软将之与PC等同,于是开始迷恋PC市场,执迷于打造PC的护城河,结果一败涂地。
回顾近6年的收购:2006年微软收购游戏广告业务Massive,2010年微软关闭该业务推出游戏广告市场;2007年5月18日,微软宣布以每股66.5美元、总计6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数字营销提供商和在线广告代理商aQuantive。5年后,微软减记资产宣告失败;2008年1月,微软宣布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挪威企业搜索公司Fast Search & Transfer,强化企业搜索;2008年初,微软以5亿美元(传闻价格)收购了移动软件服务商Danger,后并入Windows Phone团队。Danger的创始人之一Andy Rubin后来创立了Android公司。
2008年8月,微软 以4.86亿美元收购互联网市场调查公司Greenfield Online,主要看中了该公司欧洲商品价格比较服务Ciao,目前Ciao已经集成在微软搜索Bing中。2009年,微软出售Greenfield Online互联网调查业务给法国Toluna咨询公司。
2011年5月15日,微软宣布收购Skype,价格85亿美元。要做企业会议服务?还是在线通讯软件?在通讯方式多样化的今天,Skype的优势已经不在那么明显,对微软主业也并无实质帮助。
2012年7月20日,微软宣布正式完成对企业社交网络Yammer的收购,价格为12亿美元。
随后,微软收购触控技术公司Perceptive Pixel,2012年10月收购身份验证服务提供商PhoneFactor。微软终于发力移动互联网,但是已然太迟,因为,这些收购既不构成微软主营业务,也不能助其打造护城河。因此,是失败的。
小结:
在近年,微软大多数收购既不能助力其核心业务,又不能帮助其构成护城河。所谓通过垄断带来的协同效应,最终很难建成牢不可破的护城河。可以说,从这个角度看,微软很多收购从开始,就注定其会失败。
只要微软清醒的意识到,微软安身立命之本在于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那么它就应该降低价格升级版本全面覆盖,力求算无遗策;只要移动互联网刚露出苗头,它就应该全力出击,甚至不惜免费和捆绑也要争夺这一市场。那么,即便移动业务和传统也许冲突甚至减少了收入,即便微软的系统臃肿不堪,它也仍旧有机会。
但是,它太迷恋垄断市场、太迷恋如此深厚的护城河带来的高收益了。以至于将PC——而不是其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当做其核心而打造护城河,结果围住了PC,但放走了移动设备。有人也许会说,他们确实看重Windows和Office,这只是错觉,他们看重的是PC上的Windows和Office,所以,微软在护城河领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现在才会进退失据。
苹果:用收购完善移动互联网生态
乔布斯将2010年视为“后PC”的开端,苹果的近期收购也是围绕着移动互联网来进行布局。
在iOS系统上,苹果通过一些小规模的收购,不断弥补系统的短板,完善其对移动互联网的构想,其收购主要如下:
2010年4月28日,苹果完成了对Siri公司的收购,收购金额大约在1亿到2亿美元之间。Siri技术被加入到苹果的iOS操作系统中,成为与系统集成的一个基础服务。
Siri的语义理解激活了语音市场,在方便用户自由地与互联网进行交流的同时,还对搜索市场产生了威胁。目前Siri已经成为iOS设备的特色应用,并且与主流汽车厂商进行了合作。
2010年7月,苹果收购Poly9,其网页地图以及在跨浏览器一级跨平台3D地球应用上颇具特色。2011年早些时候, 苹果2.4亿美元收购C3。
今年9月,苹果地图推出,苹果多年布局地图的努力得以实现——虽然苹果地图推出时,因没有达到苹果级完美而为人诟病。
2011年12月21日,苹果以5亿美元现金收购以色列闪存公司Anobit,参与自主开发闪存设计,这是因为苹果在iOS市场中,当下的闪存设计无法达到其构想要求。
2012年2月,苹果收购了应用搜索平台Chomp,以完善苹果应用商店搜索与推荐服务。
2012年7月26日,苹果以3.56亿美元收购了移动安全公司AuthenTec,这家公司主要研发生产计算机设备中的指纹识别芯片。 苹果收购Authentec可能会将其产品用于电子钱包应用,或者仅是将其产品当作一种将来很多企业都会需要的某种产品的安全认证机制。
2012年10月,苹果收购旧金山咨询公司Particle。Particle创立于2008年初,专注于利用HTML5的互联网应用和营销项目。
小结:
苹果的定位是“i”,近期发展的焦点是iOS。由于苹果的专注策略,它不会收购成熟市场项目,而是选择聚焦于完善苹果已有市场的开发。近观其一系列收购,都是为了更好的完善iOS系统,而且其收购更侧重于底层技术完善——苹果先构想iOS未来发展应该有的形态,然后通过自己开发和小型收购不断完善其构想。苹果这种先建立核心竞争力,然后不断修补,打造护城河的做法,值得业界普遍借鉴。
亚马逊:完善内容服务,优化产业链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商巨头,亚马逊将自己的核心定位明确为“服务”。由此为核心,亚马逊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宜便捷的一站式数字商品服务(影音图书等),而对于传统商业服务,亚马逊也竭尽所能的去除中间环节,同时优化产业链。其近年来的几次收购可以作为注解。
2009年11月2日,亚马逊宣布完成对Zappos.com网站的收购,Zappos.com是一家领先的服装和鞋类商品在线零售商。
2011年1月20日,亚马逊表示,计划收购英国DVD和游戏租赁公司Lovefilm的剩余58%股份,具体交易价格并未公布。Lovefilm具有Netflix类似的运营模式,其服务集在线DVD和游戏邮寄租赁以及在互联网上向PC、互联网电视机和PS3游戏机即时传送电影和电视节目于一体。亚马逊收购后,可以从内容上完善亚马逊的服务。
2012年3月,亚马逊同意耗资7.75亿美元并购未上市仓储机器人制造商Kiva Systems Inc. ,这是亚马逊继2009年并购Zappos.com后,规模最大一笔并购案。买下Kiva有助亚马逊快速与可靠地向客户交付各项订单,以满足未来成长所需。
小结:
强调服务的亚马逊,深知服务的命门,对于电商而言,无非是更多优质内容和更便利快捷的供应链。因此亚马逊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这里,收购方向更表明了其野心。当期布局完成后,其他企业将更难以与其竞争。
谷歌:一切为了搜索和广告平台
谷歌的核心竞争力是搜索,搜索商业化依赖的是广告。在移动成为趋势时,谷歌推出了免费使用的安卓操作系统,意图通过系统继续巩固其搜索业务。
2011年至今,谷歌完成了约35起收购,主要围绕着内容投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广告营销和移动系统安卓。
内容方面,谷歌收购了电子书eBook Technologies、网络视频Next New Nm/works、数字视频Green Parrot Pictures、移动音乐及娱乐平台PushLife等;
电子商务方面,谷歌先后收购了价格服务BeatThatQuote.com和Sparkbuy、团购网站Dealmap和DailyDeal、数字优惠券Zave Nm/works、餐厅点评Zagat、旅行指南Frommer's等;
社交网络上,谷歌收购了社交网络服务fflick、社交群组Fridge、社会化媒体服务SocialGrapple、社交好友分类管理Katango、社交网络Milk. Inc、即时通讯Meebo等;
广告营销方面,谷歌收购了社会化媒体分析服务PostRank、社会化媒体营销Wildfire Interactive、网络广告公司Admeld等;
安卓系统,除了早年收购安卓以外,谷歌在2011年8月以12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以获取其专利技术。此外,谷歌还收购了移动设备软件TalkBin、人脸识别应用PittPatt、移动应用Clever Sense、头像App开发商Nik Software等等。
小结:
谷歌的核心是搜索,随着精准搜索需求的出现,Siri等新式搜索给谷歌以强大压力,其核心产业随时受到外部威胁。未来,搜索依赖的不仅是在平台上的技术能力和领导力,还有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捕捉和生态系统建设。对此,谷歌在搜索、内容应用、社交网络上都普遍撒网,希望能借此捕捉人们的内容需求,从而更好的改进搜索,树立护城河。当然,在移动布局上,不管有没有施密特在苹果董事会偷艺的影响,谷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整体来看,谷歌的收购仍旧偏多,其护城河打造得比较深广,竞争者难以从正面攻克。但倘若有搜索公司提供更精准模式(如DuckDuckGo )、或者绕开网页的智能搜索(如Siri),都可能绕开其护城河。这一点谷歌显然也意识到了,相应布局也已经开始。问题在于:谷歌所依赖的广告模式是其命门,一旦有搜索不必依赖广告获利,谷歌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Facebook:和移动相关,以及控制社交网络的一切
从2011年到2012年8月,Facebook收购了23家公司,主要收购范围是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相关领域。
社交网络方面,先后收购了求职/招聘服务网站 Pursuit、消息群发服务 Beluga、将图片转换成HTML和CSS代码的技术团队 Recrec、纽约数据收集创业公司 Daytum、荷兰软件设计公司 Sofa、电子书制作商 Push Pop Press、社交问答网站 Friend.ly、邮件处理公司 MailRank、社交网软件厂商 WhoGlue、顾客忠诚度应用 Tagtile、消费者体验研究公司 Bolt | Peters、社交化礼物赠送移动应用 Karma、在线通讯软件提供商 Threadsy等;
在移动应用方面,Facebook先后收购了移动广告创业公司 Rel8tion、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商 Snaptu、移动视频和图片编辑应用开发商 Digital Staircase、基于地理定位社交游戏的网络平台 Gowalla。2012年4月10日,10亿美元收购 在线照片共享服务商 Instagram。此后,Facebook又相继收购了位置发现应用 Glancee、移动照片分享服务 Lightbox 开发团队、移动应用软件公司 Pieceable 旗下全体员工、专注移动平台面部识别技术公司 http://Face.com、移动书签服务开发团队 Spool、 iOS 应用开发商 Acrylic Software等。
小结:
Facebook从哈佛大学校内起家,从上传照片和真实关系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帝国。为了巩固这一帝国的统治地位,Facebook必须消灭潜在的任何可以影响到其地位的社交威胁,这一点在互联网上Facebook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其在移动网络上出现误判,导致其移动应用早期过于关注HTML5,而错失APP机会。现在移动领域它的领地正受到侵蚀,收购Instagram是其收复失地的重要战略,也是构建护城河,阻击对手的布局之一。
移动领域,其护城河并不牢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人们开始将手机本身视为社交网络的开始,网络的重要性,正在被手机所取代而变得管道化。这也将是Facebook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
总结:
从上述分析来看,无论一个公司的成立是来源于一个业余爱好(如苹果)、收购了一项技术(如微软)、抄袭了别人的创意(如Facebook)、改进了一种服务(如亚马逊)、还是发明了一种技术(如谷歌),只要运用得当,都可能成为业务核心,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完善主体业务,以及收购兼并等方式,完善护城河,就可以使企业发展经久不衰。但与此同时,企业也必须看到当前业务的局限性,以及要将业务聚焦于未来市场,而非短期商业利益。否则,其构建的护城河短期内可能无可匹敌,但——就像微软一样,没有保护好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档次太低,干嘛不用千分尺呢
额外服务人发
是还行哦!
十多人风格
````````````````````````
双11疯狂抢购,别早微博通助你夺取销量冠军!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