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大热的电视剧《安家》中曾出现这样的剧情:男主将名下房产转移给妻子后与其离婚,以通过由此释放的购房资格再购买一套房产。这也是2018年楼市调控收紧后,大量购房者钻过的政策漏洞。但随着政策进一步趋严,这一漏洞也被逐渐封堵。
7月23日凌晨,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2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更早之前的7月15日,深圳住建局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购房之日前3年内有一次以上离婚记录的,其拥有的住房套数按购房之日前3年历次离异时家庭总套数之和计算,即追溯3年内所有离婚记录。
“此类限购政策,有效打击了炒房需求,尤其是借假离婚来增加购房资格的行为。类似政策,有效地防范了炒房动机,让购房行为更加合规。”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钛媒体表示。
政策趋紧多因房价上涨
“南京此次发布政策,充分说明近期南京市场出现了房源炒作、价格炒作等现象,干扰了市场预期,其对于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较多负面的影响。”严跃进指出。数据显示,南京在6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二手房环比上涨0.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目前市场看,6月全国已经重启同比上涨,平均成交量相当于去年同期上涨约10%,大部分区域出现了同比上涨。从全国市场看,活跃城市较多,特别是深圳、东莞、宁波、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明显复苏。
此外,6月份,深圳领涨70城二手房价,环比上涨1.9%,上半年累计同比上涨8.0%。严跃进表示,从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名单看,深圳属于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实际上深圳二手房市场确实出现了较多炒作,尤其是一些学区较好的、位于前海等区域的房产项目,涨价是比较明显的。而从同比涨幅看,深圳涨幅也位于全国第二的水平,政策出台是针对当前深圳楼市供求矛盾在增大的新情况,必须通过政策调控来缓解。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日房价的上涨与上半年政策的宽松紧密相关。
“疫情平稳后,信贷的宽松,各地房地产市场人才政策等刺激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最主要原因。”张大伟认为,6月房价全面走出一季度颓势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各地调控政策以稳定宽松为主,各种人才政策对二三线城市影响非常大,房价上涨难免,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也对按揭和开发商资金面有很大影响。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也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政策的溢出效应带动复苏。尽管没有直接刺激房地产,但是货币政策宽松对市场预期产生了较大的溢出效应。同时,滞胀预期下重点城市房产偏好增强。“二是人才引进政策下加速刚需入市。今年以来重点一二线城市在人才引进政策上继续发力,甚至提供购房安家补贴等,让部分消费者能够避开调控限制进入市场。三是改善型换房链条启动成为新动力。”
七月多城政策收紧
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七月以来,除南京、深圳外,已经有至少五个城市发布了调控政策。其中,深圳发布的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除离婚购房相关规定外,该政策还提出,在深圳落户3年且社保满3年才可购房,在深圳买第二套房,首付需至少支付七成。
7月2日,杭州和东莞同时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杭州规定高层次人才家庭只能享受一次购房资格,且五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同时扩大限购范围,严格了“无房家庭”的认定条件。东莞则限制同地区新房房价3个月涨幅不得超10%,且同幢新房每套均价价差不宜超过20%。7月15日,东莞再次发文,对商品住房销售价格、销售监管等作出指导,并宣布将定期发布网签房价,提高房价透明度。
7月6日,宁波扩大限购范围,从原先的140平方公里扩大至240平方公里,并强化金融政策监管、强化市场销售管理,对房价进行“从严核定”。7月13日,郑州对开发企业开启专项检查,对开发企业捂盘惜售或变相囤积房源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宣布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取消借款人“同户籍”家庭成员购房也可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政策。
国家层面也有政策指令释放。7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继续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持续加大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项目的监管力度。”7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强调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
政策的效果立竿见影,7月15日深圳政策发布后,楼市立刻降温。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根据深圳市住建局房地产信息平台预录网签合同数据分析,7月13至7月19日深圳二手房网签5143套(含自助网签),前一周高达10023套的网签量大降48.7%。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预计,随着新政效应的逐渐显现,未来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将会快速下滑,井保持低位运行。
张大伟认为,这一轮调控预计还有更多城市会落地。“包括成都等城市预计后续加码调控的可能性都非常大。这一轮调控,预计有超过15个城市会发布不同力度的收紧政策。”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 | 石万佳)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