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广电国网成立的前世今生及未来

国网的成立,历时4年之久。据说筹备组提交的方案多到十几稿,传言一遍遍,都成了狼来了的故事。但国网成立之后,目标却不应放在所谓的三网融合上,应以整合全国有线资产为目标,即全程全网,而不仅仅是互联互通。首要工作:争取宽带政策、建设IDC。

钛媒体注:5月28日,传言已久的中国广电网络公司(简称中国广电,下称“国网“)终于挂牌,关于国网挂牌的方案和消息讨论长达四年,挂牌究竟是尘埃落定还是新的开始?钛媒体也特开设专题“国网未来”来讨论。本篇回顾一下钛媒体资深作者,中广互联CEO曾会明关于国网历史及未来建议的详细论述。

 

国网的成立,历时4年之久。据说筹备组提交的方案多到十几稿,期间屡次三番传出即将挂牌的消息,包括将拿到4G牌照成为第四运营商的传言。2012年10月,国网组建方案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确定由财政部出资,由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但又是一年多没有动静。

如今,国网真的要启动了,微博微信上很多业界的朋友却在问:这次是真的吗?国网,都成了现实版的狼来了的故事了。

关于国网,笔者有如下五点不甚成熟、不太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一、 国网因三网融合而生,但不应为三网融合而活

2010年国务院在《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2010国发5号文)中明确要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这才有了国网长达四年之久的筹备和组建历程。

可以说,国网是因三网融合而生的,但笔者认为国网成立之后,目标却不应放在所谓的三网融合上,因为国网成不了第四运营商。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1、 整合全国有线网络,形成全程全网,是信息网络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不仅仅因为三网融合。也就是说,即便国家没有三网融合政策,全国的有线网络也应该进行整合,如此才能适应网络运营的规模化需求,就无法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不进行互联互通,就无法成为国家基础信息网络之一。

2、 目前的广电网不具备与电信网竞争的实力。三网融合,原来有专家称对国家而言绝非“把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但演变至今,其实也就是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而已,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2013年11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0674.3亿元,有线网络行业去年估计也就700多亿,差距高达十五、六倍。因此,国网成立后就算能够整合全国网络,也根本不具备跟电信企业死磕的实力,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既符合网络运营企业的市场规律,又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化定位。

3、 国网成为第四运营商的前提,是要拿到固话、宽带、移动的牌照资质,但目前的情况下,可能吗?只有拿到这些全业务牌照,国网才有可能率领整个有线行业,参与到所谓三网融合的双向进入的业务大战之中。

国网的定位,将影响到整个有线行业的定位,不论全国网络整不整合都是如此。不是说我们不希望国网成为广电参与三网融合竞争的主体,关键要拿到上述这些条件才有可能性。先进行战略澄清,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国网要做的第一件事。

 

二、 国网应以整合全国有线资产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互联互通

1997年4月,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邹家华副总理提出了“一个平台三个网”的概念。一个平台指互联互通的平台,三个网就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当年把互联网称之为“计算机网”),并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4字指导方针。这一表述和定位,比2010年提出的三网融合无疑更加准确。(参阅《97深圳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综述》)

关于全程全网的意义,大家都非常清楚,在此不必多说。

据说在国网组建的上报稿中,提出了两步走的方案:第一步,由中央财政投入资本金,设立国有独资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第二步,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布实施的原则,采取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增资扩股等方式整合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国网在筹备期间,跟各地广电做过多轮的座谈与沟通。进行全国有线网络的整合,难度之大,也无需赘言,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省网借壳或申请IPO上市的情况下。

但是,如果不进行全国网络的资产整合,全程全网、统一运营的可能性就近乎为零,资产归属决定市场行为,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业界自发组建的广电友好网联盟、云服务联盟,在资产归属方面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同样,此前提出的国网定位于互联互通,我觉得其实就是对全国有线网络资产整合的某种放弃,并不足取。

因此,就算再难,国网也应以整合全国有线网络资产为目标,绝不要放弃这个梦想。当然,如果有线行业就仅仅定位在视频节目的传输上,甘愿放弃成为国家信息化基础网络的机会,那就另当别论。

 

三、 首要工作:争取宽带政策、建设IDC

不管梦想有多大,饭要一口一口吃。

宽带业务,必须是广电网络的基础业务,而绝不是增值业务,这是由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

国网成立之后,最现实的工作应该是为整个有线行业争取宽带方面的政策。

根据国务院对国网组建方案的批复,国网应可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

三网融合的政策启动了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电信的IPTV已经从试点走向了全国范围,但反观广电网络,虽然政策上允许开展宽带接入、IP电话等业务,但在网间结算、宽带出口等方面却一直因为政策承接的主体缺失而无法解决。广电网络开展宽带业务,也无法摆脱替电信打工的地位。

国网,就应该是承接这一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主体。因此国网成立之后,首要的工作就是跟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宽带方面的政策,解决电信企业对广电网络实现双向收费、网间结算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

在全国网络整合之前,也只有宽带数据业务具备全国跨域运营的可能性。争取宽带方面的政策,为各地有线拿到合理的网间结算价格,提供合理价格的出口带宽,先为小弟谋点福利,才能真正确立大哥的地位。

让大家尝到甜头,然后规划行业产业化的前景蓝图,各地的弟兄们才有可能放弃眼前利益,坚定地跟着带头大哥往前走。

此外,建设强有力的IDC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把互联网流量控制在网内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有多地省网进行了Cache互联,中国有线此前也有与第三方IDC进行直连的计划,具体策略上也有CDN联邦、DNS联邦等技术方案。

目前,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蓬勃发展,但不当内容、盗版等问题屡禁不绝,混乱的版权局面靠一些网站自发组建的反盗版联盟很难得到根治。笔者认为,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要求所有网络视频、IPTV、互联网电视的主视频服务器放到国网的IDC之中,由广电进行内容及版权的审核,然后才能通过CDN分发到边缘节点服务器上。这应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职责之一,而新闻出版、版权局和广电总局的合并,也使这一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具备了基础条件。

管好了内容源头,剩下的网络传输、接入和终端发展,就可以放开让大家市场化竞争了。

 

四、 136工程:不要与地方争利

此前,广电总局曾提出国网将主要进行互联互通的工作,实现各地网络、业务和运营支撑的互联互通,重点有五方面:

1.网络互联互通——骨干网和各地分配网在物理上相连接;

2.技术互联互通——统一技术标准,分发调度跨域业务;

3.业务互联互通——各台节目和各行业内容跨域传送;

4.运营互联互通——统一结算跨域业务,产业链利益分成;

5.管理互联互通——统一管理网络业务,确保内容安全。

图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示意图

该互联互通平台简称136工程,一个中心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分发交换中心;三个系统包括: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监控系统、全国有线电视骨干网传输交换系统;六类基地包括:广播电视内容集成基地、文化资源集成基地、数字电视出版物集成基地、数字电视互动教育内容集成基地、综合资讯服务基地、数字电视互联网内容集成基地。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传播体系建设”章节中明确指出:“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程全网,跨部门集成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

应该说,136工程作为国网的顶层设计,在全国有线网络整合之前,先期启动网络、技术、业务的互联互通有其合理性,但要想实现运营和管理的统一则难度较大。六类基地的建设,如果能够做起来,给各地有线网络提供跨域的内容与服务,思路是好的,像中国移动的四川音乐基地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136工程一定要避免成为与地方争利的工具。作为国网,具备分散的省网所不具备的全国性业务资源、跨部门资源的整合能力,国网应该重点抓住地网所不能拿到的那些资源,为各地网络雪中送炭。如果国网不能实现全国资产整合的上策,而136工程也能够真正提供有价值的云服务,也不失为中策。

 

五、 坚定不移走产业化道路

在国网的组建方案中,明确由财政部投资,由广电总局代管,这可能意味着中央文资办将是国网的主管单位,国网将定位为国有文化企业。

国网领导班子确定的消息在中广互联发布之后,短短的几个小时,该文章迅速成为本月排行的首位。在微博上有网友关注其级别是否为局级,关注它究竟定位为文化企业还是网络企业。笔者认为,既然是公司,就不应再有行政级别一说,当然在中国特色下,领导的级别对于跟各地广电谈网络整合的事情会有不小的影响,除此之外,就不应考虑什么级别不级别。至于定位为文化企业还是网络企业,二者也不是二元对立的,它首先都应该是企业,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化的道路。也只有市场上的成功,也才能真正承担起文化传播主渠道的作用。

国网应该带头厘清广电网络的公益属性和产业属性的界线,明确哪些职责属于公益的部分、公共服务和喉舌的部分,这部分有些是作为承接政府特许经营许可所必须履行的职责,有些则应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资金的支持;而剩下的部分,则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和发展。

国网应该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团队,可以从地方网络招募有市场经验的人才。

国网应该做好融资渠道的建设,用好资本的杠杆作用,及早做好上市融资的规划,用资本平台、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实现全国网络整合。

不论怎样,国网的成立,都将是中国有线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希望国网能够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带领有线电视行业拨开迷雾,走向未来。本文所述的五点建议可能很粗浅、很不成熟,虽然位卑言轻但多年的网络情结还是希望有所表达,请业界朋友们不吝拍砖。

 

→更多相关文章,查看钛媒体相关专题:国网未来

 

【钛媒体作者曾会明,中广互联CEO,文章原发自中广互联网】

本文系作者 曾会明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说得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企业化起步太晚,国家应给予政策性支持,因为三网融合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动这三家好比大象,广电网络好比小熊猫,让广电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竞争中国人都明白是最弱势的一家没有可比性。

    回复 2016.04.05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