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研究】不喜欢沉默的九零后:群体压力滚粗!

90后在现实中比网络上有更多意见表达,网络“无存在感”降低了他们线上互动的热情。

钛媒体注:讨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最不该忽视的群体就是九零后。钛媒体作者常宁曾发表《当“沉默的螺旋”遇到中国九零后》一文,通过一份90后人群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总结出一个趋势:90后人群在网络环境中的意见表达很特征,“沉默的螺旋”理论在90后身上很可能是失效的。

下面这篇文章作为作者的第二次研究。二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反而敢在“压力较大”的现实环境中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喜欢保持沉默。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不畏惧群体压力,敢于说出心中想法,喜欢表达意见,在现实中表达的更多。因此,沉默螺旋在这部分人身上想要起到作用有些困难。

【查看更多的系列文章,请进入钛媒体90后专题:九零后观察

离《当“沉默的螺旋”遇到中国的90后》在钛媒体上的首次发表已经4个月的时间,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国内对90后人群的研究渴望愈发迫切,许多互联网公司也越来越希望深入90后人群。我今年的博士论文研究进展正是围绕同一主题,但由于整个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很长,迟迟未能完成续篇,并且在没有经过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后,也不希望贸然得出信口开河的观点。

目前,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全部完稿,历时1年3个月,共计16万多字,其中有12多万字是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大量调查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研究,内容大致包括:在不同环境下他们各种表达意见的情况;影响他们这些行为的浅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网络媒体接触和微博使用情况);不同人群的具体行为、性格、家庭和成长经历、各种心理等生活形态上的深层因素调查研究;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发现。

所以今天才有精力和耐心紧接着推出后续一系列关于90后的行为、生活形态、媒介接触、意见表达等方面的内容,也是对前一篇《当“沉默的螺旋”遇到中国的90后》中的观点的扩充和延续。这番研究也十分应景,进入钛媒体近期关于90后人群的调研和观察系列。此后,该系列的每篇文章都会披露一些发现,逐渐呈现给希望了解和关心90后人群的人。

本文要推出的主题研究是,“如果跟别人讨论敏感话题时,与他人观点不一致,90后大学生会不会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这次研究,希望测量的目标是:如果他们在现实生活、网络匿名(论坛、贴吧等)和网络实名(微信、人人网或实名认证的微博等)这三种环境下分别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怎么办?是坚持表达看法,还是保持沉默?如果坚持,为何坚持?如果沉默,又为什么沉默?一些研究结论出人意料:

 

1、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表达自己看法的程度和比例最高,网络匿名环境下坚持表达观点的程度和比例最低。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65.5%的90后大学生会坚持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只有5.4%的大学生遇到上述情况会保持沉默。在网络实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看法的比例是29.5%,保持沉默的比例占3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匿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看法的比例最低,只占26.7%,但沉默的比例却是三种环境下最高的,达到39.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什么不同?

首先,这跟我们常识上所认为的相反。我们都知道,人在别人都知道自己身份的环境下(比如现实生活或网络实名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比较大,比如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挤或者孤立等不友善的行为,所以通常意义上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最不太敢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群体压力)。但是,上述数据恰好说明了一个相反的结果,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反而敢在“压力较大”的现实环境中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喜欢保持沉默。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不畏惧群体压力,敢于说出心中想法,喜欢表达意见,在现实中表达的更多。

其次,按照以往的研究和我们的常规认知会认为,人在匿名环境下所承受的周围人的压力是比现实生活小许多的,所以人的害怕被孤立的心理也是减小的,所以会无所忌惮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表达的观点会更多。

但是,这次研究却发现,90后大学生在网络匿名环境下并没有因此有更多的意见表达,反而远远小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见表达,也低于他们在网络实名环境中的意见表达。他们在网络匿名环境下遇到与人讨论话题意见不合时,保持沉默的比例接近2/5,远高于其他两种环境(现实和网络实名)——在三个环境下的表达观点和保持沉默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这一疑惑也正是这个群体很值得注意的一个特点。为什么许多90后大学生在匿名的网络环境中遇到话题讨论的情况时,不表达自己的看法呢?是不敢表达,还是不愿意表达?还是有其他原因?不敢和不愿意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也会因此决定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判断。——关于具体原因,会在后续文章中重点解释。

 

2、90后大学生依然注重线下交流和互动

提到90后,我们会想当然的就给他们扣上一个帽子,认为他们非主流、太个性、非常特立独行、非常自我、希望追求完全的与众不同等等。然而,通过这次研究的数据和后期大量深度访谈分析后发现,90后大学生虽然生活在网络时代,网络已经完全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他们几乎全部每天上网,但出乎想象的是,多数90后大学生更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上图数据已经可以一定程度说明)。许多被访者表示,相比于网络,他们更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与周围的人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他们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专属于网络的网络人”,他们依然十分注重线下交流和互动。

主要原因在于:网络的“无存在感”降低了线上信息互动的热情

网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传播工具,让90后更好的了解世界的一个途径,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大量信息资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强等。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会让许多人感受不到面对面交流时的存在感,表达观点时没有真实的互动对象,感受不到对方的态度等等。这种“无存在感”会极大的减少他们在网络上分享信息、互动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积极性。并且,如今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泛滥也会让他们的声音迅速淹没在海量信息流中,并不能引起更多关注,这对于有表现欲的90后来说无疑是一种失落。

因此,许多被访者虽然上网,但仅限于浏览新闻和获取信息,并不会沉溺于网络上的交友、聊天或讨论。他们甚至经常把网络上的事情拿到现实生活中与周围人分享、讨论和表达意见。另外,加之网络环境的混乱,许多人更加感到厌倦和不愿意表达或交流意见。

 

3、务实的人际关系观

90后大学生非常注重维护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也非常务实。这一点与我们通常对90后的印象有些相悖。通过深度访谈发现,90后大学生并不会像传统上理解的那样:过于个性和张扬;“不管不顾”他人的看法;另类独立等等,相反,许多人在访谈中并不希望我用“个性”来描述他们,他们十分注重维护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渴望被他人认同。这一点在完全符合沉默螺旋特点的90后大学生(比例约占1/5)身上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他们为了不被周围人群孤立,将维护和谐关系看的非常重要。

然而,即便是坚持己见、勇敢坚持表达意见、敢说敢为的“中坚分子”(比例超过半成)也大都表示,在表达方式上会斟酌,尽量使用他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不会不给别人“面子”,希望在保持关系的基础上坚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整体上看,90后虽然追求自我发展和个性的释放,但仍希望能融入周围的环境,与周围人保持良性的互动。这些也体现出90后务实的做事方式和态度。

 

4、整体评价

总体来看: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反而敢在“压力较大”的现实环境中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喜欢保持沉默。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不畏惧群体压力,敢于说出心中想法,喜欢表达意见,在现实中表达的更多。因此,沉默螺旋在这部分人身上想要起到作用有些困难。

从2011年开始,我便参与中国传媒大学IMI市场信息研究所《2012 IMI 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大型调查项目,对当时的90后大学生在网络化时代的媒介接触、生活形态、价值观等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这次是对90后大学生互联网生活的一次权威且全面的初探。当时的研究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对90后较为新颖的认识:不能给90后贴上统一的标签,他们是多元的;主流的才是大多数;“自我中心意识”强,寻求“自我认同”的程度很高;他们对个性的理解有差别;利他精神减弱,较注重自我感受和个人追求等等。

今年4月底,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和国家广告研究院等机构又发布了《媒介·消费2014中国大学生调研报告》,继续对中国90后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变化、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休闲娱乐等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同样参与到这次延续性的调查中,并且我博士论文的切入点就是90后,所以机缘巧合的搭车借助本次调查收集到了非常宝贵的基础数据。通过对前期数据的分析后,我又从样本中选取了具有典型数据特征的人群(共区分了6类人群)的一部分人进行了大量的深度访谈。

访谈分析结果也进一步验证并拓展了2011年的调查结论,尤其“中坚分子”身上更多的体现了其中的某些特点。

比如,他们非常自信,对自我的认同度非常高,因此表达观点时非常有底气。比如,他们对观点的控制欲较强,希望能说服别人同意自我观点。他们的表现欲较强,非常希望通过表达让他人了解并认同自己的看法,寻求一种成就感。再比如,他们虽然与他人观点不一致时会争论,但是对持不同观点的人非常包容,等等。他们的这些特征和心理一方面会促进意见表达,另一方面也会让他们面对外界群体压力时能够无所畏惧的坚持意见。他们的这些特点是对抗群体压力起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沉默螺旋在这部分人身上想要起到作用有些困难。(本文首发钛媒体,更多详情和内容请关注后续文章)

【作者声明:1、本文的观点以及文中提到的所有数据只为个人研究,不为任何商业目的,内容和数据解释权只归作者常宁本人所有。2、系列文章首发钛媒体。在此真诚感谢感激我的恩师对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本文系作者 常宁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中国有句老话叫无知者无畏和你所说的什么抵抗群体压力没多大关系

    置顶
    回复 2014.06.30 · via pc
  • 我只想说作为一个90后(我是90年的),90后自身也有一个分界线,95是个分界点。95前的孩纸们和95后的差距也很大,从某种角度来说反而觉得95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90后。至于表达这方面,个人周围的人觉得虚拟世界中的没有很大意义。仅是个人看法。(微笑)

    回复 2014.06.30 · via pc
  • 作为一个90后,想要发一下声,其实每个90后都渴望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不是被动地活在别人品牌的阴影之下

    回复 2014.06.30 · via pc
  • 听美女主持采访医学领域专家音频节目《手机养生堂》,速来下载“我好啦”APP,可在安智等各大安卓市场免费下载,苹果手机可在苹果市场搜索“我好啦”下载安装!

    回复 2014.09.26 · via pc
  • 我只想说作为一个90后(我是90年的),90后自身也有一个分界线,95是个分界点。95前的孩纸们和95后的差距也很大,从某种角度来说反而觉得95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90后。至于表达这方面,个人周围的人觉得虚拟世界中的没有很大意义。仅是个人看法。(微笑)

    回复 2014.06.30 · via pc
  • srefgsadfasdf

    回复 2014.06.30 · via pc
  • 90后是个群体,只是调查大学生,算不算很全面,有没有意义?

    回复 2014.06.30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