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计划”的理想效果,是促使自媒体生产更多好内容

本计划从技术层面透露出了一个重大的指向——算法智能推荐的在腾讯内容生态的全方面运用。

跟今日头条的“千人万元计划”相比,腾讯的“种之芒种,万物生长”的芒种计划显得文艺十足。自媒体人兴许爱玩文艺,但在流量和票子面前,并不忌讳平台方左牵流量右擎钞票赤裸裸席卷而来。鉴于腾讯财大气粗流量丰沛,自是另当别论。调侃到此打住,正儿八经来说说我关于腾讯芒种计划引发的几点冷思考。

芒种计划梗概 

本次发布会主体内容为以下四点,细节给位老爷自行请教搜索引擎。

第一,开放全网流量及数据、技术资源,通过智能分发及兴趣推荐,为自媒体提升流量拓展渠道。

第二,开放内容生产能力。即为自媒体提供强大的专业媒体级别的移动内容生产能力,为内容生产者提供全面又易用的媒体工具。

第三,开放用户连接。即为自媒体建立用户连接提供平台。

第四,开放商业变现能力。即为自媒体实现商业价值提供渠道。

100%分成。在分成上,入驻媒体/自媒体在文章页面上获得的所有广告收入,将100%归其所有;
2亿补贴。对于那些坚守原创、深耕优质内容的媒体和自媒体,腾讯还将给予全年共计2亿元的补贴;

腾讯的诚意

首先,自媒体内容可以通过企鹅号触达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手机QQ新闻插件组成的腾讯资讯产品矩阵。其日活跃用户数超过了3亿,诚如官方所言这是最具吸引力的——这相当于目前国内其他主流移动资讯产品日活跃用户总和的3倍。

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手机QQ新闻分属网络媒体事业群(Online Media Group,简称OMG),微信事业群(WeiXin Group,简称WXG),社交网络事业群(Social Network Group,简称SNG),此番通过企鹅号打通,意味着各个事业群的共同协作,这背后并不容易,背后明显是腾讯高层的大力推动,因此可以从根子上确定此次扶持计划诚意十足。

至于为什么流量对自媒体人是最大的吸引力,这个很好理解,首先,最起码的广告分成得靠流量支撑,再者,真正来大钱的业务还得是粉丝深度运营,而平台方的补贴扶持充其量只是锦上舔花,有本事拿下寥寥千个名额中一个的自媒体往往也不差这点钱。

算法推荐面临的两道坎

本计划从技术层面透露出了一个重大的指向——算法智能推荐的在腾讯内容生态的全方面运用。很早之前我在写关于今日头条的文章时就指出了智能算法面临的两道坎。

其一,算法推荐本质是从编辑推荐转变为更大程度依赖于用户自身的兴趣标签和浏览行为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内容推送,其中有个风险就是根据用户阅读情况决定对一个内容是否扩大分发往往让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东西获得更大曝光,而小众有深度的内容常常被雪藏不易发掘,很容易导致平台平庸寡淡的内容泛滥。

这个问题的破解,平台方技术上还真不没啥太好的法子,反而是对内容生产者提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不但要高质,还要学会说人话,用通俗有趣的方式演绎。作为平台方,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甚至对部分自媒体进行培训。

其二,使用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的产品(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人们常常发现在看过一两个领域的内容之后,往往全部给你推这块的内容。譬如你看了数个LOL的帖子,下次打开基本就是满屏的攻略贴。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阅读需求是块难啃的骨头,当然这一块腾讯方面不可能没有发现,业内也有人称这种情况为“内容茧房”。

平台开放or封闭,是个问题

此前,记得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先生说过一句话,大意为不开放的平台不是好平台。针对平台的开放性,我来补个刀。对自媒体人来讲,平台开放是一种“情怀”,但对平台方而言稀缺更见价值。目前的普遍情况是,憋一文急吼吼四处分发(当然包括我),贴十几个平台花的时间可能比写一篇还长,对自媒体人来讲这可谓是甜蜜的痛。这导致各大自媒体平台内容重叠度极高,不管是对平台还是对用户都不是什么好事。

但这必定是阶段性的,日后,自媒体们IP化是大趋势,同时平台签下IP化的自媒体形成辨识度是制胜的关键砝码。各大自媒体平台走半开放路数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大方方签下特定的自媒体人,约束自媒体人在其他平台发稿,形成内容的独占(2012年启动的腾讯大家就是不错的尝试)。对人手不够的自媒体人来讲,也能省心不少,把这时间用来好好侍弄内容。目前,今日头条的千人万元计划中就要求作者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每个月发布至少10篇「原创」文章(具体数目经双方协商确定);

全网首发3小时。即上述「原创」文章应第一时间在头条号平台发布,3小时后再发布到其他平台;

在其他平台发表已在头条号发布的文章时,注明:XX系头条号签约作者(XX为帐号名称)。 

腾讯的2亿元扶持计划暂未公布细节,在今日头条先走一步的情况下,作为实力强上几个量级的存在,不管以什么姿态都不足为奇。

不给自媒体设限对今日头条等平台会是一个很有力的回击,彰显自身开放姿态。

签约设限更合逻辑(平白无故无附带条件给钱未免太令人诧异),自媒体们或许将在一边是看似如日中天的今日头条,一边是财大气粗的腾讯间做出选择。

长期来看,半开放形态有个好处就是形成自媒体们的竞争上升意识,以达到签约为荣,这无疑能够促进整体内容质量的提升。平台方这块的精进,除了搭建好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考验平台的运营能力。会不会带着玩,很重要。

平台的开放部分(不扶持但也不关闭其上升通道,提供“准自媒体”一定的曝光机会)无形中会成内容生产者们的淬炼场,功力到家的自会崛起被纳入签约阵营,而薅羊毛的广告党、不学无术的凑热闹分子也自会退散。内容生产本来就是少部分人的生意,360行需要有人说话,更要有人先踏实把活干好。自媒体平台给了人人都能试上一手的机会,但绝非人人都能靠成为“自媒体”吃饭。

腾讯荫下自媒体的前景

在发布会上,腾讯官方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腾讯网坚持了十几年,显示了腾讯的韧性,这无可否认。韧性来自于钱景,广告业务收入是腾讯除增值服务(主要是游戏)收入外最重要的一支。其次,内容除了直接搭载广告变现,更重要的用途是为用户的留存提供养料,这显然不能粗暴地用具体的数字收入来表现其价值。一句话,腾讯对这块会足够重视,自媒体们大可宽心。(说到腾讯的韧性,大伙儿记得想想被割肉的拍拍和搜搜,哈哈~)

但是内容生态建设这块,腾讯不敢懈怠。

再者,此前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就让大家魂牵梦绕了,这次通过企鹅号打通了QQ、微信以及腾讯网络媒体的一些关节,给了自媒体更广阔的空间和资源。日后的玩法将更加丰富,不管是从平台直接获取收益还是通过深度运营用户变现,腾讯都搭建了独一无二的优渥环境,供自媒体生发。

对比一下更清晰,主打新闻聚合智能推荐的平台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更像是一个点,而腾讯玩的是更高一个维度的“生态”,两者虽然看似都拿大把钞票反哺内容生产者,大处实际上并没太多可比性。此处老徐斗胆预测,今日头条离被阿里系收购或许不远了。

【钛媒体作者:徐戈,微信公众号:daai1024,老徐有话说】

徐戈

1篇资讯

粉丝

网络营销魔法师,微信公众号:daai1024,老徐有话说。微博@徐戈。

本文系作者 徐戈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56
5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