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临床医生创业,技术怎样帮她实现先心病远程诊疗的商业化运营?

在成熟的医疗平台上组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会诊中心是一件事,以会诊中心作为主营业务去公司化经营却是另外一件事。

(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创业者说,最有钛度的创业者故事)

何怡华完全是“被迫”创业。

创建怡华胎儿心脏远程医疗咨询中心(以下简称“怡华远程医疗”)之前,何怡华在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十多年的主任医生和教授,是国内最擅长胎儿及成人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医生之一。

怡华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是一个围绕胎儿心脏病管理的网络化会诊平台,去年7月正式创建。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创业的一个小高潮,何怡华以“远程医疗网络平台建设”作为“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内容,项目得到政府资本的青睐,“无心插柳”的成为这场创业热潮中的一员。

“非典型”互联网创业者何怡华

何怡华是个非典型互联网创业者,谈到创业这件事既没有“风口理论”,也没有精美的PPT和励志故事。“我们是北京市科委三产投资的,北京有很多行业都在做产学研成果转化,当时医疗领域的很多项目还在先期研发阶段,市里又想推进这个领域,所以就选了我这个项目成立了公司。”

在做“十二五”课题期间,何怡华的研究涉及“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在何怡华收集标本做研究的同时,实际上已经把远程会诊中心在全国各地的“点”给布上了,初步形成了后来远程会诊中心的基本框架,再到拿到投资,“创业”几乎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胎儿心脏病管理的价值被低估

怡华远程医疗专注的先心病是一个高致残、高致死的疾病,手术费用极高。从2005年算起,至今十多年里先心病一直位于我国胎儿出生缺陷之首,数据显示,在100例出生缺陷中,就有近70例是先天性心脏病。

这对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但全国有能力做胎儿心脏产前诊断和管理的医疗机构却不超过10家。

及时、准确的产前胎儿心脏病诊断,和合理的预后咨询,是可以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然而当下产前诊断的方式比较受限,目前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但这项检查技术在最近十年才发展应用开来,在全国各地的应用良莠不齐相差很大。

此外,国内目前也没有一家机构能提供“预后咨询”,被筛查出的胎儿能不能生、什么时候生、在什么医院生、手术费用多少、预后护理等等这些问题,并没有人准确告知患病家庭。最极端的结果就是,人们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原本可以预后良好的胎儿心脏病被过度引产;而严重缺陷、出生后治疗效果不好的胎儿,则因为诊断不准确而出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目前在国内,即便诊断准确,那些存在先天缺陷的胎儿家庭也很难找到权威机构找到出生救治的临床路径。在医疗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偏远山区出生的缺陷胎儿往往最难得到好的预后资源支持,导致贫困和偏远区域的检出率低、发病率更高、死亡率也更高。

“并不是说我想去做什么,而是我们恰好站在了临床需求点上。”何怡华说。

尽管互联网+医疗浪潮已来,但是医疗行业太复杂。对于何怡华来说,做这件事最大驱动力是她眼中医疗现状和庞大的临床需求。

2013年何怡华在一次海外留学者援藏活动中到访梅里雪山脚下迪庆自治州德钦县。她发现,这个距离香格里拉180多公里的地方,交通状况很差,医疗硬件条件很有限,却有一间房间被作为“远程诊室”。当地卫计委官员解释,来援藏的医护志愿者每年只能在当地停留很短的时间,他们希望通过远程诊疗室获得外部医疗资源的长期支持,但由于硬件条件很差,远程诊疗室并没有真正被使用起来。

何怡华停留在德钦县期间还目睹了一例胎儿死亡,当地民众拥有非常朴实的宗教信仰,胎儿家庭和当地大多数人一样判定这是一起“命中注定”。这件事对何怡华触动极大,类似德钦这样的地区,对外界医疗支持的迫切渴望却是长期的需求,“如果能提供相应的医疗技术给当地,也许有的疾病是可以治疗的,有的胎儿是可以活的。”何怡华说。回北京之后,何怡华把微信取名为“梅里归来”,这成为她创办远程诊室的起点。

北京安贞医院的胎儿心脏产前管理在全国都是领军者,也是全国第一家开设“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的医院。何怡华曾受国家卫计委委托牵头制定《胎儿心脏病诊断咨询及管理指南》,主编出版过《胎儿心脏病学》,是国内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方面的顶级专家。

“在我这个行业,我现在在全国掌握的技术和战略、占有的平台,在这种位置上,我认为我们应该来做这些工作。”何怡华说。

探索商业化运营

在成熟的医疗平台上组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会诊中心是一件事,以会诊中心作为主营业务去公司化经营却是另外一件事。

怡华远程医疗的服务流程是,患者在网上预约、在线支付成功后会得到就诊通知,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内被接入远程网络会诊中心,最后得到专家会诊结果和救治方案建议。

在这个简单的就诊流程后面,每一步都需要技术支持。“我一直都是一个医生专家,除了临床技术,软硬件的研发、商业模式运营都不是我的强项,需要联合各方的力量。”彼时何怡华必须马上解决的难题是技术,技术上最大的难题来自影像资料。

胎儿心脏的影像资料大多是动态图像,要想让图像不损耗的情况下从当地医院传到会诊平台上,需要专业的传输系统。按照市场行情,这样的系统单硬件安装就需要至少20万人民币一套,免费投放这个传输系统到各地医院是一笔无法想象的成本支出。

何怡华因偶然的机缘结实了做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起家的全时公司创始人陈学军。陈学军对远程医疗一直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他认为,“开会”解决的是官僚机构的效率问题,医疗则能够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意义更甚。

基于对远程医疗这件事的认同,陈学军和何怡华一拍即合,全时根据何怡华对数据和影像资料的要求、费用接受能力,专门定制了一个“盒子”,解决了何怡华最苦恼的技术传输问题。除此之外,因为每个医院的hiss系统出于安全考虑不能连接外网,而远程医疗完全离不开外网,全时还帮何怡华专门定制了一个网络开关,让医院的外网和内网并联传输,保证了所有参与会诊的专家和当地医院都能够在合规下进行远程会诊。

在怡华远程会诊平台上,有产前胎儿心脏影像诊断科、小儿心脏内科、小儿心脏外科、妇产科、遗传咨询等很多个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他们联合协作为胎儿心脏病做产前诊断、出具产后诊疗方案。除此之外,何怡华还把在美国从事心脏病儿童救治的华人医生聚拢在平台上,和美国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诊断治疗中心达成合作。

为了让远程医疗平台上所有提供服务的人都能持续参与,怡华远程医疗中心设定,所有参与会诊的专家都能获得一点点劳动回报,而那些帮助患者提供影像资料上传的当地医生也将从中获得一定劳动报酬。

这个商业模式很像共享经济模式下每个人通过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获得额外收入,但事实上,以这些专家在他们各自领域中的影响力和价值计算,通过在远程会诊中心上获得的劳动收入微乎其微。

何怡华并不期望用这个公司这个模式赚很多钱。但她很清楚,只有让参与服务的每一方都获益,一个事业才可能走的更远,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何怡华告诉钛媒体编辑,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发明基因队列芯片,这样就可以用更简单的检测方式诊断先心病,但这需要采集足够多的患者血样标本,并且需要患者家属的支持。这位临床医生的事业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韩洋)

本文系作者 韩洋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