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在参加竞拍话题“做生态是企业做大的唯一选择吗?”,欢迎提出不同观点,赶快登陆钛媒体给话题投稿吧!】
多数人谈及企业要不要做生态,更关心的是传统企业如何从互联网企业不断蚕食的市场夹缝中破局而出。更多互联网+的弄潮儿在谈论生态时,言必谈创新、价值与理念。
且不论贾跃亭最终会把乐视生态带向何方,他有句话却直击“生态思潮”的要害,“……我意识到,围绕乐视这场舆论风暴,本质上其实是传统思维与下一代互联网生态思维的冲撞;是专业分工模式与互联网生态模式谁才能代表商业未来的趋势之争。”
生态之争演变趋势之争,传统企业被推向浪潮之巅
近年来,由于新型互联网企业的强势崛起、互联网巨头的四处圈地,互联网发展的态势趋向于不断侵占传统行业的地盘,进而蚕食、冲击,甚至是颠覆。头部企业隐隐感受到“无生态,不存活”的商业剧变正在降临。
零售、家电、媒体、图书……传统企业正被互联网一步步推向浪潮之巅。
于是,我们看到了电器行业的“龙头”海尔正向着平台型生态圈组织转型:在“人人都是CEO”的号召下,依托于海尔集团的生态圈组织架构,员工的“创业梦”通过小微公司得以实现;
我们也看到了庞大集团晋升汽车行业互联网生态圈创建者的转变:通过推出互助租车、叮叮搭车、会员积分等形态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出行、住宿、餐饮等便捷服务;
再如颠覆传统书店售书模式的诚品书店,其打造的一站式服务俨然成为“书城生态”:基于书店的架设之外,推出创意礼品店、特产店、私人定制服装店、时尚用品店等,在整体的建筑范围内还打造出画廊、互动空间、餐厅、咖啡馆、鲜花店、超市等,如此多的“场景化”布局以及线上线下的互动营销,并没有偏离“书店”这个大主题,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海尔、庞大以及诚品,正在借助互联网构建或大或小的生态圈子。从营收和规模来看,生态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或许真是一剂“灵丹妙药”。但并不是说,构建生态对传统行业做大做强一定有效。
致力于产品升级、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美的集团,在专业领域不断耕耘、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为更多茫然无措的传统企业上了一课。这堂课,没有提互联网,也没有提生态。
以“成败”论,生态并不是判断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道路正确与否的关键所在。当“资本红利”归于沉寂,传统企业能够跑得多快、多远取决于成本优势、人口红利下的规模优势以及制度优势还剩下多少。
没有根基的互联网生态,无异于大海浮萍
作为信息和技术爆炸的时代下的产物,构建起足够强大和稳定的生态圈是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愿景和目标。围绕用户体验,围绕内容消费,生态让“独角兽”尝到了甜头,让中长尾看到了希望。
以阿里的“新零售”生态为例,淘宝天猫让商家告别实体店,“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诚信体系让网民敢于在网上完成交易;支付宝则从支付环节帮助网民解决付款问题;小微金服帮助商家解决借贷难的问题;菜鸟网络作为此生态闭环的最后一环,解决的是商家物流配送问题。
从销售到支付,从借贷到物流,这一闭环生态也正是阿里新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新的零售业。
放眼全球这都是一个体量巨大且综合程度高的生态圈层,双11单日销售额高达1207亿的神话愈发让中长尾觉得构建生态是企业壮大之必然,哪怕仅是一个“小而美”的生态圈也有足够资本去谋求新的出路了。
不同于阿里以电商为切入口构建生态体系,小米是一家以智能硬件为突破口打造生态的公司。
最初覆盖手机、电视、智能家居三大硬件业务,接着打造出涵盖游戏、影视、社交等内容的互联网内容生态,最终延伸拓展至云服务、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服务生态,以及连接用户的小米网。在去年,小米已经实现了其生态链产品收入飙升220%的惊人业绩。
回顾这两个生态巨头案例,从生态构建的总体思路来看:阿里过往在电商领域卡位人流、物流、资金流,最终得以构建起庞大的超级生态帝国,并延伸至各个领域。今年马云提出的“五个新”正是阿里生态帝国意识形态的最新总结与论述。
从生态构建的实操步骤来看:小米以智能硬件为突破口,通过硬件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并搭建起平台,即所谓的智能硬件生态圈。接着借助MIUI在智能设备上搭建移动互联网生态,提供分发及多元化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生态圈,就是小米的电商平台。
目前,它已经悄然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在按部就班构建生态圈的背后,小米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贯穿始终,这也是小米生态圈的根基所在。
在阿里和小米逐步打造自有及外延生态的时候,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在乐视自己看来,生态之争是传统分工模式与互联网生态模式之间的趋势之争,这并没有错。人们所困惑的是,生态构建的时间、策略是否合理,以及建立的是否是一个自洽生态。
如今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谈规模,必谈创新,必谈生态。
泥沙俱下,引发一种乱象:生态布局章法混乱,无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者有之,无视经营秩序、投机取巧者有之,无视投入成本、肆意扩张者有之,将“步步为营”式、“一锅乱炖”式的布局打法混为一谈。
五花八门的战略布局,倘若丢失“内核”,即使搭建起所谓的生态帝国,也无异于空中楼阁、大海浮萍。这个“内核”可以是产品,可以是用户,可以是一项技术革新,但像“做网站的半途跑去造汽车”这样的事情没有根基也没有逻辑。
制造概念或许对于企业的谋篇布局有所助益,但看似坚如磐石的生态圈倘若在个体之间没有“血脉”维系,我们何不等它们足够强大时再高唱引领思潮的论断?(本文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写的不错,都说到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