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6日的2018 T-EDGE 全球创新大会上,针对新科技作用于未来医疗产业的发展影响,More Health的COO王晓江、美国深透医疗CTO张涛、中关村药谷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小兵展开了精彩对话,就当下当下医疗领域的基因编辑、跨境医疗、前沿科技与治疗的结合以及未来的医疗研究创新方向等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大数据、AI、区块链技术如何影响传统医疗方案的改变、如何建立人们对新科技采用的正确认知、创新企业如何在行业细分市场继续发力、如何缩小国内与国外的医疗方案差距、如何清晰认知国内医疗产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创新方向等等,已经成为当下IT科技创新与医疗研究领域更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共同话题。
针对基因编辑这一热点话题,吴小兵进行了较多的阐述,从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科学认知,谈了基因编辑研究前沿的科研方向等等。
“在基因治疗领域,在基因诊断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也毋庸置疑,有非常多的应用。至于人工智能,我觉得是正在进行中,在新药研发里面,基因药物的研发,像罕见病,单基因遗传病三千种以上,有非常多前期积累的研究数据,这块在人工智能可用于知识梳理和体系梳理,我们也和做这个的公司进行探索,但是真正的应用还没有开始。”
王晓江的More Health,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跨境的统一医疗平台,对跨境患者的需求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系统通过将AI技术更好应用在自己的平台上,依靠数据科技将国外先进的诊疗手段、康复体系落地国内患者。
“我说More Health未来会是一个软件公司,我们会深度挖掘这些电子病例,希望通过这些挖掘能够给主诊医生提供更多的病例案例的信息,包括数据,这样辅助医生给病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这也是More Health未来很好的商业前景。”
被问及《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上映,对癌症群体在跨境就医上有什么影响时,王晓江称,这个电影播出后,国内加快了靶向药的批准流程。很多人跨境,相信的就是国外的医生平台可以给到诊断和诊疗。
这些选择跨境治疗的或者是诊断的病人的特点,首先肯定都是重症,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癌症,还有很多疑难杂症。他们在国内不能获得最先进的治疗药物或者是手段,而在国外可以获得,这是他们选择跨境的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他的治疗理念,其实比国内要先进一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MDT多学科会诊。一个重疾,多学科会诊是必须要求的。癌症也是多学科会诊,国内倡导很多年,但是落地执行是形式大于内容。
第三个其实李天天总大概提到过,疾病治疗的愈后和康复。其实,在国内这个系统是非常缺失的,在国外,特别在美国,治疗以后康复手段非常多,这样就造成,在美过治疗以后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比在国内治疗的生活质量要高很多。所以,那些对于治疗后期有更高期望的病人,有经济能力自然选择跨境。
随着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植入现代化医疗解决方案,拓展了整个医疗产业链的创新方向,为整个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细分的创新方向。区别于吴小兵和王晓江在基础医疗科学和临床方案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张涛所代表的深透医疗更加致力于针对医疗影像技术的创新,更加靠近数字化技术解决医疗资源分配的问题。
“我们第一款获得FDA认证的产品就是用于影像测试快速成像,原来全身成像是20分钟现在是5分钟,通过AI达到跟20分钟一样的质量,接下来是要取得FDA的磁共振成像认证,因为它相对应的病种更多,接下来怎么能够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获得磁共振软件的批准,也是我们公司接下来的重点。”
以下是More Health的COO王晓江、美国深透医疗CTO张涛、中关村药谷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小兵的对话全文,本次对话由钛媒体智慧医疗资深记者付梦雯主持,略经钛媒体编辑:
面对医学上可能是最难攻克癌症,三位的研究可以做些什么?
钛媒体:下面有请圆桌论坛的嘉宾,王晓江、张涛、吴小兵。我们这三天讨论了新消费新技术新世界,刚刚几位嘉宾有提到医疗其实在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三位嘉宾的关注虽有不同,但却都是医疗领域,比如说More Health是为癌症患者提供方案,吴小兵博士关注的重点是基因治疗方面。所以,我第一个问题是想要问一下三位嘉宾,就现在医学上可能最难攻克癌症而言,三位所做的事情可以为癌症患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能帮助他们做些什么?先请王总回答这个问题。
王晓江:More Health是给中国的重疾患者,当然还有癌症患者提供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最顶尖的医生,各个学科的医生,给全世界的重疾患者,来做单学科和多学科会诊。我们有自己的平台,我们也可以做赴美的转诊业务。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技术平台,所以我们不仅是一家美国的医疗公司,同时我们也是一个拥有人工智能开发能力的软件公司,这个也是我们公司未来的商业前景,谢谢。
张涛:我们深透医疗是一家来自于美国硅谷的创业公司,我们的核心方向是制作人工智能和医疗影像结合的软件。我们的软件主要目的针对医疗影像成像环节提供更高效的技术帮助。在全美,每年有3500万病例利用MRI核磁共振城乡,有两百万别的病例是监测肿瘤和治疗的案例,都需要医疗影像作为重点环节。我们深透医疗的软件利用人工智能来更有效更快的得到高质量图像。举个例子,我们研发的依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AI影像处理平台,将原有测试速度提高四倍,这款软件也是刚刚得到FDA认证。医疗影像是包括癌症检测和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我们公司比较关注这个方向。
吴小兵:我个人一直在做基因治疗和病毒载体的,这个领域是大家比较关注。看到了基因技术医疗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多,基因治疗也在公众的视野里出现的越来越多,不仅仅针对肿瘤。我自己是专注于单基因遗传病罕见病的治疗,最关键的技术是载体技术,就像卫星要上天需要有火箭一样,把基因放到细胞里也需要载体,病毒载体是主流的技术。我们前一段时间,看到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的话题在公众视野里有非常多的出镜。这块技术进展很快,但应用也有着更高的医疗监管门槛。
基因编辑婴儿,到底错在哪里?
钛媒体:谈到基因,前段时间基因编辑婴儿受到热议,刚才李总(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说基因编辑婴儿不是进步。现在大家对基因编辑这一术语都不陌生,但是对于基因编辑真正会产生哪些实际应用,或者是怎么样落地,怎么样跟大家生活怎么结合在一起,可能会比较迷惑,想从您的从业角度谈一谈对基因编辑话题的理解?
吴小兵:基因技术实际已经走进大家的生活。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唐氏综合症筛选,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用无创方式,不用取羊水,从母体血液里头就可以检测到,多一条染色体胎儿的状况。所以,这一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很多的医疗场景了。
但是,这个技术真正在人体里头的应用,还是需要遵守非常多的医学监管的规则的。刚才说到的,这个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刚才天天博士说这是非常不应该发生的。它主要的问题不是基因编辑的错,基因编辑这个技术未来应用前景应该是非常广泛的,而它主要的错误是在于现阶段,我们人类在对这一技术的掌握还有限的情况下,还有非常多的风险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对这种生殖系统进行操作,它会我们后代的影响很多是未知的。
现在的基因治疗研究,是体细胞基因治疗,针对我们现在存在的个体的非生殖细胞,而不能够说波及到他的后代。从未来来讲,这块会不会突破,要在未来到来以后,才能够去做。所以这个事件现在来讲,最重要的错误还是在于它对人类的胚胎进行操作以后,未来发育成一个个体,从本质上来讲,是会传递给他的后代的。
从跨境治疗热背后看到了什么?
钛媒体:刚才谈到热议的话题,今年比较热门的另外一个话题是《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上映,让大家认识到了癌症群体在跨境就医上遇到的各种难题。有统计显示,中国每年赴美就医人说超过30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肿瘤患者。从More Health角度看,选择跨境就医的患者有什么特点,为何国内的医疗条件满足不了他们?
王晓江:这个电影播出后,国内加快了靶向药的批准流程。很多人跨境,相信的就是国外的医生平台可以给到诊断和诊疗。
这些选择跨境治疗的或者是诊断的病人的特点,首先肯定都是重症,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癌症,还有很多疑难杂症。他们在国内不能获得最先进的治疗药物或者是手段,而在国外可以获得,这是他们选择跨境的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他的治疗理念,其实比国内要先进一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MDT多学科会诊。一个重疾,多学科会诊是必须要求的。癌症也是多学科会诊,国内倡导很多年,但是落地执行是形式大于内容。
第三个其实李天天总大概提到过,疾病治疗的愈后和康复。其实,在国内这个系统是非常缺失的,在国外,特别在美国,治疗以后康复手段非常多,这样就造成,在美过治疗以后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比在国内治疗的生活质量要高很多。所以,那些对于治疗后期有更高期望的病人,有经济能力自然选择跨境。
这个是最主要的几个因素,首先是治疗方案和药物,然后是治疗理念,然后是愈后,当然还包括其他的,比如说医患关系,包括治疗环境。
钛媒体:我们看到,今年很多创新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在香港上市,内地也有很多地方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投资。这就很容易让人认为,国内生物药迎来一个新的浪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趋势?针对您刚才分析的对比国内医疗的短板,这种趋势会对其有所影响么?
王晓江: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新药在国内上市。据我所知,国内现在PD1上市,患者不够用,是靶向药,之前要进行基因检测。拜耳出的广普药,但是适应症非常窄,某种疾病发病率很低。这些药物上市是造福中国的患者,我希望越来越少的患者选择跨境,因为可以少付钱。但是我前面说到的,其实在国外不但有新的治疗理念和药物,还有治疗系统,这些在国内短期内无法赶上,所以这是我能看到的。另外就是跨境患者的状况,呈爆发性的趋势,这个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五年,应该是会成为不小的产业。
钛媒体:刚才谈到中美就医环境的差距,刚好张涛的深透医疗是在美国创业的一家医疗AI企业。好像从2017年开始,医疗AI已经是一个投资的热门,大家谈到说去年是属于爆发的一年,今年可能就是细分,包括国际的一些科技巨头,包括GPS(GE、Philips、Siemens)三家巨头也在进入这个领域。您可以谈一谈目前中美医疗AI落地的应用会有哪些差距,因为大家可能会谈到说,国内的医疗AI更多聚焦在影像,国外应用在辅助诊疗可能会更多一点,想听一下您的观察。
张涛:我想主要来谈一下医疗影像整个完整的环节,首先从采集方面是有医疗影像仪器商,GPS或者东软他们会提供仪器。接下来医生采集图像,放射师进行读片,进行诊断,最后一步治疗方案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区域链。
现在不同的公司针对不同的细节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某一个方向进行研发,我们专注的是前期采集。在美国来讲,如果医生要给病人做核磁共振,正常的话要等三个星期才能做上,每个医院的机器都在超负荷运转。
怎么高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在美国有实际价值且可以商业落地。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尽量更高速的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利用人工收集的大量数据集来进行软件的优化。
国内更多集中在人工诊断这个环节,有大量的片子需要人工来阅读,怎么样去取代,所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所以我觉得中美根据本身市场环境的不一样,大家所集中的研发的方向也是有区别,合起来我觉得是一个完整的一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不同的公司应该是完整的把医疗影像这个事业做的更高效,更智能。
如何带来未来医疗产业细分市场的变化?
钛媒体:从您的角度来看,深透医疗作为一家创业企业,您刚才讲到是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向,但可能接下来的一些您会更看好哪些细分领域,怎么样跟这些巨头进行合作?
张涛:我是觉得就像我刚才讲的,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完整的区域链,怎么样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优化,像医疗仪器厂商,更多的是制造出更快更高效的仪器,我们作为软件公司,更多跟前期采集的影像商进行合作,得到高质量图象之后,更多是怎么样做疾病的检测,治疗方案的预测也好,这个我觉得是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针对方向。
当然从人工智能角度来讲,数据是很重要的一点,像我们初创公司去年成立来讲,从斯坦福医院授权近百万张医疗影像这是我们的数据壁垒,像大公司,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数据积累,这是长期的过程,这些公司可以互相帮助。
钛媒体:吴院长,因为刚才两位嘉宾都有聊到中美两地的产业的差距。从基因产业角度来看,您觉得目前国内的基因产业现状跟现美国市场对比来看,我们是处什么样的位置?有着怎样的发展方向?
吴小兵:整个基因产业实际从基因测序技术变得非常便宜之后,基因的测序仪器大量的发展,到基因检测筛查,基因的诊断,再到后面才有基因的治疗这一大块。
国内的基因产业,我觉得跟进的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基因测序。大家都知道华大,很多从华大出来后也创办了非常多测序公司,在整个测序领域发展很快。
还有在基因诊断这块发展的也非常快,在基因治疗这块,我觉得相对来讲,我们的基因治疗在前十年,速度相对缓慢一些,突然发现在西方基因治疗包括了像(KT)基因免疫治疗还有溶瘤病毒的治疗。溶瘤病毒治疗是治疗肿瘤还有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治疗,狭义的基因治疗就是针对这种遗传病的,这块来讲,感觉还是中国的基因治疗在十年前。
接下来的十多年,西方的基因治疗在系统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载体技术,还有临床方案、动物模型,包括载体的生产,所以接二连三出现非常多的新药上市。这块对国内也是很大的促进,国内这几年在罕见病方面的检测筛查都是进展的非常快,但在治疗上面,我个人认为还需要再加油加速。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会给医疗产业带来哪些改变?
钛媒体:好,因为刚刚三位嘉宾都聊到了自己在细分行业的一些现状。因为我们今天的圆桌主题是关于新技术,想请三位嘉宾分别来分享一下,比如说像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能在自己的这些细分领域里面带来哪些机会?接下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王晓江:因为我们自己专利的会诊平台获得了美国FDA批准的,More Health在过去的几年,用了AI的技术在里面,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去做病例的翻译、会诊。
病例翻译的工作量非常大,病例数字化和电子化上面有获益,降低了我们的成本,提升效率,这个是非常有用的。
另外是在未来,我们希望要加大人工智能的开发,所以我说More Health未来会是一个软件公司,我们会深度挖掘这些电子病例,希望通过这些挖掘能够给主诊医生提供更多的病例案例的信息,包括数据,这样辅助医生给病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这也是More Health未来很好的商业前景。
钛媒体:现阶段AI在电子病例上面的应用帮助程度是多少?
王晓江:目前我们才开始开发,但是事实上我们看行业里面这个事情已经在做了,比如说美国的电子病例公司Flatiron Health被罗式(Roche)收购了。电子病例的好处就是很规范,通过AI技术把一些疾病归类,在诊断初期给主诊医生提供大概的方向,比如说某种病人有很多相似性,往这个方向去可以找出合适的方案,这是很粗浅的理解,当然通过人工智能这个可以将来做的更加深入。
张涛:作为医疗影像行业,近两年像您刚才讲的,有大量的文献包括现有产品出现,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能够商业落地。能够像刚才前面吴院长包括王总提到的,怎么样更安全,找到安全性和局限性。每款产品都有局限性,我们使用一款产品都有考量,如果我用人工智能取代放射师,那我在什么情况下会犯错,如果犯错,如果我不确定诊断的精确程度,可能会提出一个警告去请专家过来会诊也好,我觉得这个都是接下来真正市场落地要走的环节,怎么样高效安全,怎么样能够探索出每个产品的局限性,这是接下来的必经之路。
钛媒体:更多聚焦在早筛,接下来您有什么期望,比如说除了早筛会在全病种或者流程上等应用上有什么想法?
张涛:我们第一款获得FDA认证的产品就是用于影像测试快速成像,原来全身成像是20分钟现在是5分钟,通过AI达到跟20分钟一样的质量,接下来是要取得FDA的磁共振成像认证,因为它相对应的病种更多,接下来怎么能够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获得磁共振软件的批准,也是我们公司接下来的重点。
吴小兵:在基因治疗领域,在基因诊断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也毋庸置疑,有非常多的应用。至于人工智能,我觉得是正在进行中,在新药研发里面,基因药物的研发,像罕见病,单基因遗传病三千种以上,有非常多前期积累的研究数据,这块在人工智能可用于知识梳理和体系梳理,我们也和做这个的公司进行探索,但是真正的应用还没有开始。
在我们这个领域里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它的关键技术和这种基础体系的建设。我今天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关村药谷生物产业研究院,我们做的三个平台,其中一个,基因治疗的CDMO这样的技术平台,这个我把它形容为产业高速公路,我们先要解决这些技术体系的问题。之后在前期药物设计里头,我相信AI技术都会应用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梳理的领域,很有前景,我们很关注,包括区块链,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到处学习。大家都觉得它如果能够用于新药研发里面那是非常好的技术,但是它的瓶颈除了技术本身,更重要的还在于各种隐私的管理,数据管理,甚至数据到底属于谁这些争论还都在探讨中。
钛媒体:我这边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因为三位虽然做的方向不一样,但是都是致力于让大家有更好的医疗体验和医疗服务,关于未来医疗是什么样的,很想让三位来畅想一下,大家觉得未来治疗是什么样,自己如何推动实现这样的场景?
王晓江:我说的还是重疾的未来医疗。按照我们的理念,就是首先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治疗,从诊断一直到治疗,然后到康复,应该是一个精准的个性化的治疗。而且在现在全球化的发展之下,应该是一个可以整合全球医疗资源的医疗方案。我们能做的,More Health的愿景是希望能够成为重疾治疗的亚马逊,我们在斯坦福做案例分享的时候,也有人说我们是重疾治疗的Uber,我们想我们打造没有国界的重疾平台,给全世界患者提供优质的精准的治疗方案,这是我们努力在奋斗的目标。
张涛:我觉得作为医疗影像方面,可以用六个字总结,高效、安全、智能,高效就是怎么样用更短时间得到更高质量的图象,全世界各个做医疗影像的人都是不停的向这个方向来努力的,第二个方面安全,首先是人工智能软件安全性,本身需要各个厂商把关,包括FDA相关的管理机构也会对这个进行严格的把握。外加像本身磁共振正光子衍射成像也有辐射,怎么降低辐射剂量,还有造影剂等等,怎么样更安全也是发展方向。最后是智能,长期发展必然是人工智能更多辅助放射师医生来进行诊断,怎么样能够更好的融合也是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吴小兵:我讲一下治疗的方向,因为我们也研究了药物的发展从过去的小分子药物,正在向大家说的大分子,比如抗体蛋白,我们说的基因药物,包括反应核酸的药物,正在进行中,往后还有细胞药物还有组织工程器官工程,这块实际上就是说朝着再生医学,朝着整个医疗治疗史的发展。这个里头,我就感觉到实际上是未来的医疗可能有很多的模式,也是出现改变,我们不见得说治疗就是一个个疗程的吃药打针,也可能变成一种疗法,药物和器械的边界也会模糊,实际上就是说,可能有些治疗就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给它治好了,所以药物经济学也会发生变化,这块我们还是充满了期待,而且相信像这个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再生医学这块一定是在未来的医疗里头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发钛媒体,编辑王珂玥整理)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