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拿到了青橙的定制手机,上面印上了照片和他们自己喜欢的两句话,看起来还蛮特别的。青橙也要送我一部(这自媒体总算没白做啊),我说谢谢,但是个性化定制就不需要了,因为我嫌麻烦。
我和青橙的王总也算比较熟悉,见过几次面,两星期之前还曾在上海长谈过一次。王总从事过多年手机制造,人很实在,青橙的产品在那个价格段里面绝对也算得上性价比高的。但是对于他们做的个性化定制,如果说这是一个公关上的宣传点,那我觉得没有问题,但如果真把它当成是一个产品的卖点,那我还没有太想明白——作为一个多年的数码发烧友,我真没有定制的需要啊。
我特意去青橙手机的网站上去完整的走了一遍它的定制流程,我突然觉得这经历似曾相识:大学时候我们攒电脑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原来那时候我们就C2B了呀。当时为啥要攒电脑呢?不就是因为品牌机贵,自己买配件组装便宜嘛。后来品牌机便宜了,渐渐的也就没人自己去攒了,没必要费那个事了。
其实想想看,青橙这个个性化定制所提供的选择,在别家那里通过不同型号的区分也能得到满足。比如说苹果,黑色白色你可以选吧,16G、32G、64G你可以选吧,想要好点的CPU就买iPhone5,想少花点钱就选iPhone4,这其实和个性化定制能做的也没太大区别的。
对于C2B这个新鲜事物,我觉得我们应该去研究、思考,但不能觉得只要是新的就是好的。在我看来,C2B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个性化定制,第二个是柔性化生产。大部分商家往往重视了前者,却忽视了后者,其实后者才是C2B的精髓所在。
为什么柔性化生产比个性化定制更加能够反映C2B的本质呢?大家只要用常识想想就好了,商家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库存积压。为什么会产生库存积压?因为先生产、后销售。为什么不能先销售、后生产?因为在传统渠道条件下,商家无法收集到足够的信息。那C2B解决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通过预先收集信息,然后指导商家的生产,从而降低库存积压,改善经营结果。
个性化定制只是“收集信息”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它的全部。我可不可以不给消费者个性化选择的权力,只让他们选择买还是不买呢?完全可以啊,小米不就是那么干的吗。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收集到足够指导生产的信息,而不在于那个信息到底是不是个性化的。不做个性化,也可以是C2B。
米兰·昆德拉有本书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什么轻不能承受呢?因为当你太自由、太没有束缚的时候,选择就成了你的一个负担。许多人都有选择焦虑症,本人也是。我最不喜欢买赛百味的三明治,因为他一会儿问我要哪种面包、一会儿问我要哪种酱、一会儿问我要哪些蔬菜,oh my god,我只是想迅速的填饱肚子而已,别让我费那么多脑细胞好吗?
在人群当中,只有少数人是愿意自己做决定,并且也有做决定的能力的,因此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的意见领袖、成为了组织当中的领导者,而大多数人,则习惯于被告知自己该做什么,因为那最省力。大部分人只有在看见了商品之后,才知道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无法自己去决定商品的样子。
我个人感觉个性化定制的适用范围可能并没有那么广,甚至可能是极其狭窄的。这篇文章就用两个问题来结尾吧:
1、你们觉得对于手机来说,个性化定制有必要吗?2、你们能想到哪些自己确实需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呢?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我个人看来定制手机与定制衣服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个性化定制毕竟是小众市场,但并不是不值得去做,不过作者所说的柔性化生产的确是相当不错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