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周一次的「创业 CEO」系列,我们讨论一个创业者如何教会自己成为一位伟大的 CEO,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业公司,往往都是由这样的人在领导。
一个领导人的预测不需要完全正确,一个组织的策略只需要比竞争对手的「相对」正确就够了。
欢迎来到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在线读书会,今天讨论的是第十二章 Using Advantage 与第十三章 Using Dynamics。
Using Advantage 运用优势
「优势」的根源是「差异」,是对手间的不同处。在真实的对战组合中,双方的差异数量多如牛毛。领导人的工作是去辨识哪些差异是关键的,是可以被转化为重要优势的。
在十多年「量产式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被鼓励从众,任何离群的表现则会遭到惩罚。因此,我发现当决定要成为创业者时,我们必须要先「Unlearn」从众这个脊髓反射,即使业界大家都是这样做,也要先思考「Why Not」,才能从那边创造出差异,进而产生出竞争优势 — 不,做同样的东西但售价比对手低,并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
一个优势要可以持久,势必要让你的竞争对手无法复制它。或者更确切的说,没办法复制这个优势底下的战略资源。
竞争优势是一个先天上的优点,一种做事的态度、方法,或是运用这些优势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举例来说,1997-2011 年的 Apple,其竞争优势是 Steve Jobs 的品味,他们坚持用极简、工业设计、垂直整合、每年改版一次等态度与方法去做产品,以及做出来的 iPod、iPhone 与 iPad 等产品。这些竞争优势都是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但 iTunes、App Store、苹果商店与经济规模,也就是 Apple 利用其竞争优势所创造出来的资源,则很难被对手所复制。
因此,一个领导人除了必须要了解自己组织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还需要运用这些优势去创造难以被对手复制的资源。
竞争优势与财富之间的链接是动态的。当优势增加,或是对优势产生的资源的需求增加,则财富才会增加。
竞争优势,或是优势所创造出来的战略资源,并不是创造了之后就可以坐拥宝山,享受一辈子的福报的。事实上,优势与资源会「半衰」,众多的竞争对手更是永远都在后面追赶。所以一个组织的工作是不断想办法拉开差距,也因此为什么 Apple 会每年出一款 iPhone,而不是一款 iPhone 卖 10 年。也因此 Apple 的竞争对手试图用更高的产品更新频率、更多的产品样式去减弱 Apple 的竞争优势。也因此,虽然 Apple 拥有极大的战略资源,一旦 Steve Jobs 离开,人们预期这样的竞争优势将会衰退,所以 AAPL 的股价就开始下滑。
Using Dynamics 乘势而起
重大的改变浪潮就好像地震一样,它会创造新的战略高地,也会弭平旧的高地。
最好的例子就是网络游戏产业正在经历的板块位移,由于智慧手机的普及,让非常多的玩家从玩桌机游戏,快速的转为用 Mobile Apps 玩游戏。这让许多仰赖所谓「Online Game」风潮占到高地的游戏厂商顿失优势,而让许多 App 游戏厂商有机会乘势而起。
那些「不重视细节」的领导人在承平时刻可能表现不错,但乘势而起需要的是对改变以及改变的根源「密切的感觉」。
一个领导人要能够辨识板块位移,除了看见世界的变化之外,还需要知道变化发生的真正根源,也就是之前提过的,看见世界的五个层次的能力。其中 Rumelt 提到有五种迹象,可以协助你感受到浪潮的来临:不断升高的固定成本、政策的放松管制、普遍的预测偏差、既得利益者的反应,以及理想的状态。
以上是我读完这两章之后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也欢迎你留言提出你的感想。下礼拜,我们将讨论第十四章 Inertia And Entropy 与第十五章 Putting It Together。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看清自己的优势本身就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