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人执着于“内容为王”的道理在于——他们只会玩内容,而且玩熟了。在信息远远供大于求的今天,我愿意矫枉过正地喊上一句:去搞钱,搞钱是你的第一要务。做生意,不赚钱是不道德的。
我在钛媒体上发出的《The daily之死》一文发出后(我得声明一下,内容为王已亡是该网站编辑加上的,这后半句虽有点夸张,但的确和我本意相去不远),微博上颇有一些讨论。我愿意就这些讨论做一个再讨论。
时效性问题
有观点认为传统媒体时效性不强,报纸一天最多有搞三份的(晨报、午报、晚报),但依然赶不上互联网的速度。不过我此文重点是在讲传统媒体转型之道,既然是“转型”,当然我假定这些传统媒体已经“搞了网站,开了官微,出了app”等等一系列的动作。事实上,传统媒体至少在介质上不传统,很数字了,时效性对它们而言,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影响力问题
这个要稍许展开一下。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不是一回事。
曾经有学院机构搞过一个“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报告”,当时我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对影响力定义不清。因为它基本上是在看“转发量”。转发量只能说明影响的范围,但不能说明影响力,或者准确地说,不能全部说明影响力。
影响力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告知、说服、行动。告知属于影响范围范畴,受众表示“哦,我知道了”。但我信不信呢?我会不会按照这个信息去行动呢?这不是一个转发量能说明白的。所以那个研究最多是“微博意见领袖影响范围报告”。
门户标杆新浪的起家走的就是“影响范围”这个路子。陈彤和人合写过一本很厚的书《新浪之道》,但其实四个字就说明白了:海量快速。海量快速的信息能够迅速催大影响范围。但很难培养有“说服甚至行动”的影响力。人们最终相信了新浪上某一个网页上的内容,不是因为它是新浪的网页,而是那一行小字:“来源:****报”——正如我原文里提到的:报纸都登了,那还能有假?
不得不承认,传统媒体的影响范围今天是靠数字媒体(或者说门户、搜索、社交网络)传播出去的,影响力的后两层却和它们关系不大。
我们的确可以看到,今天这些商业数字媒体在补影响力的后两层的短板,仅就科技这个门类而言,几大门户都在弄自己的原创内容。它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影响范围,或者这么说,影响范围已经大无可大,增长有限:中国网络人口增长红利吃完了。
内容模式
这个问题更复杂一些,请允许我更啰嗦一点。
先来看下面这张图:
上面这个图的核心关键在于:你能保证你持久性地源源不断地生产高品质内容吗?而且还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层面?非常难。商业模式的要素之一是可复制,而所谓“高品质内容”恰恰是相当难复制的。于是你不得不面对广告商和你计较:究竟是谁看了我的广告。
我不是不知道数字世界所带来的一些“新新闻生产方式”,众包也好,动态数据图也好,地图新闻也好,我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出例子来。但要命的问题是:嗯,这些东西很炫很酷很有趣,不过,能不能告诉我,受众是谁?广告点击率怎么样?广告主和你之间是金钱的关系,不是欣赏艺术品的关系。
再往下走一步,一样米养百样人,所有人公认“品质高”的内容是很罕见的。微博上就有人认为the daily的内容很烂。这方面传播学有一个“使用与满足理论”(维基词条:http://en.wikipedia.org/wiki/Uses_and_Gratifications),建议学新闻的人都去温习一下。不再展开。
内容保持高素质的生产是很难重复的,但把受众卖出去是可以重复的:今儿卖这个广告主,明儿卖那个广告主。媒体们放着可重复的商业道路不走,非要去搞艺术品,真得会把媒体搞成博物馆里的艺术品的。
盗版问题
有人认为,是互联网上司空见惯的所谓盗版,断了媒体们的生路。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个层面问题,关于版权问题。盗版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偷”字那么简单,我给出一本书《数字时代盗版无罪?》,先去看看这本书,搞清楚版权体系究竟是怎么来的,再来讨论盗版问题也不迟。
第二个层面问题,很现实的问题,大声斥骂盗版问题,不能说于事无补,但的确补得很少。打击盗版是“渔”的问题,把自己收入做上去是“鱼”的问题。都快饿死了,当然先搞定鱼先。
第三个层面问题,其实今天门户盗版已经盗得很少了(之所以说门户,它们是流量大户嘛),它们和传统媒体都缔结有供稿协议,店大欺客搞了个免费供稿你可以说它不怎么光棍,但不能说人“盗版”。
好了,现在在你非常执着的坚持下,你生产的内容只有自家网站上可以看到了,so what?
并非只有广告
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得走广告养活自己这条路的。连淘宝这种大众认知层面上的电商,广告收入都可以超过百度(DCCI说的),媒体们也可以走非广告的道路。
举个例子,雪球,这家主要发布美股信息的网站。我觉着这个媒体可能有的商业路径很多:证券经纪、投资咨询、风险投资中介、公司融资尽职调查等等。假以时日后来发展成投行或股票或债券之类的私募基金了,也不会让我太惊讶。
一些相当细分相当垂直的媒体,是能走出非广告之路的。这点我不怀疑。不过大比例意义上的媒体,依然是靠广告活的。
最后一段话
传统媒体(或者说,专业媒体)人执着于“内容为王”的道理在于——请允许我这里小小动机论一下——因为他们只会玩内容,而且玩熟了。掉水里第一个反应是自己最熟悉的游泳动作。在信息供给不充分的年代,负责内容的总编辑当家没什么奇怪的。但在信息远远供大于求的今天,我愿意矫枉过正地喊上一句:去搞钱,搞钱是你的第一要务。做生意,不赚钱是不道德的。■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的是毫无营养的垃圾文时,优秀好文或许会再度爆发属于它们的春天。
“来源:****报”——正如我原文里提到的:报纸都登了,那还能有假? ========分析的很准,我看网页的报道也是这样,遇到中意的文章都会在看看来源自哪里,如果是有口碑的报纸,信任度就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