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的成长都是由他人来烘托

人生就像一次长长的考卷,要尽量做对最多的题才能达到更高的成就。是否有名师指点,是否高人辅佐,效果极为不同的,因为大家可能一样有天赋和勤奋以及机遇。高人也是肉身,也像树木一样经历过岁月的积累和时间的打磨,才成为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但家世给他们带来最重要的不是财富基础,而是视野,应了那句话:他们的成长都是由另一个人(有时间是几个人)来烘托。

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在于求剑道的过程。《浣花洗剑录》后,古龙放弃那些漫长领悟过程,只录用了他最出彩的部分,高手对决,一招便分胜负。在吉川英治漫长的叙事里,剑道是与高手的不断交锋中自己体会、悟出来的。但是古龙的人物,基本上是一出场就是身怀绝技,而且家世非常隐晦。

吉川英治对古龙的影响还在于,主人公的成长都是由另一个人(有时间是几个人)来烘托。一向擅长兴的古龙,在这方面玩的更出彩。宫本武藏、又八、佐佐木小次郎,就像沈浪,王怜花、熊猫儿——在古龙中后期的小说里,这类主角从不缺席。所谓鱼吃虾,然也;鱼吃鱼,奇也。我以前用拉康的镜像原理来分析过,我一直以为,这些人其实都是一个的重叠。小说是一种可能性,一个人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从而变成另一个人。那些没法选择,天赋又不高的人,就成了龙套。

这是周重林那篇《宫本武藏的剑与禅》的书评里的一段话,翻读书笔记的时候又看到,感慨万千。

对宫本武藏重新燃起兴趣,也是源于对他与佐佐木小次郎在岩流岛那次历史对决的好奇,就跟大家看影视剧喜欢看高潮、看名人传记喜欢传奇一样。直到读到上面这两段话,才发现“高人身后有高人”的更深意义。

类似的,想起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张良圯上拾履演绎的经典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虽然张良“出世”时有“慧根”,但也须有高人点拨才行,黄老对于张良的影响之深远,也许真的起于那次拾鞋,但并不止于这里。 高人也是有师傅,而且是名师。再比如,孙膑之于鬼谷子。

又回到那句老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天才也要九十九份汗水加一份机遇才能铸成。张良拾鞋就是那分机遇,前后的九十九份汗水往往鲜为人知,这汗水未必全是艰辛的,可能还有无数顶级教练的汗水。

这种例子很多,就拿近的来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是家境不俗,出生时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良好的家世从小造就了他们直接越过了为了物质而奋斗的初级追求。乔布斯虽然出身贫寒,但能20几岁就志向高远,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也因早年苹果公司的成功使他很早就有了足够雄厚的经济基础。后来苹果公司非同凡想的slogan如此振奋人心,也因唤起人们对改变世界的远大理想的渴望。而凡夫俗子早期奋斗的目的是追求名利,这说穿了,这还是在追求财务自由。

这里并不是说出身豪门如何如何,而是说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一样,人生追求的起点不同。人生就像一次漫长的爬台阶,你从第一个台阶开始往上爬,他们从第五百个台阶开始爬,如果他们比你还勤奋,且有顶级的爬山装备来提高效率,你们最终的高度自然往往有很大不同。换句话来讲,冠军的确往往属于起点高而且速度又最快的那个人。

认真看过德鲁克的《旁观者》,也发现虽然他少年时不再是巨富之家,但过逝的爷爷是银行家,奶奶是舒曼的学生,邻居是财政大臣、朋友是佛洛伊德……这么显赫的家世造就了他自幼时就有众多高人指点,后面他接触到的所有人都是非富即贵,所以能接触到美国和欧洲所有顶级公司深入实践,也是后来在管理学界有深刻建树的重要基础。所以德鲁克说自己最喜欢这本书而超越很多更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想必他是看开了,时代会进步,著作会过时,唯一不变的是真知,就好比见证从树木到森林那种成长过程中,那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成长过程如此重要,有个著名记者写的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一本书甚至得了普利策文学奖,书名就叫《成长》。凯瑟琳•格雷厄姆的那本《个人历史》也得了普利策,其实也是一本厚厚的个人成长历史。

人生就像一次长长的考卷,要尽量做对最多的题才能达到更高的成就。是否有名师指点,是否高人辅佐,效果极为不同的,因为大家可能一样有天赋和勤奋以及机遇。高人也是肉身,也像树木一样经历过岁月的积累和时间的打磨,才成为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但家世给他们带来最重要的不是财富基础,而是视野,应了那句话:他们的成长都是由另一个人(有时间是几个人)来烘托。

本文系作者 lazylorna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新牛市,新钱景-文章右侧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