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曾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到,“今年是产品和技术平台积累和爆发的第一年,3 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 30 款”。没想到这么快,小鹏汽车就打出了产品大年的第一枪。
蔚来前脚刚官宣子品牌「乐道」,小鹏汽车也紧随其后公布了自己的性价比品牌,这一幕像极了多年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流行的“机海战术”,红米之于小米、荣耀之于华为都是类似的逻辑。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首次对外披露,“小鹏汽车即将发布全新品牌,正式进军10-15万级全球汽车市场,新品牌在该市场价格带将颠覆技术创新,打造AI智驾新物种,为年轻人提供一台真正的AI智驾汽车。”
这段话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提取出三个关键信息。首先,这个新品牌并不叫小鹏汽车,而是以子品牌的形式存在;其次,新品牌定位明确是在10-15万级;最后,AI智驾可能会是它最大的竞争力。
多生孩子真能好打架?
事实上,小鹏汽车推出新品牌的事并非空穴来风。去年8月,小鹏汽车以 58.35 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在和滴滴的合作基础之上,小鹏汽车将推出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作为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进入市场。
可以看出,小鹏汽车新品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助双方的优势,进一步实现成本摊薄,推出能够走量的车型。
在现代大型汽车集团中,子品牌是很常见的运作方式,即便是抛开那些历史上收购、并购而来的品牌,大众、丰田、通用等一些大型汽车集团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子品牌。
俗话说,多生孩子好打架,对于一个成熟品牌来说,子品牌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打破现有品牌的思维框架,丰富自家的产品矩阵,通过差异化的竞争来捕捉到不同消费水平的更多用户。
汽车行业是一个极度细分的消费市场,不存在一个品牌打天下的现象,没有什么品牌能在全球市场满足所有的用户群体,因为高端豪华和实用主义本就是矛盾的,20岁用户和50岁用户的购车需求也不可能都相同,理论上而言,有多少个细分市场,就意味着可以容纳多少个品牌。
以上这些或许也是新势力品牌为何要推出新品牌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一种原因或许是在当下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新一轮淘汰赛也已开启,想要留在牌桌上,就必须推出走量的车型,不断产生自我造血。毕竟作为一个典型的讲求效益规模的行业,汽车必须大批量生产和销售,才能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最大化。
小鹏汽车现在的产品矩阵,轿车产品有P5、P7两款车,SUV产品有G6、G9两款车,MPV产品有一款X9,这五款产品组成了当前的产品家族,涵盖的价格区间为15-40万之间,但是在10-15万的细分市场中处于空缺。
当前高度内卷的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20万以上的智能电动汽车大有人在,10-15万的新能源汽车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个级别中强调智驾的产品并不多,这就给了小鹏汽车市场下探的机会。
在中国汽车工业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类似的操作其实也曾经出现在很多自主品牌身上,包括长城、吉利、广汽、奇瑞在内的很多品牌都尝试过多品牌策略,但是实际成效却各有千秋。
吉利和广汽在电动化时代分别打造了子品牌极氪和埃安,他们在品牌调性上可以脱离主品牌独立运营之后,形象上更年轻、玩法更灵活的同时,有着足够的自由度,还能享受到集团带来的生产制造优势,降低了整个集团新能源转型的风险。
但也不是所有子品牌都有美好的结局,奇瑞就曾打造过一个失败的案例。2009年的时候,奇瑞连续发布了三个子品牌,分别是微车品牌“开瑞”、中高端品牌“威麟”和“瑞麒”,并分别成立了对应的事业部。但在短暂运营之后,奇瑞就发现这样的多品牌战略实在是分散资源,于是又开始缩短战线,提出回归“一个奇瑞”的口号,运行了3年的几个品牌事业部最终还原成一个奇瑞品牌。
如果主品牌在市场上已经站稳脚跟,那么用子品牌去继承主品牌的优势继而进军其他细分市场,是将自身优势最大化的选择,反之亦然,如果主品牌都没打好,本就自顾不暇的话,盲目扩张不仅会继续分散主品牌的资源,还会造成管理混乱和内部竞争的现象。
对小鹏汽车来说,推出子品牌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由于多年来打造的“智能”标签已经深入人心,至少能够让这个品牌与市场建立起初步的信任。
AI智驾汽车是不是噱头?
在何小鹏看来,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新品牌的核心目标就是打造一台真正的AI智驾汽车,那么到底什么是小鹏汽车所宣扬的AI智驾?它这是又造了一个新概念吗?
进入到2024年,伴随着ChatGPT和Sora掀起的AI热潮,很多汽车巨头都表达了对AI的重视,AI对于汽车行业的赋能正在进行中,而汽车行业是AI大模型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AI定义汽车”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已经成为很多车企高层的共识。
虽然消费者可能对AI上车的感知没那么深刻,但就像几年前小鹏汽车喊出智驾口号时那样,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教育和认知培养。何小鹏认为,当下就是AI新时代的起点,用AI去重新定义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接下来小鹏汽车还想占领AI这个标签。
“智驾”是小鹏汽车的标签,过去几年小鹏推出了行业第一个量产高精地图的高速NGP方案,以及第一个无图城市高阶辅助驾驶XNGP,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覆盖了243个城市。2月29日小鹏汽车还宣布,面向智驾经验用户推送无限XNGP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不限城市、不限路线,全国都能开。
截至2024年2月,XNGP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3%,城区智驾的活跃用户规模、用户体验和里程渗透率这些数据表现都不错。
今年的百人会论坛上,还有一个小插曲,余承东表示:“过去智能泊车、智能驾驶在国内市场做得最好的是何小鹏,但是今天我们来了以后,是公认体验最好的。”
我们且不论到底谁家在技术上最好,至少从余承东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对于小鹏智驾表现的认可。
如果说几年前“智能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不足以打动消费者,那么时至今日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的时候,已经有很大比例的用户会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产品力作为参考。从车企的角度,也有越来越多的主流品牌开始布局智驾,具备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汽车,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能达到49.9%。
对于一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可以在智驾方面堆硬件传感器,但是对一款价格在10-15万元的新能源车,想要在智驾方面拔得头筹的话,这个问题的核心就转变为如何去做极致的成本控制。
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打造子品牌的核心逻辑,就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驾成本,来尽可能发挥自身的智驾技术积累及成本控制优势,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比一般仅仅提供ACC的智能辅助驾驶大概要贵5万元。如果只贵1万或者贵2万之内,可能就会快速占领市场。他还透露,2024年年内有望实现智驾降本50%。
将高阶智驾的主流功能快速下放,一方面能解决年轻群体对于经济型智能驾驶汽车“有需求,无产品”的痛点,加速智能驾驶汽车的商业化普及;另一方面,新品牌还将会为小鹏汽车的智驾研发积累更庞大的数据量,长期来看有利于小鹏智驾的快速迭代、持续降本。
为了增强研发实力的同时持续降本,小鹏汽车还和阿里联合打造了自动驾驶AI智算中心“扶摇”,用于自动驾驶模型训练,这也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
何小鹏表示,接下来小鹏汽车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研发投入每年将达到35亿元,自动驾驶研发、数据、运营团队也将超过4000人。
新品牌能否在红海中突围?
多年来汽车主机厂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想要追求市场收益的最大化,本质上就是在单车利润和成本规模之间做平衡,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在两者之间的动态取舍上会有很大差异。
想要实现单车利润最大化,典型的思路就是打造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进程尚未进展这么快之前,单车利润最高的往往是奔驰、宝马这类传统豪华品牌,因为豪华车品牌有着更高的溢价能力,但是电动化时代来临之后,特斯拉成为单车利润最高的品牌,这和特斯拉的规模息息相关。
何小鹏说,小鹏汽车全新子品牌的目标瞄准的是10-15万元A级车全球市场,这虽然是一个已经被电动化席卷的细分市场,但是并没有出现像特斯拉那样规模的杀手级产品,小鹏汽车的野心正在于此。
一直以来,10-15万元级别的车型都是消费者的主流选择,市场容量目前为年销量近800万台,市占率每年都在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10-15万元车型市场份额约为34%,2022年约为31%。与此同时,该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型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
从产品本身来看,这个级别的车型往往具备性价比高、质量可靠、口碑优良等特点,说白了要满足“为人民造车”的需求,而这个阶级的消费者,对汽车的真正需求会更关注柴米油盐。
也许这类产品并不代表着汽车工业的技术巅峰,但却给车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满足审美、功能、可靠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一个相当极致的范围之内。
纵观人类历史上销量最高的车型,不是大家梦寐以求的跑车,反而是被我们戏称为“公路三大妈”之一的丰田卡罗拉,自1966年发布以来,已经在全球售出超过5000万辆,也是日系车的典型代表。德系车的代表,则是最早于1974年问世的大众高尔夫,累计销量也超过了3700万台。
反观国内市场,这些合资品牌的A级车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表现步伐缓慢,随着比亚迪持续开启价格战,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正在不断蚕食传统燃油合资的市场份额,目前来看,除了同步降价来被动防御之外,我们暂且看不到传统合资燃油车挽回销量占比的有效方式。
所以小鹏汽车新品牌的更大对手在于,以比亚迪、埃安为代表的新能源阵营,但是目前市场上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同级产品,鲜少有支持高阶智驾功能的车型,小鹏汽车新品牌的目标就是填补这部分市场空缺,把它的智驾能力匹配到对此有需求的年轻群体。
但在10-15万的价格区间,就注定了它几乎不可能去堆料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目前大疆的高阶智驾方案,就是采用强视觉、无激光雷达依赖这种重算法和感知的方式,成本仅需千元级别,并且也已经逐渐开始上车。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通过迭代AI算法为主要方式实现高阶智驾,让单车的智驾BOM成本尽可能降低,才有可能打造一款电动车时代像「卡罗拉」那般地位的产品。
想要让子品牌助推小鹏汽车实现销量起飞,对主品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要长期占领AI智驾的技术制高点,并且保持着第一梯队的声量,但是目前来看,比亚迪、理想、华为等纷纷都在加码高阶智驾,小鹏汽车以及其子品牌需要面对这些车企在智驾领域的持续围剿。
但不管怎么说,小鹏汽车子品牌选择进入最红的红海,和最有实力的选手们贴身互搏,接下来的路并非坦途。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李玉鹏,编辑|张敏)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