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W:一季度营收达733亿元,但新业务仍未摆脱亏损困境|看财报

对于美团-W国际化的布局,王兴在业绩会上强调,目前公司尚处于海外扩张的早期探索阶段,但毫无疑问海外扩张将成为公司长期增长非常重要的一块。

6月6日,美团-W(03690.HK)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约73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54亿元,同比增长58.82%;调整后的净利润为74.88亿元,优于市场预期的6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4.91亿元亦有大幅提升。

据悉,美团-W的收入分成主要涵盖核心本地商业、新业务两大分部。报告期内,核心本地商业实现营收约546.26亿元,同比增长27.4%,经营溢利达97亿元,同比增长2.7%,经营利润率为17.8%。

新业务实现营收约186.5亿元,同比增长18.5%,期内经营亏损约27.57亿元,较上年同期收窄45.2%,该分部主要包括美团优选、小象超市等业务。对于新业务亏损收窄的原因,公司解释系提高了商品加价率,通过改善仓库运营降低了件均履约成本,并提升了营销效率。

今年一季度,美团-W外卖业务年活跃用户增至近5亿,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次同比进一步提升。在此带动下,本季度平台即时配送订单数同比增长28%至54.6亿笔;得益于交易用户数的大幅增加及交易频次的更快增长。据悉,美团闪购日均订单量达840万。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业务旗下新业务“拼好饭”的日订单量峰值也创下新高。县域消费增长则促使美团-W加大了县域商户的拓展力度,日均单量接近500万单,近乎为2023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

在最新一季业绩交流会上,美团CFO陈少晖指出,模式的迭代将助力更高效地满足价格敏感型用户的需求,“拼好饭”的规模在过去几个季度中稳步扩大。用户基数和购买频率都迅速增加,单位经济效益也持续改善。同时,公司将继续优化供给、创新商业模式并改进运营以捕捉所有场景中的需求。

钛媒体APP注意到,美团-W能取得如此成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公司调整了组织架构,进而提升了组织效率。

今年2月,美团-W对核心本地商业相关多项业务进行组织和人员调整,将到家事业群、到店事业群、美团平台、基础研发等事业群统一交给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负责;美团高级副总裁、原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调整为负责大众点评、SaaS、骑行、充电宝等业务;而国际化与科技两个方向的探索性业务则直接向美团创始人、CEO王兴汇报。

3月份,美团-W再次进行人员调整,提拔公司副总裁魏巍为到店餐饮事业部负责人,外卖履约平台负责人岗位由章若愚接任,而校招应届生出身的薛冰则成为了外卖事业部负责人。

到了4月,美团外卖又一次以内部邮件的方式宣布了新一轮的组织调整:外卖事业部下成立城市经营业务部,任命黄小芹担任负责人;成立连锁业务部,任命李嘉怡担任负责人;成立供给探索部,任命初征担任负责人。以上负责人均向外卖事业部负责人薛冰汇报。

此后,王兴再次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此前整合的美团平台、到店事业群、到家事业群和基础研发平台将合并成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由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业CEO。

至此,美团-W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一系列组织架构及人员的调整。王兴也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公司仍处于组织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能更好地支持和整合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进而覆盖到本地服务的所有场景和类别,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坚持调整为的是更好地支持和整合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除了本地生活的调整外,美团-W的国际化拓展也在持续进行中,公司国际化探索的第一步就定在香港。据王兴介绍,香港从文化、语言到金融设施等基础环境都与内地有相似之处,适合作为境外业务的首发地,为未来进军国际作准备。

另据市场调研机构Measurable AI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照2024年3月订单数量计算,美团-W在中国香港的外卖业务KeeTa订单量市占份额达到44%,另外两家外卖平台Foodpanda、Deliveroo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5%、21%。

图源:Measurable AI

图源:Measurable AI

Measurable AI指出,KeeTa作为香港外卖市场的新进入者,对刺激香港外卖市场的健康增长起到正面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Q1相比2023年Q1,香港市场的线上食杂外卖需求取得了显著增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约22%。

对于美团-W国际化的布局,王兴在业绩会上强调,目前公司尚处于海外扩张的早期探索阶段,但毫无疑问海外扩张将成为公司长期增长非常重要的一块。另有市场消息称,美团-W或将于未来几个月在中东上线国际外卖平台KeeTa,而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将是首站。

虽然公司在业务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在财报公布后,美团-W股价延续了前两日的下跌,截至6月7日港股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10.4港元,跌2.04%,成交额达81.95亿港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6883.5亿港元。

截图自Choice数据

截图自Choice数据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股吧平台上,有投资者表示“每次季报、年报出来(股价)全是跌的,没一次涨,真够垃圾的”、“均线全破,就算长线也得减减仓”、“多少有点垃圾了”,可见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们并不买账。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