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子里发生了几件引发讨论的事情:
第一件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其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对Robotaxi行业发展的看法,并建议相关企业应积极考虑转向端到端技术;第二件则是蔚来、理想不约而同完成了智驾团队的组织调整,发力端到端。
瞄准端到端,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而车企的转变,势必会带动了产业链上游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们的变化。
7月16日,自动驾驶公司Nullmax正式推出了新一代的自动驾驶技术Nullmax Intelligence。这是一套基于端到端技术架构的技术,包含多模态大模型和安全类脑的神经网络。
Nullmax并不是一家新创公司,它成立于2016年,其创始人徐雷在高通工作了3年后加盟特斯拉,成为特斯拉Autopilot团队核心成员,领导搭建Tesla Vision深度学习网络。后来,Model X搭载的Autopilot 2.0视觉系统就是徐雷领导研发的。
虽然Nullmax曾在2019年向外界展示过其技术方案,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鲜有声音。时隔五年,经历了自动驾驶行业的起伏,Nullmax再次对外发布自动驾驶技术,会展现出哪些独特之处呢?
不止端到端,还有脑科学
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人对于“多模态端到端大模型”这几个字肯定不会陌生,几乎囊括了今年最火的技术词语,但Nullmax此次发布会上提出的“安全类脑”的概念则相对陌生一些。那么,为什么会把这两组概念放到一起呢?
正常情况下,通过多模态的端到端大模型,用户无论是使用声音、交通手势等互动,智驾系统都可以识别并且做出决策比如在一个路口里面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开。
但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个重要的问题:系统输出的轨迹到底对还是不对?
在判断这个问题是,多模态的端到端大模型是一级仲裁,也就是通过人类能理解的规则去检测,并会有可视化的结果,也有场景描述。
但在徐雷和团队看来,这还不够。因此,在这个基础上,Nullmax又引入了二级仲裁——安全类脑。
所谓的安全类脑,是一套独立的系统,也是Nullmax参考了斑马鱼脑部神经网络之后,搭建的一个参数量为十万量级的神经网络。
与多模态的端到端大模型不同的是,安全类脑并不是人为设计的,而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去破解斑马鱼的大脑,观测神经元活动和鱼运动之间的关系,去研究它们的神经元用什么权重去连接等,再对其行为进行模仿。
端到端和安全类脑的作用,我们可以直白理解为,多模态的端到端大模型负责把车开好,而安全类脑则是保证不跟别人的车发生碰撞,“这套模型的绝大多数工作肯定是要靠多模态的端到端大模型去做,安全类脑主要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徐雷介绍说。
纯视觉路线,成本降到小几千块
除了引入脑科学之外,Nullmax Intelligence的另一个特点在于采用纯视觉路线,并且不使用高精地图。
也就是在不依赖激光雷达、双目相机的情况下,Nullmax Intelligence可以通过纯视觉进行精准障碍物检测和三维重建,并通过实时生成局部地图结合基础导航实现无图应用。
徐雷在沟通过程中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将来即使是低价位的车,也能够拥有城市智驾的能力。“视觉是must to have(必须有),但激光雷达是nice to have(最好有)。增加算力也好,增加传感器也好,是把车开的更好。”
发布会上,Nullmax公布了低中高三大技术方案:
1、仅搭载1颗摄像头的1V方案,基于一颗来自TI的2 TOPS算力芯片,可实现基础的L2级别辅助驾驶;
2、搭载5-6颗摄像头,基于8 TOPS的算力芯片,实现包括高速NOA、记忆泊车等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且在泊车过程中可检测障碍物。
3、搭载11颗摄像头,实现L2+高阶智驾的能力。
据介绍,Nullmax Intelligence支持全场景应用,并且算力需求更低,小于100T的稀疏算力即可实现全场景的领航辅助驾驶。
更低的传感器成本和芯片成本,也令Nullmax的方案具有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徐雷透露,如果以一个几十T的算力平台来讲,成本是在小几千块钱范围内。
不过,从算法切入做平台化,尤其还要适配如此多算力等级完全不一样的芯片,挑战重重。
徐雷坦言,面对不同算力的芯片,而且每一个芯片上面会用不同的架构去实现AI功能,有的是在NPU上,有的是在DSP上,有的是在GPU上。更何况,还要回收共用所有数据,让所有数据回来,才能让这套系统变强,“的确会有难度”。
不过,他也表示,在公司成立的时候,Nullmax就做了一套MaxOS中间件系统,尽可能地抽象软件层,支持不同算力平台,适配任意传感器,以及不同芯片的域控配置。
在他看来,传统Tier 1或者主机厂,不可能去做这么多,它有可能做了A,就不能B,或者做B和C,就不能做D。但是对于Nullmax来讲,通过软件平台化就可以实现多平台匹配。
在商业化落地部分,徐雷表示,前几年我们主要聚焦在ADAS部分,随着技术发展,Nullmax认为已经可以朝着自动驾驶方向去创造价值,最终去实现无人化的载人运货。
ADAS部分,Nullmax已经和TI、瑞萨、高通、英伟达、爱芯、黑芝麻等合作,并且已经有实实在在都有项目在跑。在端到端自动驾驶部分,徐雷认为,2025年会是落地的一个时间节点。
不过,他也强调说,“这里的落地并不代表说已经可以在马路上随处可见了,这是两个概念”。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韩敬娴 编辑|张敏)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