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亏百亿到盈利59亿,赛力斯靠问界翻身逆袭|钛度车库

赛力斯从巨亏到盈利的跨越,背后是销量的支撑,尤其是问界的支撑。

图片来源:赛力斯

图片来源:赛力斯

在经历连续四年累计近百亿元亏损之后,赛力斯终于迎来翻身时刻。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激增305.04%,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在利润指标上,2024年赛力斯净利润达到59.46亿元,较2023年的亏损24.5亿元实现历史性扭亏,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仅次于特斯拉比亚迪、理想)。

从2020年到2023年,赛力斯累计亏损金额约98.35亿元,从巨亏到盈利的跨越,背后是销量的支撑。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约35%),主要得益于问界系列车型的强势表现。

问界撑起赛力斯转正主引擎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赛力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实现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盈利,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其它三家分别为特斯拉、比亚迪、理想)。

这一突破性成绩主要得益于问界系列车型的爆发式增长与高端化战略的成功。目前,问界品牌在售车型共有三款,分别为问界M5、M7、M9。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其中问界系列贡献约93%的销量(38.63万辆)。

2024年是问界M9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度,问界M9(定价50万元以上)累计交付超15万辆,新M7(25-35万元)累计交付约19万辆,两款高端车型合计就交付超35万辆。

受益于问界系列高端化占比提升(中高端车型销量占比82%),赛力斯新能源单车均价跃升至32万元,带动新能源汽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355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9.92%增至26.21%。

根据赛力斯介绍,2025年将继续扩展产品矩阵,在问界M9、问界M7和问界M5基础上,推出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据悉,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也已开启预订即将于4月份上市,目前订单已突破8万。

问界系列的成功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

2024年,赛力斯以115亿元收购华为车BU(现更名为“引望智能”)10%的股份,并在2025年3月前完成前两期付款80.5亿元。这一动作不仅实现资本绑定,更确保赛力斯获得华为核心智驾技术的优先使用权。

引望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核心载体,整合了智能驾驶、座舱、车控等核心技术。问界系列产品通过搭载华为ADS 3.0智驾系统(累计智驾里程超11亿公里,主动避撞成功率99.6%)和鸿蒙智能座舱(日均交互频次32次,行业平均15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通过股权绑定,赛力斯获得技术优先使用权,并参与引望的战略决策,形成“研发-生产-市场”闭环。而赛力斯则通过收购龙盛新能源工厂(81.64亿元)提升产能,形成“华为技术+赛力斯制造”的互补模式。

披露年报的同时,赛力斯还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30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公司拟通过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股票,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赛力斯港股上市既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也是深化与华为合作的资本纽带。通过上市融资,赛力斯将加速技术研发与海外扩张,而华为的技术赋能和品牌协同则为其提供了差异化竞争力。

高投入支撑技术壁垒

赛力斯2024年实现净利润59.46亿元,终结了连续五年的亏损状态,然而,其净利润率仅为4.1%,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8%-10%((如比亚迪5.8%、理想8.2%))。这一差距源于高额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激增。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赛力斯销售费用同比激增264%,成为侵蚀利润的最大单项支出。问界系列定位豪华市场,广宣费用、线下体验店建设(全国超400家用户中心)及销售服务成本大幅增加。

在研发投入上,截至2024年末,赛力斯研发人员总数达6201人,同比增长25.15%,占公司总人数32.92%。2024年赛力斯研发投入总额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6%对比行业,特斯拉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约为5.2%,比亚迪为4.5%,赛力斯的研发强度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巨额研发重点投向了魔方技术平台(兼容增程、纯电、超混)、ADS 3.0智驾系统等技术。2024年4月赛力斯推出了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魔方技术平台支持增程、纯电、超混三种动力形式,缩短新车研发周期至12个月(行业平均18个月)。11月赛力斯又发布了新一代增程器热效率达44.8%,每升油发电量超3.6度,销量超47万台,已与12家行业伙伴达成合作。

此外,在智驾上,问界系列通过搭载华为ADS 3.0智驾系统(累计智驾里程超11亿公里,避撞成功率99.6%)和鸿蒙座舱(日均交互频次32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赛力斯2024年的业绩表现验证了“高端化+华为技术赋能”模式的成功,问界系列不仅重塑了自主品牌的高端形象,更通过智能化差异化站稳市场。但其核心特点揭示了两个深层矛盾:

第一个,爆发式增长与盈利脆弱性并存。问界系列通过高溢价车型实现规模扩张,但低净利润率暴露了成本控制与费用优化的不足。尽管研发费用率从2023年的5.2%降至4.86%,但绝对金额达70.53亿元,仍需长期摊销。

第二,技术优势与结构性风险交织。华为生态提供差异化竞争力,但供应链依赖与海外短板可能制约长期发展。比如赛力斯2024年在海外的销量仅9185辆,同比下滑7.5%。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52.77%,核心零部件依赖华为等单一供应商,议价能力可能受限。

因此,从“扭亏”到“持续盈利”,赛力斯还需在成本控制、供应链自主化、全球化布局上实现突破。随着H股上市推进与华为技术深度赋能,赛力斯有望在新能源下半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但能否持续领跑,仍取决于其战略执行效率与技术迭代速度。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韩敬娴 编辑|李玉鹏)

本文系作者 韩敬娴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问界系列卖了近40万辆,占比超9成,不愧是赛力斯的王牌。

    回复 4月3日 · via android
  • “华为技术+赛力斯制造”模式效果显著,双方合作堪称典范。

    回复 4月3日 · via pc
  • 有了华为ADS 3.0和鸿蒙座舱加持,问界竞争力直线上升。

    回复 4月3日 · via android
  • 营收暴增3倍多,还成功盈利,赛力斯2024年成绩太亮眼了。

    回复 4月3日 · via pc
  • 赛力斯从连年巨亏到赚59亿,靠问界系列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回复 4月3日 · via android
  • 销售费用激增264%,赛力斯得控制下成本,不然利润难提升。

    回复 4月3日 · via pc
  • 怎么从其他地方查到的和你写的不一样?2024年研发投入541.6亿元,同比增长36%,高出营收和净利润都增速;研发投入将近占年度营收的7%

    回复 4月3日 · via harmony
  • 虽说盈利了,可净利润率才4.1%,赛力斯还得想办法降本增效。

    回复 4月3日 · via iphone
  • 过度依赖供应链,一旦出问题,赛力斯生产销售都得受影响。

    回复 4月3日 · via android
  • M9和新M7交付超35万辆,高端车型助力赛力斯营收大增。

    回复 4月2日 · via iphone
更多评论
1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