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关税战双重夹击,东方日升巨亏34亿拐点难寻 | 看财报

出海
内外夹击,拐点难临。

异质结龙头东方日升(300118.SZ)昨日披露业绩,2024年实现营收202.39亿元,同比下降42.71%;归母净利润-34.36亿元,同比下降352.03%,收获公司自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

创纪录暴跌的原因,主要受2024年光伏市场阶段性供需错配,导致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前有计提PERC电池和组件生产线大额减值损失,后又再度延期N型电池片及组件募投项目,似乎折射出东方日升在技术迭代方面的阵痛。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近日美国对东南亚光伏砸下关税“重锤”,中国光伏企业借道出海美国或遭遇重创。在此背景下,布局马来西亚、越南,辐射美国市场的东方日升,或难独善其身。

周期之困与技术迭代阵痛

东方日升的主营业务涵盖光伏电池组件研发、生产、销售,并延伸至光伏电站EPC、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产品包括电池组件、光伏电站以及储能系统集成。

分板块看,除了光伏电站电费收入实现182.37%的增幅外,其余板块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多晶硅产品自2023年6.67亿元营收断崖式暴跌至0元。而作为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155.1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76.66%,同比下滑45.89%。
来源:财报,下同

来源:财报,下同

报告期内,东方日升组件产品实现销售18.07GW,其中海外组件销售量达到6.79GW,尤其是N型异质结产品出货量同比增幅突破100%,创历史新高。不过,该产品全年出货占比较低,技术优势、规模效益尚未完全显现。

根据行业机构InfoLink公布的数据,东方日升已跌出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前十,与横店东磁并列全球第十一,而2023年其排名全球第八。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价格内卷,2024年组件产品在招投标过程中屡屡报出低价,盈利变得异常艰难,甚至亏损。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计算,PERC、TOPCon、HJT组件价格在过去的2024年均下降30%左右。

财报显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去年毛利率仅有2.89%,同比下滑了10.69%,严重拖累了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
来源:财报

来源:财报

行业周期性波动与技术快速迭代叠加下的结构性失衡,加剧了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作为组件环节的东方日升,亦不能幸免。

财报显示,公司去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24.39亿元,同时计提应收款项信用风险损失2.15亿元。

东方日升在财报中表示,由于光伏产业N型产能正全面替代P型产能,行业产能面临结构性调整,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的市场风险,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PERC电池和组件生产线计提相应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就在今年3月31日,东方日升公告称,将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HJT)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以及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的达产日期二次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

作为最早切入HJT电池技术赛道的光伏企业之一,东方日升目前整体已形成超过6GW异质结技术电池产能以及超过10GW的配套高效太阳能组件产能。但上述项目的再次延期,似乎折射出东方日升HJT技术突围遇阻的现状。

关税升级或重创出海“马甲”

过去几年,光伏企业产能扩张迅猛,尤其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各环节产能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已超800GW,而全球年度装机需求仅约400GW左右,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60%,部分环节(如TOPCon电池、PERC电池)甚至出现“产能过剩一倍以上”的情况。

根据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量分别达到182万吨、753GW、654GW和588GW,同比分别增长23.6%、12.7%、10.6%和13.5%,各环节的扩产产能集中落地导致了各环节再次呈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产业链价格波动下行,各环节的利润空间遭受挤压,部分落后技术需求逐渐消退,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光伏企业面临业绩承压。

极度内卷之下,中国光伏企业集体出海寻求增量。东方日升亦是其中一员。

财报显示,海外市场已成为东方日升的重要收入来源。2024年,公司太阳能组件产品年销售量18,072.68MW,其中,国内销量11,285.19MW,美国销量722.28MW,西班牙销量807.36MW。公司外销收入主要来源于向欧洲、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销售太阳能组件和储能系统等相关产品,以及在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光伏电站取得的电费或EPC收入。

据了解,东方日升在马来西亚以及越南均设有生产基地,辐射全球市场需求,借此最小化国际贸易摩擦对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但由于贸易战、关税战升级,相关企业借道东南亚出海美国之路或将遇阻。

美国在鼓励本土光伏产能建设的同时,强化了对海外进口的限制。针对中国301特殊关税、对东南亚四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及柬埔寨)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以及针对全球产品加征关税等政策仍在持续。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下称双反)作出肯定性终裁。

根据裁定,上述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税率范围在0%-271.28%,反补贴税率范围在14.64%-3403.96%,不同产地和生产商面临的税率差异极大。其中,马来西亚的双反税率相对较低,而在东南亚输美主战场越南,光伏企业面临120.69%-813.92%的双反税率。

“长期来看,相关贸易各国可能存在因政局变化、政府换届、领导人变化等导致的光伏行业相关政策不连续,以及国家主权和信用变化风险等,导致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影响。”东方日升在财报中表示。(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本文系作者 马琼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54
3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