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穆胜
在学术身份之外,我从事咨询工作多年,无论是落地战略,还是重塑组织、管理人效,都会接触企业的人力资源一把手(CHO/HRVP/HRD等职位)。在这种交流中,我最怕遇到两种无知。
一般的信息差、技术差,都可以慢慢沟通。企业的人力资源一把手大多是核心高管,绝对聪明,我们的沟通必然能够产生化学反应,穆胜咨询的方法论必然能助力企业的成长。但对这两种人,我们犹如处于平行宇宙,无论如何沟通都是“苦局”,不如送彼此一个自由。
还是讲两个故事吧。
01 故事一:业务出身的CHO
几年前,我受邀到某企业授课,由于自己还小有一点名气,HR群体期待很高,为表达对于HR团队自己组织的培训工作的重视,新上任的CHO也在课间邀请我单独沟通了一下。
这位CHO才从业务口调任过来,并非人力资源专业出身,对于人力资源的具体工作也并不熟悉,但应该是深受老板信任,且老板有锻炼干部的考虑,才会走马上任。考虑这种背景,我尽量用经营和业务的语言简单描述了我的理念,对方也立刻表达了认同。但在进入到具体的方法论上,沟通却陷入了僵局。
例如,我说有的企业设置KPI时,既要营收也要利润,每个指标50%权重,这导致业务单元陷入纠结,不敢或不能进行业务战略的决策,只能按照过去的路径发展,最后只能交付惨淡业绩。
CHO唱高调:“如果每个干部都只按照KPI来做事,他就不配当我们公司的干部。”我差点没笑出来,直接回怼:“既然您公司的干部都这么优秀了,别设KPI嘛,这多麻烦呀,大家都无私奉献不就得了?”
我在谈技术问题,你给我唱情怀高调。你在干部大会上讲话,可以这样说,做价值观的牵引嘛,但给我一个外部专家表演这些干什么?另外,如果都用无私奉献这个万能答案来回避管理技术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你们公司的CHO?
再如,我谈到我们在市场化激励设计上的一些新实践,主要是职能并联、跟投对赌等。这些方法,我们有一套原创模型,在若干大型企业客户身上都实践过,效果相当不错。
这位CHO打断了我,“这不就是华为那种铁三角、项目制,不就是海尔那种小微模式吗?我们早就做过了。”我又笑了:“那贵司在这个方面应该是高段位了,这类制度当前运行如何呀?”
CHO云淡风轻地说:“很多人没玩过不知道,我们玩过后就明白,这些制度都有漏洞,其实并不那么好用,我们试过发现问题后就放弃了。”我平淡地笑了笑:“看来华为、海尔这类企业还没有发现问题,他们危险了。”
你觉得简单,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玩过,或者说只是浅浅玩过;人家觉得复杂,是因为人家深入玩过。据我所知,华为、海尔这类企业在激励机制建设上的投入,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位CHO的姿态,就好比一个小孩走进了酒吧,要了一杯酒,点了一支烟,然后装腔作势、吞云吐雾地说:“人生嘛,不过如此。”更何况,你们在这方面如果真的那么出色,就不会从行业一线跌为二线了,心里没个数吗?
CHO习惯了别人顺着他说,发现我有点不走寻常路后,有点尬住了。
我礼貌地开始关闭对话:“我看您也挺忙的,回头再交流吧。”
CHO如释重负:“好,这手上太多事情了,等会还要见个客户呢。”
我来了兴趣:“您这都履新CHO了,还要亲自见客户、抓业务呢?”
CHO脸上浮现了抑制不住的自豪:“嗨,业务那块工作还需要交接,现在还离不开我。”
哪里是离不开你!一是你没有安全感,不愿意放;二是你自己瞧不上人力资源管理,不愿意做罢了。
02 故事二:科班出身的CHO
几年前,一个千亿级营收的企业应老板要求,想要启动人效管理。人力资源部门的某模块经理作为项目对接人,找到了穆胜咨询,探讨项目合作的可能性。
在售前环节,我们有专门的售前顾问进行交流,而在没有收到客户付款时,我一般不会亲自沟通。但对方的模块经理非常负责,一方面陈述合作前景,另一方面表示高度认可我司的专业性,力图促成我与对方CHO的电话会沟通。多番沟通之下,在反复确认“CHO可以拍板决定项目是否进行”后,我们的售前顾问说服我破例与对方进行了30分钟的交流。
电话两头接入了双方的6、7名同事,我尝试快速展示方法论,以便对齐供需双方的预期。我谈到,人效管理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效解码,也就是把集团整体的人效标准,分解到每个前台业务单元和中后台部门上,但绝对不能“一刀切”,每个被考核主体的指标和目标值都应该不同;二是人效赋能,也就是以HRBP(HR Business Partner,人力资源业务伙伴)为箭头,依托集团COE(Center of Excellence,专家中心)和SSC(Shared services center,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支持,为业务部门提供人效提升的解决方案。
最开始,当我谈到人效解码时,这位CHO还不时插入评论,表示高度认同,对话氛围很愉快。而进入人效赋能的描述时,这位CHO有点坐不住了,几次抢话,反复表达人效赋能的难度。最后,她终于忍不住了,在电话那头用我可以脑补的表情喊出了——“人力资源部很难赋能人效提升,人效是业务发展带出来的,我们只能倒逼,只能倒逼!”我想,她一定是怕我再说出太多让她“冒险”的事情,她更怕我们出位的观点蛊惑了她的团队。
说白了,她把人力资源部当做权力机构,但又不敢用人效这把刀来赶尽杀绝,在尝试“一刀切”式复制集团人效指标到每个部门、遭遇强烈抵制后,只能找个第三方咨询机构来做方案背锅。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想过要做真正的人效管理,她只是想在老板面前表演自己的执行力而已。一方面,人效解码是咨询公司做的,与她无关;另一方面,她绝对不会去承担人效赋能的风险,因为她主张自己“只能倒逼”。好丝滑的油腻操作!
其实,她之所以会有这种职场“老油条”的选择,是因为她根本不相信人力资源专业能够推动经营,自己从心底里就瞧不起自己。于是,连续听到几遍“只能倒逼”后,我结束了会议,留下让人玩味的一句——“贵司业务前景广阔,人力资源操作稳健,加上有您这种有经验的领导,不做人效管理也会很好嘛。”
其实,上述这两类CHO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将他们放到另一个人的角色里,两个角色的表现还会一样。如果让他们在某个时空相遇,我相信他们一定是价值观高度契合的灵魂伴侣。他们的灵魂深处的认知是一种管理上的反智主义、匪帮主义。他们不相信管理是一门科学,更不相信管理能推动经营。再想远一点,他们又真的相信经营是一门科学吗?也不是,他们只是把经营看做一种机会主义的套利而已。
两个故事里,人力资源专业何其尴尬?外人看不起,自己人也不相信,在两类人的眼中,这个专业就是发发钱、调调人、讲讲课、打打小官司的操作工种,与经营哪有什么关系?
这两种无知,恰恰是见识太少的结果。你没有见过人力资源推动经营,不代表不可能。有时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心里有执念,才会对于一些人力资源专业上积极的可能性视而不见,再多的先锋实践,在这类人眼里,也会被看做“不就那么回事吗”。
但就算我看过了大量的企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老板和高管,我还依然认为自己的认知尚需锤炼,远远不够。很多人却以为自己在企业摸爬滚打很多年,积累了足够的认知,已经是“高段位”,否定一切,油盐不进。但殊不知,你经历的职场样本只有2-3个,有的还是中国企业那种管理残缺的畸形样本,又怎么敢妄言“认知”“段位”。
文玩核桃配一对,看起来是脑子的形状,实际上是娱乐的玩物;“卧龙”身边伴“凤雏”,看起来都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实际上都是绣花枕头。对这两种无知,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希望。
2023年,我们为某企业实施人效管理项目,每次现场辅导时,对方的领导班子、人力资源部和业务部门都会积极参与,效果自然也事半功倍。在项目中后期的某次辅导时,我们将该企业的业务分类分级,并分别确定了业务战略指引下的人效标准。在我们共识的人效矩阵里,哪些地方追求哪种人效、哪些地方放人效、哪些地方收人效,一目了然,老板、业务、人力资源很快达成了高度共识。
成果输出,这次辅导也马上要结束了。我突然发问:“各位,我们谈的是人力资源还是经营?”在场各位愣住了3秒钟,然后就议论开了。
一位参会者说:“我们谈的既是人力资源,也是经营。”
我问老板和业务:“这样的人力资源职能,你们认同它的价值吗?”
老板和业务异口同声回应:“认同!”
我又问HR们:“这样的人力资源职能,你们有存在感吗?”
HR们用更大的声音回答:“认同!”
……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