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交易所的牌照化预期
导语:
许多头部交易所都在开设期货或类期货的合约交易,这个业务极为赚钱,在合规性上和交易需求必要性上,如何看待这类交易所的业务?
正文:
如果一端是法币,一端是数字货币的期货期权产品,这个就明确需要牌照的,牌照没有审批,已经开展是不行的,这个证券属性太清晰了,以至于想蒙混都蒙混不掉。但是以币计价的,以币为标的期货期权产品、ETF产品、融甲币、融乙币等过去叫融资融币的产品,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模糊的空间,没有那么干脆说它就是不行,这个在国际范围内,各国的证券法怎么看,包括具体执法的尺度可能都不一样。
但是在国际范围内的实体货币的二级市场,这里不特指中国,如果要存在一种长期以币为标的期货期权产品,这种需求一定会有,问题只是是以一种清晰的证券产品形态去做,还是一种模糊的币币形态去做。如果是长期存在的,那么它对应的期货期权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至于说前景是一律纳入监管,还继续保持币币的模糊性,我个人暂时还难以下很清晰的判断。但是币币这种期货期权形态,最终还是要纳入监管的,这是我的看法。
导语:未来在交易所领域合法化进程必然会伴有牌照的发放,比如现在的日本。而在中国多久的未来是否有可能跟进这一进程?如果发放,是否会形成如今天传统A股市场一样的沪深两大国家队的垄断形式?
我觉得交易所牌照化,尤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牌照化应该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你承认这种业态,就一定会要把交易所这样一种业态里面非常关键的环节纳入监管,把它牌照化。
这种牌照化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考虑,单独去做一些决策,也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能够在技术层面聚合很多跨国国际级专家的智慧,形成牌照化管理交易所准入门槛、交易所行为准则和监管共性的要点,对全球范围内联合治理数字货币的全球化市场还是非常有好处的。一方面要走向牌照化,牌照的发放是国家主权应该干的事。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应该呼吁,在发放牌照的标准、制度、准则方面更多地促成国际合作。
回到中国,中国的证券市场在股票上是分割的。所谓分割的意思就是沪深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只能在自己的平台上撮合,而不能在对方的平台上撮合。这一点跟其它国家的资本市场尤其是欧美资本市场不一样。欧美相继通过了交易所是可以交叉挂牌的相应法案,就是上市与否和在哪交易这件事情是脱钩的。
既然脱钩,一支股票可以在很多交易所交易,就会形成很多报价。其实它是把交易所解放出来,让交易所专门发挥技术专长把流动性、实现最好的报价,最高效率的定价做到极致。至于谁来上市,在哪上市其实没半毛钱关系。欧美这些大的西方资本市场都在走这样一条路。这样的结构客观形成了一个跨市场套利的动机和技术架构,有很多人因为一支股票在多个定价中心形成不同的定价而去寻找最优的报价,然后从中套利、获利等等,这样的技术性安排已经成了像欧美资本市场非常主流的打法。
回过头来,虚拟货币这样的二级市场是全球的市场,实际上也形成了多处挂牌,多处交易的现状。在这种状态下,也会有这种套利的打法,就是虚拟货币这个二级市场上可能目前的机会反而比股票市场更多。当然流动性还没有像大的资本市场那么好,流动性本身还有发展空间,这是后话。
【版权归钛媒体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账号合并
经检测,你是“钛媒体”和“商业价值”的注册用户。现在,我们对两个产品因进行整合,需要您选择一个账号用来登录。无论您选择哪个账号,两个账号的原有信息都会合并在一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