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广播时期
导语:电台的出现,让信息媒介又发展了一次质变,具体有哪些变化呢?本节课唐教授将为我们分析广播时期的媒介特征。
广播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在1920年11月的一个电台直播。电台就要比报纸更先进化、智能化。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媒体的发展是一个越来越智能化的过程,广播的更加智能化表现在几个地方:第一个你不用识字,文盲也能听;第二个你不用有光,黑着灯在床上也能听;第三个它波及的范围是同时的,不像报纸还有一个发送的过程。
一个新媒介变成权威媒介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用户量大幅增加;
第二,随着用户大幅增加,能够快速适应新媒介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就像我们现在回头看在两V的最早黄金时期,就是在最早的初创时期。现在我们就都觉得挺寻常见的,经常说小编怎么怎么样,用拟人化卖萌,还包括微信公众号做垂直做深入的那些号、最早掘得第一桶金的人都是使这种规律能够相对应用在众人之前的这样的人。
再比如罗斯福,当时20世纪的时候美国经济大萧条, GDP一下子跌了9/10,失业率超过一半,在大街上领失业救济的人排队,来点面包大家都抢,在这样一个状态下,罗斯福就使用收音机开了一个节目叫《炉边谈话》。这个在广播史上非常有名,他在节目上就是絮絮叨叨的,并不是那种精准念稿子的状态,里边还有好多口语,但是最后这个节目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很多人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总统跟别着急、别着慌,会好起来的,慢慢听了他的话就真信了,所以效果就特别好。
广播出现了之后对于内容生产也会有一个扩展,比如口述体开始出现。在倒金字塔体的时代,人们无法接受絮絮叨叨去说新闻,但是在广播时期大家就会觉得你这么絮絮叨叨说新闻是可以接受的一件事,也会有亲切感,这是内容生产上面的规律。
我们由此可以总结出:每当这种比较大的权威媒体发生变迁之后,内容的生产方式也会有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总结为,随着媒介的使用门槛越来越降低,内容就会变得越来越亲和,越来越容易让人接受。这是我们通过报纸和广播比较所形成的规律,之后我们可以用更多的媒介去验证。
导语: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新媒介出现的两大特征,以及口述体的出现带来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内容生产方式的演变规律,在后面要讲的电视和互联网媒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去验证。
【版权归钛媒体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账号合并
经检测,你是“钛媒体”和“商业价值”的注册用户。现在,我们对两个产品因进行整合,需要您选择一个账号用来登录。无论您选择哪个账号,两个账号的原有信息都会合并在一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